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秦始皇嬴政和隋文帝杨广齐齐被天幕踢了一脚,心里不太舒服,家有逆子啊。

      明成祖朱棣气得不轻,“由”字辈,看来确实是他的子孙后代,还真是孝顺啊。

      【朱棣登基之后,对“建文三傻”进行了灭族处理。说起来,黄子澄和齐泰可以说是朱棣能够登上皇位的恩人啊,若不是他两针对建文帝的削藩出了下下策,说不定还不能够逼反朱棣呢。

      倘若是太子朱标顺利即位,想来迟早也是要削藩的,手段肯定不会像朱允炆这样激进。

      那朱棣可就一辈子都是燕王了。】

      天幕上又出现了动画片。

      方孝孺觉得九族消消乐还不够过瘾,不能让朱棣杀得尽兴,提出了诛杀自己十族的请求,当真是为了朱棣殚心竭虑,不惜牺牲自己十族。

      众人都已经知晓了,只要天幕上出现的不是真人,那就不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也就是公元1403年,朱棣迁都北平。在朱棣一朝,并不是天子守国门,北平以北还有部分城池是属于明朝的,只是后来被朱瞻基给放弃了。】

      第148章

      明成祖朱棣叹气,丢了北方的那些地盘,以后还怎么对外扩张啊?看来朱瞻基是守成之主,而非开疆拓土的君主。

      不过他也能够理解朱瞻基。

      【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后,恢复了被建文帝削去的那些藩王的王爵,对他们大加封赏,稳住了诸王,但是也在暗中监视诸王,为着手削藩做准备。

      朱棣的削藩手段,主要就是三点:

      他调动藩王的封地,将藩王们调离熟悉的地方;裁减藩王们的护卫,减弱藩王们的实力;最后一步来个狠的,废藩王为庶人。

      要废藩王,当然是安个谋反的罪名比较合适。

      朱棣攻入建文帝朱允炆的都城南京的时候,朱允炆不知所踪。这也就给了诸王造反一个合适的理由,打着建文帝的旗号造反。

      后世还有传言,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踪迹。】

      洪武大帝朱元璋对朱允炆更加的不满了,太子朱标在世时,就在考虑迁都的事宜,朱允炆怎么都登上皇位四年了,还没有迁都呢?

      难道朱允炆看不出来应天府并不适合作为都城吗?

      他对朱棣没有选长安或者是洛阳作为都城没有什么意见,毕竟朱棣是燕王,选以前的封地北平城作为都城也无可厚非。

      “天子守国门”也确实不错。

      哦,他想起来了,朱允炆一登上皇位就想着削藩,然后就开始和朱棣打仗,哪有闲功夫考虑迁都的事宜?

      真的是,太让他失望了。

      建文帝朱允炆觉得朱棣的削藩政策不错,他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只是大家都知道天幕异象了,现学也不管用了,都知道他想削藩。

      做什么举措,诸位叔叔一猜就知道他的用意。

      【朱棣当上了皇帝之后,恢复了朱元璋裁撤的锦衣卫,创立了东厂。至于西厂,则是成化年间创立的,也就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当上皇帝之后创立的。

      在大家的印象中,锦衣卫和东厂、西厂那是恶贯满盈。

      但是在当时,设立的初衷都是好的,强化皇权。只是大多数时候是事与愿违,以至于恶名昭著。锦衣卫的专属监狱,诏狱里的刑罚十分恐怖,进去了就是人间炼狱。

      东厂、西厂,则容易让人联想到明朝恶贯满盈的太监:王振、刘瑾、冯保、魏忠贤、汪直。】

      各朝各代的君臣们感叹,自秦朝的赵高开始,太监干政多半都是祸国殃民,怎么就不吸取教训呢?

      靠太监扳倒外戚的皇帝们感觉膝盖中了一箭。

      但凡他们有别的人可用,有别的人可以依靠,有别的人能够帮助他们夺权,也不会重用太监啊。

      天幕下,被天幕念到名字的太监瑟瑟发抖,大呼冤枉。

      这天幕异象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