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1/2)
秦始皇位面
右丞相冯去疾听到这笛声有些担忧:今上惜才,真把张良招入了朝廷,恐怕会成为第二个高渐离。
【汉朝开国时,刘邦高度评价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尊张良为帝者师,封万户侯。后人也将张良尊为“谋圣”,位居武庙十哲右侧首位。但或许是天妒英才,张良体弱多病,饱受病痛折磨,因身体原因未能亲自领军。】
【后来他云游四方,从容度过“狡兔死,走狗烹”的大劫。】
天幕上放出张良晚年云游四方的视频。
里面张良面容苍老,头发花白,穿着朴素,表情却非常云淡风轻,甚至怡然自得。
嬴政看着这画面,微微皱眉。
这个人确实很强,但也很难招揽。年轻时他四处寻求贤主,只为反秦;跟随刘邦后,一直忠诚冷静,给出的建议都非常符合局势,甚至逆转局势;功成之后,不贪图富贵,放得下名利,云游而去。
这样的人,除了灭秦别无所求,想要为他所用,很难。
嬴政想到六国都大一统了,招揽“汉初三杰”之事,总归不可能比这更难。思及此,嬴政轻轻笑了。
汉初三杰,他志在必得。
第14章 兵仙
【同萧何一样,张良后续的故事,我们讲到吕后临朝称制时再详细的解说。我们最后再简单说说“初汉三杰”之一的兵仙韩信。】
天幕下的众人意犹未尽,还想听张良的事迹,但天幕已经讲到了韩信。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韩信,韩信是泗水郡淮阴县人,也在江浙沪包邮区,和刘邦是同一个省的老乡。】
【说起韩信,有三个典故相信大家耳熟能详。一个是“胯下之辱”,一个是“漂母乞食”,还有一个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我们先来说说韩信的“胯下之辱”。】
【韩信早年贫困,无法自食其力,靠别人的接济生存,这就很让人看不起。】
接下来是一段视频:
[一少年见韩信不受众人待见,也敢上前挑衅,当众羞辱道:“你虽然长的人高马大,佩带刀剑,但不过就是一孬种。有胆子,你就用手中的剑杀了我;没胆子,你就从我□□钻过去。”
韩信趴在地下,从少年的□□下钻了过去。]
天幕下的众人很不理解,韩信为什么要听这个少年的话呢?不能无视走开吗?
除非是走不开。
羞辱韩信的不是一人,而是一群,只是不像少年这样明目张胆。
【从此以后,韩信的胆小出名了。这对他来说并不完全是坏处,正所谓因祸得福,因为他胆子小的名声远扬,给敌军将领造成了误导,从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让韩信赢得了关键性的战役。】
天幕下的众人中不乏懂得兵法之人,赞同地点头。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那位将领怕是想不到韩信不杀辱他的少年不是胆小,而是足够理智。
【接下来说说“漂母乞食”。】
【河边有很多洗衣服的妇人,看到在河边钓鱼的韩信食不果腹,起了怜悯之心,于是拿出饭食给韩信吃。时间长了,韩信对妇人说要报答。妇人说道:“我只是可怜你这王孙,并不指望你报答。”昔日的王孙贵族,竟落魄至此。】
天幕上出现了韩信蹭漂母饭吃的画面。
【有关韩信的身世,正史没有记载,但也可以从史料的细节中猜出一二。可以肯定的是,韩信有佩剑。穷到四处蹭饭吃,在当时来说十分贵重的佩剑是怎么来的呢?而且还没有人敢抢他的剑,极有可能是未曾落魄的时候有的。
漂母说韩信是王孙,先秦时期的王孙是指国王的孙子。“漂母乞食”是司马迁写的,或者说,弄清楚西汉汉武帝时期的王孙是指什么,也就能明白韩信的身世。】
【司马迁是史学家,写史书时是实地考察、走访过的,哪怕受
右丞相冯去疾听到这笛声有些担忧:今上惜才,真把张良招入了朝廷,恐怕会成为第二个高渐离。
【汉朝开国时,刘邦高度评价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尊张良为帝者师,封万户侯。后人也将张良尊为“谋圣”,位居武庙十哲右侧首位。但或许是天妒英才,张良体弱多病,饱受病痛折磨,因身体原因未能亲自领军。】
【后来他云游四方,从容度过“狡兔死,走狗烹”的大劫。】
天幕上放出张良晚年云游四方的视频。
里面张良面容苍老,头发花白,穿着朴素,表情却非常云淡风轻,甚至怡然自得。
嬴政看着这画面,微微皱眉。
这个人确实很强,但也很难招揽。年轻时他四处寻求贤主,只为反秦;跟随刘邦后,一直忠诚冷静,给出的建议都非常符合局势,甚至逆转局势;功成之后,不贪图富贵,放得下名利,云游而去。
这样的人,除了灭秦别无所求,想要为他所用,很难。
嬴政想到六国都大一统了,招揽“汉初三杰”之事,总归不可能比这更难。思及此,嬴政轻轻笑了。
汉初三杰,他志在必得。
第14章 兵仙
【同萧何一样,张良后续的故事,我们讲到吕后临朝称制时再详细的解说。我们最后再简单说说“初汉三杰”之一的兵仙韩信。】
天幕下的众人意犹未尽,还想听张良的事迹,但天幕已经讲到了韩信。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韩信,韩信是泗水郡淮阴县人,也在江浙沪包邮区,和刘邦是同一个省的老乡。】
【说起韩信,有三个典故相信大家耳熟能详。一个是“胯下之辱”,一个是“漂母乞食”,还有一个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我们先来说说韩信的“胯下之辱”。】
【韩信早年贫困,无法自食其力,靠别人的接济生存,这就很让人看不起。】
接下来是一段视频:
[一少年见韩信不受众人待见,也敢上前挑衅,当众羞辱道:“你虽然长的人高马大,佩带刀剑,但不过就是一孬种。有胆子,你就用手中的剑杀了我;没胆子,你就从我□□钻过去。”
韩信趴在地下,从少年的□□下钻了过去。]
天幕下的众人很不理解,韩信为什么要听这个少年的话呢?不能无视走开吗?
除非是走不开。
羞辱韩信的不是一人,而是一群,只是不像少年这样明目张胆。
【从此以后,韩信的胆小出名了。这对他来说并不完全是坏处,正所谓因祸得福,因为他胆子小的名声远扬,给敌军将领造成了误导,从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让韩信赢得了关键性的战役。】
天幕下的众人中不乏懂得兵法之人,赞同地点头。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那位将领怕是想不到韩信不杀辱他的少年不是胆小,而是足够理智。
【接下来说说“漂母乞食”。】
【河边有很多洗衣服的妇人,看到在河边钓鱼的韩信食不果腹,起了怜悯之心,于是拿出饭食给韩信吃。时间长了,韩信对妇人说要报答。妇人说道:“我只是可怜你这王孙,并不指望你报答。”昔日的王孙贵族,竟落魄至此。】
天幕上出现了韩信蹭漂母饭吃的画面。
【有关韩信的身世,正史没有记载,但也可以从史料的细节中猜出一二。可以肯定的是,韩信有佩剑。穷到四处蹭饭吃,在当时来说十分贵重的佩剑是怎么来的呢?而且还没有人敢抢他的剑,极有可能是未曾落魄的时候有的。
漂母说韩信是王孙,先秦时期的王孙是指国王的孙子。“漂母乞食”是司马迁写的,或者说,弄清楚西汉汉武帝时期的王孙是指什么,也就能明白韩信的身世。】
【司马迁是史学家,写史书时是实地考察、走访过的,哪怕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