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115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人所赠,既为同乡,应也是眉州人士吧!若是能寻得,我须当面求谢!”

      另一边。

      巢谷的儿子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的父亲,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这圣散子是爹您的方子吧?你连我都不舍得给给了苏轼?!”

      被自家儿子贴脸控诉的巢谷:……

      “给我闭嘴!”

      【第二次是在杭州。那年恰好碰上饥荒和瘟疫并起,苏轼干脆支起药棚给百姓熬煮汤药,还把感染的人都集中在一起,请精通医术的僧人来施药护理。大家觉得眼熟吧,这不就是宋代办的方舱医院嘛!苏轼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安乐坊,是古代第一家公立医院。公立医院真的,居功至伟。

      第三次发生在惠州贬所,苏轼的抗疫履历再添一笔。他真是,经验丰富。】

      汉朝。

      刘彻撇了撇嘴,看在苏轼这么能干的份上,暂时就不计较他说卫青坏话的事吧!

      他啧了一声,心里又有些发酸:“这苏轼虽说嘴欠了点,但在地方上可真是一把好手。”

      治水救灾抗疫样样能行,猪猪陛下又开始眼红了。光有武将不够,他还想要能吏,尤其是那种会写《赤壁赋》的能吏。

      唐朝。

      李世民轻咦了一声:“新冠疫情,后世也遭了瘟疫,还是新近不久?”

      “天灾病疫,非人力所能阻止,后世过得也不轻松啊!”房玄龄有些叹息。

      “这圣散子也不知是什么方药,竟能活人无数,若能一观验方便好了。”

      孔颖达对在抗议中屡见奇效的“神药”相当感兴趣,而这也得到了随侍太医的疯狂认同。

      “水镜的内容自然不能按照我们的心意。”李世民早就看开了,他注意到了别的内容:

      “倒有一点,苏轼将病人聚在一起,设立医坊聘人疗治,楚棠将之称作公立医院。所谓公立医院,便是由官府出面兴建的医坊?”

      “应是如此。”房玄龄也留心到了这一点,“楚姑娘说那安乐坊是现代版方舱医院,又说公立医院居功至伟,臣猜想那‘方舱医院’应是后世公立医院的一种,并在新冠疫情中起了重要作用。”

      “何止新冠疫情。”魏征难得开口补充:“公立医院形成声势,百姓一应病痛皆可前往查看,私家药坊囤积居奇、轰抬身价的现象便会得到有效遏制。”

      “不仅如此!”李世民眼光发亮:“官府出面设立药坊,一应供职之人需由考而入,科考便又有医考一门,天下医者,岂不亦可又如朕之彀中?”

      孔颖达的须发禁不住微微抖动,声音里压抑着兴奋:“如此,若有疾疫灾祸,便可由医院统一救治,上下一心,同心抗疫?”

      “好!真是居功至伟!”李世民忽然提高了声音,猛然转身:“朕想到让药王留在长安的办法了。”

      房玄龄心领神会:“让他做长安公立医院的院长!”

      “不错。”李世民笑眯眯地,俨然心情颇好:“药王宅心仁厚,如此造福于民之事,他必然难以拒绝。朕再设立个孙思邈奖,奖掖后学,何愁医道不兴?”

      显然,天可汗还是在意传统医学寥落的。

      众臣听到这个孙思邈奖忍不住嘴角抽了抽,陛下您还真是对后世那个诺贝尔耿耿于怀啊!不过他们也没有出言反对,鼓励医道嘛,挺好的。外邦有的,大唐也要有!

      北宋。

      苏洵听着自家儿子的抗疫事迹,黑了上十天的脸色终于好看了一点:“还算不错,没白读那些圣人之言。”

      苏轼连连点头称是:“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况儿子身为民牧,这些只不过是分内事罢了。”

      苏洵神色和缓地颔首,又忍不住念叨:“国土之防也是分内事。”

      说着眼光不由自主便去瞪情节更为严重的小儿子:“尤其是你!”

      苏辙唯唯诺诺地认错:“爹教训得是,儿子会再将《六国论》抄读百遍的。”

      有后事作鉴,又有自家老爹这段时间的耳提面命,他们兄弟俩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