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纸张昂贵,书籍全靠手抄,读书的成本太大,普通百姓根本就读不起书,也没有接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像这种读书至上的宣传,对读书不重视,只看中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世家财大气粗,族中子弟读得起书,而当官总得识字吧?也就是垄断了官场。】

      汉高祖刘邦想到萧何的子孙后代中出了两位开国皇帝,羡慕了,不过转念一想,他有汉光武帝刘秀和汉昭烈帝刘备啊,也就不那么羡慕了。

      萧何:“……”一点都不想此时此刻被天幕提及。

      魏明帝曹叡泄气了。

      归根结底,还是当朝的造纸水平不行啊,没有办法普及到平民百姓手中。解决了纸张问题,还得解决书籍问题;解决了书籍问题,还得解决老师稀缺的问题。

      隐士大儒给普通百姓教书,想都不敢想啊。

      【正所谓,天塌下来,先压死个高的。晋朝之后,经历了动乱的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南迁,但是被杀得七零八落;唐朝之后,经历了五代十六国更为混乱的时期,世家大族又被杀了一波。

      清朝末年,国家需要“师夷长技以制夷”,需要培养空军,而识文断字,有条件进军校,有条件去留学的都是世家大族,因为保家卫国再度牺牲了一波。

      到现代,似乎再没听说过谁是世家大族出身了,也可能是与平民的差距拉开太大了,平时根本接触不到,隐世大族也不会被媒体报道。】

      【咳咳,作者菌认为,古代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提高,知识的普及,以及科举制度的出现。】

      魏晋时期的皇帝们破防了。

      他们迫切地想要找到一个与世家抗衡的办法,十分期待天幕能够给出一个方案,结果却是他们目前做不到的方案。

      所以,后世的造纸术,印刷术之类的能不能传授一下?

      天幕仿佛是听到了他们的心声,天幕上出现了古代的“四大发明”,十分详细地展示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的制作方法。

      宋朝之前的君臣们欢呼雀跃。

      秦始皇嬴政之前对火药已经有所研究,制作出了烟花爆竹,天幕提供的制作方法对秦朝的工匠来说只是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思路,并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难题。

      正所谓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

      天幕提供的技术是循序渐进的,从最基础的开始教起,由浅入深。

      魏明帝曹叡激动的心情无以复加,天幕已经替他解决了最难解决的技术难题,剩下的就看他能不能说服有才学的大儒兴办学堂了。

      大儒教有些底子的学生,学生再教没有基础的百姓。

      宋朝之后的君臣们对这“四大发明”都习以为常了,他们还有更为先进的活字印刷术、造纸术,元朝还能做出火器来。

      他们对后世的发明很感兴趣,希望天幕能透露一二。

      【唐朝的科举只是多了一条做官的途径,而且主要也不是看科举考试的成绩,并没有废除之前的官员选拔方式,主要还是靠名士推举。

      这使得很多有才华的人当不上官。

      到了宋朝,宋太宗赵光义推广武则天的糊名法,使科举考试更加的公平,主要也是因为宋朝主要的做官途径是科举入仕,在选拔官员上更为看中科举考试的成绩,管的也就相对严厉了。

      这也是武则天时期,糊名法无法推广的原因。

      录取名额都是内定的,把名字糊了,怎么确保之前选定要录取的人能够顺利录取呢?

      糊名法看似是为了维护科举考试的公平,其实只是迎合需要罢了,若真是为了维护公平,早在武则天时期就应该推广了,而不是如昙花一现般短暂。】

      秦始皇嬴政想到天幕展示的四大发明,将其推广开来,秦朝实行科举取士也不难。

      魏晋的君主们觉得应该重视对平民的教育,试图从世家的口中抢下一块肉来。唐朝的君臣们觉得是应该重视科举了,这对他们来说不难,阻力不会很大,并不,是道阻且长啊。

    &em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