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回到最初的问题,说她丢失大量国土,主要指的应该就是丢失了鸡背上的鼓包,但那是从唐高宗时期就已经开始丢的,算到她头上有失公允。

      说是开疆拓土的功臣,也言过其实,毕竟唐高宗时期和她当太后执政时期丢失的领土没有全部收回。】

      唐太宗李世民觉得可惜,如果李治打下的那些领土没有弄丢,那绝对会成为超越他的存在。

      千古一帝当有李治的姓名。

      第98章

      【武则天在位期间,曾与后突厥汗国和亲,较以往不同的是,这回不是送和亲公主去夷狄和亲,而是王子皇孙娶夷狄公主。

      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和亲”都是送公主去夷狄。和亲公主远在异国他乡,下场基本上都是十分悲惨的。

      和亲乌孙的刘细君,发明琵琶乐器弹奏以解思乡之情。老乌孙王死后,按当地习俗,她要嫁给老乌孙王的孙子军须靡。刘细君向汉武帝告状,得到的回复却是按当地习俗照做,在乌孙只活了五年。

      刘细君病逝,汉朝马不停蹄地又让解忧公主去和亲,嫁军须靡。军须靡死后,按习俗嫁新的乌孙王。

      “昭君出塞”耳熟能详,王昭君和亲匈奴,在老单于死后想要回到汉朝,但是被汉成帝拒绝了,命令她依从当地习俗,嫁给了老单于的儿子。

      和亲公主在异国他乡活得不如狗,祖国也只是把她们当成工具,没有当人看待。

      这种情况似乎在唐朝有所改善,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似乎在吐蕃地位挺高的。当时吐蕃有把脸蛋涂成红色的习俗,文成公主不喜欢这个习俗,让老公把这个习俗给禁了。

      老公去世之后,文成公主守寡三十多年不愿意回到唐朝。唐高宗曾派人去接,文成公主拒绝了。

      和亲公主在异国他乡过的怎么样,还是得看祖国的国力如何。】

      曾经当过质子的秦始皇嬴政感同身受,最有感触的当属他的父亲——嬴子楚。

      嬴异人和嬴子楚是同一个人,改名前和改名后的处境,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在异国他乡过的怎么样,不光要看祖国的国力如何,还要看祖国对身处异国他乡的孩子是否重视。

      汉高祖刘邦脸上挂不住了,如果不是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他汉朝无需向匈奴和亲、进贡。

      汉武帝刘彻有种被李二凤比下去的感觉。

      他汉朝的和亲公主遵循夷狄的风俗,唐朝的和亲公主不遵循夷狄的风俗,而是让夷狄为公主改变风俗。

      【和亲公主在夷狄过得那么惨,既然要和亲,为什么不让夷狄公主过来呢?

      有种说法是中原王朝的皇室重视血脉。这种说法在别的朝代或许说的通,但是在李唐王朝,本来就有一半夷狄血脉。唐高祖李渊的母亲就是少数民族。

      说什么以父系为主,在现代,父母有一方是少数民族,大多数会让孩子上少数民族户口,以达到利益最大化,哪管什么父系母系。

      总结一句话,为了利益。

      让公主去和亲,无非是因为女人在古代地位低下,所以可以随意的当成工具使用,完成政治使命,而且所选的和亲公主也大多不是真正的公主,大多是宗室女,而且是罪人之后。

      这样身份的人被送去和亲,谁又会管她们的死活呢?】

      天幕上以刘细君和王昭君的身世举例,一个是罪臣之女,一个只是宫女。

      【后突厥可汗默啜认武则天为义母,想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武则天的儿子,丞相张柬之反对,说和亲是自古以来都是公主嫁入夷狄,没有夷狄公主嫁过来的。

      张柬之因此被贬。

      武则天没有让自己的儿子去娶夷狄公主,而是让自己的侄孙武延秀去突厥迎娶公主,结果就被扣下了,给出的理由是和亲的人不是天子的儿子。

      为什么去接和亲公主要驸马亲自去接?历朝历代夷狄向中原王朝迎娶和亲公主的时候,驸马也亲自来接了吗?】

      天幕下有人想要将答案打在屏幕上,但是苦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