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1/2)
马车上坐着的正是沈大郎和宋冬还有两个孩子。他们是轻装简行走的,只有一辆马车, 里面装了一些他们的衣物, 剩下的都是拿的银票, 到时候到京城需要什么了再买。
马车越来越近,一直到了张杏花他们马车停的地方才停下。
宋冬从马车上下来, 张杏花赶紧上前拉着她的手说道:“不是说好的吗今日一早在这里汇合, 眼瞅着你迟迟没来, 我都准备让你大哥去接你了。”
宋冬笑了笑,“没事,临时有事儿绊住了脚,就耽搁了一会儿,还好赶上了。”
他们要居家搬迁到京城这件事儿一定下来,张杏花就让大嫂孙氏给宋冬捎了个口信儿, 让她来宋家一趟, 问问问是个什么想法。
宋冬虽然已经出嫁, 但毕竟她是宋声的亲姐姐, 从前她这个当姐姐的可没少帮衬他,如今他有出息了, 自然不能把姐姐忘了,这是宋声在心里特地叮嘱过的。
若是宋冬想继续留在这里生活,那就把他们在这边的经营转给她,有田地有生意,外加宋声官名在外,官府的人也不敢欺负他们,日子还是很不错的。
若是她想跟着一块儿去京城,那就把姐姐一家都带上,左右他现在也不缺几个人的口粮,就算是大家都来了,他也是养得起的。
宋冬抽空来了宋家一趟,跟他们商议了一下,觉得还是去往京城发展好。就算不是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们以后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能够出人头地,怎么看都是去京城更好一些。
宋冬心里有了决定之后回家悄悄把这事儿与夫君沈大郎说了。这可是个大事,若是他们走了,就相当于背井离乡了,得跟沈家人商量。
好在沈家不只有沈大郎这一个儿子,如果他们大房去了京城,还有小叔他们在这边,家里余下的田地和生意都有人接手。
只是这个消息一说出来,传的可太快了。要是只有小叔一家还好说,还有其他的一些亲戚也都想过来掺和一脚,分两杯羹。
还有她那个婆婆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这些年眼看宋家一飞冲天了,她这个当婆婆的一直被儿媳妇压了一头,心里本来就压着火,这事儿一出来,直接把宋冬骂了个狗血淋头,说她眼里只有娘家没有夫家,只想跟着娘家去享福,不管夫家的事儿,当的是哪门子的媳妇儿?
宋冬很无奈,老太太撒泼打滚起来她很是头疼,她便说如果伯母想跟着他们一块去京城生活也可以,等他们走了家里的田地还有这些年靠着宋家经营的生意全都给小叔他们,这么算来这沈家人还算占大便宜了。
可这沈母支支吾吾的却又不想同他们一块去京城,本来跟着宋冬她就只有被压一头的份,要是跟着去了京城,那边还都是宋家人给她撑腰,那不得翻了天了,她还有什么婆母的地位可言?
况且她本来就有些偏心小儿子,还不如跟小儿子一家生活呢。
但沈母不去,她却是个会添乱的,非要让宋冬带着整个沈家一块跟着去京城。
宋冬哪里会同意?本来她弟弟在京城立足就不容易,现在整个宋家都过去投奔他,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
她本来是个外嫁女,像她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根本没有机会跟着去京城,只能跟着夫家过活。如今能有这个机会,她能够带着夫君和孩子一块儿去已经很好了,再带上整个沈家的话,免不了给弟弟惹麻烦。
再说了,他沈家哪来的那么大的脸让她带着一块去京城,这些年要不是弟弟高中做官带着整个宋家发达了,她在夫家的日子哪有那么好过,沈家剩下的那些人,哪个不是几十个心眼子的,还真拿她当大善人了。
虽然一早就收拾好了东西,马车也提前买好了,早上他们起了个大早想着偷偷出门就不惊动沈母他们了,结果没想到沈母早就在门口等着他们了。
就因为这个事儿,出门晚了些。最后还是宋冬气的很了,当着街坊邻居的面说道:“娘,你这到底是为了什么?我能带着大郎还有孩子一块去京城,难道不是好事吗?以后说不定你孙子也能在京城里头立足,能够拜到更好的老师学习读书,说不准哪天你们沈家也能出个举人,这种天大的好事你为何要阻止?你说你不想跟我们去,那你就留下跟小叔他们一块过,家里的田地还有生意我们全都给小叔他们,您还有何不满意的?就为了我们手里拿的这一点盘缠吗?难道我们到了京城不需要花钱?
马车越来越近,一直到了张杏花他们马车停的地方才停下。
宋冬从马车上下来, 张杏花赶紧上前拉着她的手说道:“不是说好的吗今日一早在这里汇合, 眼瞅着你迟迟没来, 我都准备让你大哥去接你了。”
宋冬笑了笑,“没事,临时有事儿绊住了脚,就耽搁了一会儿,还好赶上了。”
他们要居家搬迁到京城这件事儿一定下来,张杏花就让大嫂孙氏给宋冬捎了个口信儿, 让她来宋家一趟, 问问问是个什么想法。
宋冬虽然已经出嫁, 但毕竟她是宋声的亲姐姐, 从前她这个当姐姐的可没少帮衬他,如今他有出息了, 自然不能把姐姐忘了,这是宋声在心里特地叮嘱过的。
若是宋冬想继续留在这里生活,那就把他们在这边的经营转给她,有田地有生意,外加宋声官名在外,官府的人也不敢欺负他们,日子还是很不错的。
若是她想跟着一块儿去京城,那就把姐姐一家都带上,左右他现在也不缺几个人的口粮,就算是大家都来了,他也是养得起的。
宋冬抽空来了宋家一趟,跟他们商议了一下,觉得还是去往京城发展好。就算不是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们以后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能够出人头地,怎么看都是去京城更好一些。
宋冬心里有了决定之后回家悄悄把这事儿与夫君沈大郎说了。这可是个大事,若是他们走了,就相当于背井离乡了,得跟沈家人商量。
好在沈家不只有沈大郎这一个儿子,如果他们大房去了京城,还有小叔他们在这边,家里余下的田地和生意都有人接手。
只是这个消息一说出来,传的可太快了。要是只有小叔一家还好说,还有其他的一些亲戚也都想过来掺和一脚,分两杯羹。
还有她那个婆婆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这些年眼看宋家一飞冲天了,她这个当婆婆的一直被儿媳妇压了一头,心里本来就压着火,这事儿一出来,直接把宋冬骂了个狗血淋头,说她眼里只有娘家没有夫家,只想跟着娘家去享福,不管夫家的事儿,当的是哪门子的媳妇儿?
宋冬很无奈,老太太撒泼打滚起来她很是头疼,她便说如果伯母想跟着他们一块去京城生活也可以,等他们走了家里的田地还有这些年靠着宋家经营的生意全都给小叔他们,这么算来这沈家人还算占大便宜了。
可这沈母支支吾吾的却又不想同他们一块去京城,本来跟着宋冬她就只有被压一头的份,要是跟着去了京城,那边还都是宋家人给她撑腰,那不得翻了天了,她还有什么婆母的地位可言?
况且她本来就有些偏心小儿子,还不如跟小儿子一家生活呢。
但沈母不去,她却是个会添乱的,非要让宋冬带着整个沈家一块跟着去京城。
宋冬哪里会同意?本来她弟弟在京城立足就不容易,现在整个宋家都过去投奔他,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
她本来是个外嫁女,像她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根本没有机会跟着去京城,只能跟着夫家过活。如今能有这个机会,她能够带着夫君和孩子一块儿去已经很好了,再带上整个沈家的话,免不了给弟弟惹麻烦。
再说了,他沈家哪来的那么大的脸让她带着一块去京城,这些年要不是弟弟高中做官带着整个宋家发达了,她在夫家的日子哪有那么好过,沈家剩下的那些人,哪个不是几十个心眼子的,还真拿她当大善人了。
虽然一早就收拾好了东西,马车也提前买好了,早上他们起了个大早想着偷偷出门就不惊动沈母他们了,结果没想到沈母早就在门口等着他们了。
就因为这个事儿,出门晚了些。最后还是宋冬气的很了,当着街坊邻居的面说道:“娘,你这到底是为了什么?我能带着大郎还有孩子一块去京城,难道不是好事吗?以后说不定你孙子也能在京城里头立足,能够拜到更好的老师学习读书,说不准哪天你们沈家也能出个举人,这种天大的好事你为何要阻止?你说你不想跟我们去,那你就留下跟小叔他们一块过,家里的田地还有生意我们全都给小叔他们,您还有何不满意的?就为了我们手里拿的这一点盘缠吗?难道我们到了京城不需要花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