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1/2)
这是宋声在京城做了三年官之后头一次回来,村口的那棵树还在,长得枝繁叶茂,如今正是早春,光秃秃的枝干开始发出嫩芽,彰显着勃勃的生机。
从村口一路走来,宋声时不时撩开帘子往外看,有不少村里人认出了他。
他们还没走到家,张杏花就得到了消息,说是他们家三郎回来了。
张杏花跟做梦似的,一开始压根就不行,还说对方胡说,三郎在京城做官呢,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说谎都不打草稿的。
然而很快就不止一个人这么跟她说了,接二连三有村里人过来跟他说看到宋声坐在马车里头正在朝着他们家赶,张杏花将信将疑的出了门,站在门口伸着头看。
没一会儿,还真看到了一辆马车在前头走着。她越看越熟悉,在前头驾车的那个人可不就是春生吗?
那马车里坐着的应该就是他们家三郎了。
马车停在了宋家院子门口,宋声先一步从马车上下来。张杏花一看真的是他,激动的上前拉住他的手,“三郎,你怎么回来啦!可想死奶奶了。”
陆清和陆寻也跟着从马车上下来了,怀里还抱着两个孩子。张杏花一看到两个娃娃,慌忙上前接了一个过去抱着,她的乖曾孙也想死她了。
总不好在院子门口围着,宋声先进了院子,春生和郑昀也跟在后面把马车赶进了院子里。
一回来全家自然是对宋声他们嘘寒问暖,得知宋声外放出去做官了,做的还是六品的通判,家里人都高兴极了。
他们不知道通判是多大的官,但他们知道,在他们整个宛平府城,最大的是知府大人,再下面就是通判大人了。那可是二把手啊,在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心里,已经是个大官了。
宋声没跟他们说肃昌府是个什么地方,也是怕家里头担心。只是说地方离的有些远,在家待不了几天就得启程上路。
肃昌府地方贫瘠,离宛平府城也远,他们这些山村的老百姓们基本上都大字不识一个,也没出过什么远门,更别提知道什么肃昌府了。
到了家宋声都是挑拣着好的跟家里头说的,毕竟此去路途遥远,不比在京城中安稳,得让家人放心些。
果然,他这么一说,家里头都很高兴。不在京城做官也好,反正他们对京城翰林院的官也没什么概念,但在他们的印象里,通判是个很大的官。
如此,宋声回家不过两天,整个村子乃至旁边两个村子都知道他外放做官了,大家纷纷羡慕宋家的人,人家孩子怎么就这么有出息呢,羡慕两个字都说烂了。
这几天宋老大他们出门神气极了,他们家最大的靠山回来了,可不得好好出来显摆显摆?
不过宋声也说了,在家待不长,最多待个五六天,就得出发了。
一眨眼的功夫,时间就从指缝间流走了,五六天的时间简直就是弹指一挥间。宋家人都还沉浸在喜悦之中,宋声他们就要走了。
临走之前,张杏花很是不舍。本来陆清和陆寻从京城出发的时候就准备了好多东西带着,都在后面那辆马车上。
这次从宋家村走的时候,张杏花又给他们可劲儿装了不少东西,家里种的豆子花生恨不得都要给他们带上几袋。
还有去年种的棉花,给他们装了足足两袋子。甚至为了让他们多带一些银骨炭,又连夜开窖烧炭,给他们也装了两袋子。
说是就算到地方天气暖和,这炭烧不着了,也能拿出去卖掉,换些钱应急。毕竟这玩意儿很贵,到哪都值钱。
装了这么多,后面那辆马车都要被塞满了。张杏花还嫌装的少,又搜罗了一些别的杂七杂八的东西给他们装上了。
宋声没有拒绝,因为这是家里人对他的心意。给他准备的东西都带上,家里人心里也高兴。
这让他想起前世他的好友回家过年,每次回去一趟,就要带好多东西回来。他这个好友是工作的时候认识的,好友老家是农村的,每次过完年走的时候他妈妈就会给他准备许多东西让他带着,整个车后备箱全都塞得满满当当,听他说起来的时候,脸上都是笑呵呵的,一脸的幸福。
不过这种幸福前世宋声并没有体会过,反而是在这
从村口一路走来,宋声时不时撩开帘子往外看,有不少村里人认出了他。
他们还没走到家,张杏花就得到了消息,说是他们家三郎回来了。
张杏花跟做梦似的,一开始压根就不行,还说对方胡说,三郎在京城做官呢,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说谎都不打草稿的。
然而很快就不止一个人这么跟她说了,接二连三有村里人过来跟他说看到宋声坐在马车里头正在朝着他们家赶,张杏花将信将疑的出了门,站在门口伸着头看。
没一会儿,还真看到了一辆马车在前头走着。她越看越熟悉,在前头驾车的那个人可不就是春生吗?
那马车里坐着的应该就是他们家三郎了。
马车停在了宋家院子门口,宋声先一步从马车上下来。张杏花一看真的是他,激动的上前拉住他的手,“三郎,你怎么回来啦!可想死奶奶了。”
陆清和陆寻也跟着从马车上下来了,怀里还抱着两个孩子。张杏花一看到两个娃娃,慌忙上前接了一个过去抱着,她的乖曾孙也想死她了。
总不好在院子门口围着,宋声先进了院子,春生和郑昀也跟在后面把马车赶进了院子里。
一回来全家自然是对宋声他们嘘寒问暖,得知宋声外放出去做官了,做的还是六品的通判,家里人都高兴极了。
他们不知道通判是多大的官,但他们知道,在他们整个宛平府城,最大的是知府大人,再下面就是通判大人了。那可是二把手啊,在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心里,已经是个大官了。
宋声没跟他们说肃昌府是个什么地方,也是怕家里头担心。只是说地方离的有些远,在家待不了几天就得启程上路。
肃昌府地方贫瘠,离宛平府城也远,他们这些山村的老百姓们基本上都大字不识一个,也没出过什么远门,更别提知道什么肃昌府了。
到了家宋声都是挑拣着好的跟家里头说的,毕竟此去路途遥远,不比在京城中安稳,得让家人放心些。
果然,他这么一说,家里头都很高兴。不在京城做官也好,反正他们对京城翰林院的官也没什么概念,但在他们的印象里,通判是个很大的官。
如此,宋声回家不过两天,整个村子乃至旁边两个村子都知道他外放做官了,大家纷纷羡慕宋家的人,人家孩子怎么就这么有出息呢,羡慕两个字都说烂了。
这几天宋老大他们出门神气极了,他们家最大的靠山回来了,可不得好好出来显摆显摆?
不过宋声也说了,在家待不长,最多待个五六天,就得出发了。
一眨眼的功夫,时间就从指缝间流走了,五六天的时间简直就是弹指一挥间。宋家人都还沉浸在喜悦之中,宋声他们就要走了。
临走之前,张杏花很是不舍。本来陆清和陆寻从京城出发的时候就准备了好多东西带着,都在后面那辆马车上。
这次从宋家村走的时候,张杏花又给他们可劲儿装了不少东西,家里种的豆子花生恨不得都要给他们带上几袋。
还有去年种的棉花,给他们装了足足两袋子。甚至为了让他们多带一些银骨炭,又连夜开窖烧炭,给他们也装了两袋子。
说是就算到地方天气暖和,这炭烧不着了,也能拿出去卖掉,换些钱应急。毕竟这玩意儿很贵,到哪都值钱。
装了这么多,后面那辆马车都要被塞满了。张杏花还嫌装的少,又搜罗了一些别的杂七杂八的东西给他们装上了。
宋声没有拒绝,因为这是家里人对他的心意。给他准备的东西都带上,家里人心里也高兴。
这让他想起前世他的好友回家过年,每次回去一趟,就要带好多东西回来。他这个好友是工作的时候认识的,好友老家是农村的,每次过完年走的时候他妈妈就会给他准备许多东西让他带着,整个车后备箱全都塞得满满当当,听他说起来的时候,脸上都是笑呵呵的,一脸的幸福。
不过这种幸福前世宋声并没有体会过,反而是在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