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2)
而宋声跟陆清也准备去吃饭了,若不是何荣这一打岔,两人饭都吃差不多了。
“走吧,咱们去吃饭。”宋声道。
说完他自然的牵起陆清的手,朝着那家大骨面的方向而去。
书铺的掌柜还在门口柜台上打算盘,刚才门口发生的事儿他都听到了,此时无奈的摇摇头,叹了句“还是年轻气盛啊!”
第013章 第 13 章(捉虫)
宋声记忆里原主每次来城里都会去城西的一家大骨汤吃面。这家的面是用熬的大骨头汤煮的,价格便宜,味道也很不错。
虽然今天卖书手上有一些钱,但却不能乱花。对他们来说,一碗大骨头汤面已经是很好的饭了。
去城西的路上,陆清愁眉不展,一脸的担忧。他道:“相公,咱们等会儿吃完饭赶紧回去吧,回去之后你快去看书,以后家里什么事都由我来做,你就专心读书,其他的都不用操心。”
宋声知道陆清是在担心他,毕竟他刚答应了跟李鸿云比考试。若是没发挥好,就要从县学退学了。
县学只收童生,要不然就要花很多钱才能上。像宋声这样的寒门学子,能得到上县学的资格只能先考上童生,若是他从县学里退学,只能去秀才开设的私塾。不仅以后学习资源差,更重要的是给他们老宋家丢人。
本来因为家贫,宋家就总被别人看不起,若是他再从县学退学,张杏花的脊梁骨都能被人戳烂了。
不过宋声竟然答应这个赌约,心里还是有些把握的。
自从他穿过来之后,系统的看了一下原主所学的科目和书籍,他发现他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过目不忘。
从前原主十岁时,读书也曾过目不忘,后来不知怎的,这个天赋就没了。如今他穿过来后,他发现他看过一遍的文章,像是在脑海中复刻一般,很清晰。
学堂大考的科目都是根据院试的科目走的,不仅要考儒家经典,还要考律法、算学,只是律法和算学考的分值占比要少一些。宋声觉得这有些像前世学的文理科目,比如历史、化学这种一科五十分,而语数英三科每科分值一百五十分。
县学的学堂一共有四个班,每个班差不多四五十人,加起来一共两百人左右,李鸿云排名差不多在七八十名,原主排名在一百二左右。中间差三四十名,宋声回忆了一下原主平时的答题,发现失分最多的竟然是算学和律学。
景朝的算学都是珠算,而宋声这个从前世穿越过来的人不用算盘就能直接算出答案,以前小时候他还学过珠心算,算起来就更快了。再加上他数学本来就不错,所以算学这一科没什么压力。
而儒家经典中论语、道德经都是基本功,这些需要全文背诵,对于宋声来说,需要背诵的都不是什么难事。四书五经是必考,说是五经,其实也就只有一经考的最为广泛。
律法主要学习《开皇律》、《景德律》,若是以后考上了举人,就有资格去做八品的县丞或者县尉,到时候如需断案,就要熟悉律例。而这两本律例条条框框特别多,主要靠背诵记忆,这是宋声擅长的。
宋声目前的难点主要在于文章断句和释义方面。原主的记忆里对于理解方面的知识有些迟钝,宋声则不同,他可以理解其中意思,只是这书没有标点符号,他断句断不准,就很难理解其中意思。
除此之外,经帖,策论之类的也是重点,占分比重大,也是他近期复习的重点。
想要学习好不光要脑子灵活,还得会学习。巩固自己的长处,及时补救自己的弱项,才能无往不利。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等去了学堂之后,他可以向夫子细细请教一番。
综合所有条件考虑,宋声只要四书五经考的不算太差,把原主的水平发挥出来,进步三四十名是有可能的。
他从来不打无把握的仗,既然应了下来,就已经做好了打算。又不是让他去超越第一名,原主这个名次可进步的空间太大了。
只要他其他科目正常发挥,算学和律学好好考,没理由会输给李鸿云。
陆清想法简单,不懂读书上的事情,只能干着急。
“别担心,等会儿一回家我就
“走吧,咱们去吃饭。”宋声道。
说完他自然的牵起陆清的手,朝着那家大骨面的方向而去。
书铺的掌柜还在门口柜台上打算盘,刚才门口发生的事儿他都听到了,此时无奈的摇摇头,叹了句“还是年轻气盛啊!”
第013章 第 13 章(捉虫)
宋声记忆里原主每次来城里都会去城西的一家大骨汤吃面。这家的面是用熬的大骨头汤煮的,价格便宜,味道也很不错。
虽然今天卖书手上有一些钱,但却不能乱花。对他们来说,一碗大骨头汤面已经是很好的饭了。
去城西的路上,陆清愁眉不展,一脸的担忧。他道:“相公,咱们等会儿吃完饭赶紧回去吧,回去之后你快去看书,以后家里什么事都由我来做,你就专心读书,其他的都不用操心。”
宋声知道陆清是在担心他,毕竟他刚答应了跟李鸿云比考试。若是没发挥好,就要从县学退学了。
县学只收童生,要不然就要花很多钱才能上。像宋声这样的寒门学子,能得到上县学的资格只能先考上童生,若是他从县学里退学,只能去秀才开设的私塾。不仅以后学习资源差,更重要的是给他们老宋家丢人。
本来因为家贫,宋家就总被别人看不起,若是他再从县学退学,张杏花的脊梁骨都能被人戳烂了。
不过宋声竟然答应这个赌约,心里还是有些把握的。
自从他穿过来之后,系统的看了一下原主所学的科目和书籍,他发现他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过目不忘。
从前原主十岁时,读书也曾过目不忘,后来不知怎的,这个天赋就没了。如今他穿过来后,他发现他看过一遍的文章,像是在脑海中复刻一般,很清晰。
学堂大考的科目都是根据院试的科目走的,不仅要考儒家经典,还要考律法、算学,只是律法和算学考的分值占比要少一些。宋声觉得这有些像前世学的文理科目,比如历史、化学这种一科五十分,而语数英三科每科分值一百五十分。
县学的学堂一共有四个班,每个班差不多四五十人,加起来一共两百人左右,李鸿云排名差不多在七八十名,原主排名在一百二左右。中间差三四十名,宋声回忆了一下原主平时的答题,发现失分最多的竟然是算学和律学。
景朝的算学都是珠算,而宋声这个从前世穿越过来的人不用算盘就能直接算出答案,以前小时候他还学过珠心算,算起来就更快了。再加上他数学本来就不错,所以算学这一科没什么压力。
而儒家经典中论语、道德经都是基本功,这些需要全文背诵,对于宋声来说,需要背诵的都不是什么难事。四书五经是必考,说是五经,其实也就只有一经考的最为广泛。
律法主要学习《开皇律》、《景德律》,若是以后考上了举人,就有资格去做八品的县丞或者县尉,到时候如需断案,就要熟悉律例。而这两本律例条条框框特别多,主要靠背诵记忆,这是宋声擅长的。
宋声目前的难点主要在于文章断句和释义方面。原主的记忆里对于理解方面的知识有些迟钝,宋声则不同,他可以理解其中意思,只是这书没有标点符号,他断句断不准,就很难理解其中意思。
除此之外,经帖,策论之类的也是重点,占分比重大,也是他近期复习的重点。
想要学习好不光要脑子灵活,还得会学习。巩固自己的长处,及时补救自己的弱项,才能无往不利。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等去了学堂之后,他可以向夫子细细请教一番。
综合所有条件考虑,宋声只要四书五经考的不算太差,把原主的水平发挥出来,进步三四十名是有可能的。
他从来不打无把握的仗,既然应了下来,就已经做好了打算。又不是让他去超越第一名,原主这个名次可进步的空间太大了。
只要他其他科目正常发挥,算学和律学好好考,没理由会输给李鸿云。
陆清想法简单,不懂读书上的事情,只能干着急。
“别担心,等会儿一回家我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