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1/2)
温宪怔了怔,她仔细回忆道:“后来啊,贞元十七年,孟郊出任溧阳县尉。可是孟郊心气极高,从前一心只想做京城高官、施展抱负,做一个小小的县尉,实在与他的志愿相违背,于是孟郊郁郁不得志,不久后便辞官,他晚年后来也出任过一些其他的闲职,不过始终清贫,一生也算孤苦。”
“这样说来,那首《登科后》,倒是孟郊一生最为开怀得意的时刻了。”
场下便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有小宫女便大胆畅言:“孟郊若是知道当了进士以后还是如此,肯定就后悔花费这么多年在读书上了。”
“可不能这么说,孟郊要是没有读这么多书,可写不出《登科后》这样的好诗。”
“可是做一个县尉确实屈才,我老家济州那边,捐五十两银子便可上任了。”
“难道只有做宰相才是好的吗?天下只有一个宰相,却处处有县尉,天下百姓无不受县尉的管束,当一个好的县尉,造福一方百姓,也是一桩善事。”
更有一个宫女站起来直言:“我却觉得孟郊之后失意最大原因,是因为从古至今,世人太过重视科举,只有科举之路才是最光宗耀祖,只有科举做官才是成为人上人的唯一捷径。若是人无论从事那条道路,无论科举还是种地务农,还是经商出海,都能得到同样的尊重,想必天下的读书人都不会再苦苦执着于科举这条路了。”
场上众人哗然,连温宪都吃了一惊,不过慧安倒是眼睛一亮,还特意将这位宫女的名字记下来,她将这位宫女说的话细细品味,觉得大有道理,所说道理一阵见血。
慧安甚至去养心殿,与有荣焉的将那位宫女的话和雍正复述了一遍,雍正初初听来时,眉头一皱,只觉得胡说八道,怎么可能行街叫卖的能和苦读诗书好多年的同视作一类人呢。
慧安反问:“难道一位的吹捧科举做官,而轻视其他行业的人,就是正道吗?须知,若是天下人人都去读书做官,没有人在田地里风吹日晒的耕种,我们便不会有饭吃;没有人纺织布匹,我们便没有衣服穿。若是没有人在各个州县之间贩卖商品,南方想必吃不到北方盛产的谷物,北方也穿不上南方多产的丝布。”
雍正心想,怎么会有人不下田耕种呢?有些人,生在皇家,那边是要享富贵的。有些人,生在农家,那便是像他们的祖辈一样,耕田为生罢了。
慧安见说服不了皇阿玛,并不气馁,再接再厉道:“皇阿玛,天下的读书人何其千万,但是能当上秀才的,有多少?”
雍正倒是没想过这个问题,他想,考秀才也不是什么难事,便随口糊弄道:“十之二三吧。”
慧安继续问道:“那么秀才里面,能中举的又有何人?”
雍正正色,举人和秀才可不一样,秀才只是图个名声好罢了,顶多在乡下,被人尊称一声秀才老爷,可举人所参加的乡试,每三年才举行一次,又连考三场,中了举人也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作学官、当知县的机会。
雍正估摸了一个大概的数字,“难,不过百分之一。”
慧安抚掌一笑,“如果真如皇阿玛所说,那么这些读书人中,最后能有机会中举,哪怕是当一个小小知县的机会也不过千分之一,除了那个中举的人,剩下的近千人呢?只能再回到私塾里苦读,等待下一次乡试的机会。可是下一次乡试不能中举呢?”
“皇阿玛,你可是要承认的,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书做官的。”
雍正想了想朝中那些八旗贵族子弟,背靠家族在朝为官,却浑浑噩噩无所作为,自己还得顾念八旗的面子不能让他们滚蛋,于是很赞同的点了点头。
慧安:“是啊,可是那么多人,哪怕中举的机会渺茫,也将所有的光阴都孤注一掷,坚持在科举的道路上,无非是因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除了做官,哪怕经商颇有气色、富甲一方,商人家的女儿,也少有高嫁,总归是因为当官的看不起商人罢了。”
“若是我朝不再过于吹捧读书人,同样认可农民、商人的存在。那么,善于务农的便去精心耕作,增加粮食的产出;有经商天赋的,便去做生意,增加国库的税收,这样人们各司其职,岂不比都一门心思地读书要好。”
雍正有些固执:“可是现在,我朝还是有很多人以耕种为生啊。”
慧安直言
“这样说来,那首《登科后》,倒是孟郊一生最为开怀得意的时刻了。”
场下便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有小宫女便大胆畅言:“孟郊若是知道当了进士以后还是如此,肯定就后悔花费这么多年在读书上了。”
“可不能这么说,孟郊要是没有读这么多书,可写不出《登科后》这样的好诗。”
“可是做一个县尉确实屈才,我老家济州那边,捐五十两银子便可上任了。”
“难道只有做宰相才是好的吗?天下只有一个宰相,却处处有县尉,天下百姓无不受县尉的管束,当一个好的县尉,造福一方百姓,也是一桩善事。”
更有一个宫女站起来直言:“我却觉得孟郊之后失意最大原因,是因为从古至今,世人太过重视科举,只有科举之路才是最光宗耀祖,只有科举做官才是成为人上人的唯一捷径。若是人无论从事那条道路,无论科举还是种地务农,还是经商出海,都能得到同样的尊重,想必天下的读书人都不会再苦苦执着于科举这条路了。”
场上众人哗然,连温宪都吃了一惊,不过慧安倒是眼睛一亮,还特意将这位宫女的名字记下来,她将这位宫女说的话细细品味,觉得大有道理,所说道理一阵见血。
慧安甚至去养心殿,与有荣焉的将那位宫女的话和雍正复述了一遍,雍正初初听来时,眉头一皱,只觉得胡说八道,怎么可能行街叫卖的能和苦读诗书好多年的同视作一类人呢。
慧安反问:“难道一位的吹捧科举做官,而轻视其他行业的人,就是正道吗?须知,若是天下人人都去读书做官,没有人在田地里风吹日晒的耕种,我们便不会有饭吃;没有人纺织布匹,我们便没有衣服穿。若是没有人在各个州县之间贩卖商品,南方想必吃不到北方盛产的谷物,北方也穿不上南方多产的丝布。”
雍正心想,怎么会有人不下田耕种呢?有些人,生在皇家,那边是要享富贵的。有些人,生在农家,那便是像他们的祖辈一样,耕田为生罢了。
慧安见说服不了皇阿玛,并不气馁,再接再厉道:“皇阿玛,天下的读书人何其千万,但是能当上秀才的,有多少?”
雍正倒是没想过这个问题,他想,考秀才也不是什么难事,便随口糊弄道:“十之二三吧。”
慧安继续问道:“那么秀才里面,能中举的又有何人?”
雍正正色,举人和秀才可不一样,秀才只是图个名声好罢了,顶多在乡下,被人尊称一声秀才老爷,可举人所参加的乡试,每三年才举行一次,又连考三场,中了举人也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作学官、当知县的机会。
雍正估摸了一个大概的数字,“难,不过百分之一。”
慧安抚掌一笑,“如果真如皇阿玛所说,那么这些读书人中,最后能有机会中举,哪怕是当一个小小知县的机会也不过千分之一,除了那个中举的人,剩下的近千人呢?只能再回到私塾里苦读,等待下一次乡试的机会。可是下一次乡试不能中举呢?”
“皇阿玛,你可是要承认的,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书做官的。”
雍正想了想朝中那些八旗贵族子弟,背靠家族在朝为官,却浑浑噩噩无所作为,自己还得顾念八旗的面子不能让他们滚蛋,于是很赞同的点了点头。
慧安:“是啊,可是那么多人,哪怕中举的机会渺茫,也将所有的光阴都孤注一掷,坚持在科举的道路上,无非是因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除了做官,哪怕经商颇有气色、富甲一方,商人家的女儿,也少有高嫁,总归是因为当官的看不起商人罢了。”
“若是我朝不再过于吹捧读书人,同样认可农民、商人的存在。那么,善于务农的便去精心耕作,增加粮食的产出;有经商天赋的,便去做生意,增加国库的税收,这样人们各司其职,岂不比都一门心思地读书要好。”
雍正有些固执:“可是现在,我朝还是有很多人以耕种为生啊。”
慧安直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