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好 第458节(2/4)
sp;此前倭兵接近大盛海域,东罗却隐匿不报之举,令大盛朝廷甚为惊怒,遂遣使者前去查问此事,然而东罗却也并不曾给出确切说法。
但使者带回了其它消息,老东罗王病故,东罗国内在经过了一番血腥内斗之后,新任东罗王才得以继位,但这番内斗带来的动荡至今仍未止息。
而据大盛安插在东罗国内的暗线官员回禀,新任东罗王一直暗中与倭国往来密切,其人能够顺利继位,疑也有倭国势力暗中插手相助。
至此,东罗与倭国珠胎暗结已成为摆在大盛眼前的事实。
“看来这新任东罗王,是与倭国早有勾结了……难怪先前知情不报!”
“十多年前,东罗险些灭国于邻国百济之手!是我朝先太子殿下带兵相助,才解了东罗灭国之忧!彼时,与倭人狼狈为奸的百济向倭国求援,倭军率八万水师逼近我朝疆域,又是先太子殿下以少克多,在白江口大败倭军!此一战,不单保下了东罗,也助东罗一雪多年之耻,一举吞并了百济。自此,百济亡国,东罗才终于再不必受欺压之苦!”
也是自那之后,东罗奉大盛为宗主国,年年纳贡,两国之间一直往来友好。
“我朝待东罗有诸多恩情在先,此番东罗竟然勾结倭国,欲对我朝不利,实是忘恩负义!”
对此,百官无不唾弃。
但再如何唾弃又能如何,这世间本就没有永恒不变的敌友,唯有利益最为长久。
国君易主,向来是两国邦交最易出现变动的关头,偏偏又值大盛内乱衰弱……
圣册帝看向众官员:“朕眼下最担忧的是,新任东罗王所图不单是谋取东罗王位,更有与倭国合谋犯我大盛之野心——”
唾骂解决不了问题,这才是眼下亟需考虑应对的关键。
自百济与高句丽相继灭国之后,东罗便代替高丽,成为了与大盛东北疆域接壤的唯一邻国,若东罗起兵,要远比与大盛隔着茫茫海域的倭国更易抢占先机。
到那时,倭军挥刀逼入大盛东南腹地,东罗咬住大盛东北咽喉……双面遭受异敌侵入,后果不堪设想。
思及此中后果,百官私语交谈间,无不心惊。
“陛下,趁着东罗内乱未除,还须尽快传令于安东都护府,让他们加强边防,以备抵御东罗!”
这一点无需朝臣提醒,圣册帝已然早一步传令而去。
东罗若起异动,再往北上方向,黑水靺鞨部落恐怕也不会安分守己……到时异族之乱连结,大盛或面临山河破碎之危。
想着这些,圣册帝心绪沉沉,不敢有丝毫松懈大意。
听着帝王与百官皆将抵御东罗的重点压在了安东都护府的东面防线之上,褚太傅凝神思索片刻,刚要进言时,只听一道年轻的声音先他一步开口——
身穿朱色官袍的魏叔易出列,道:“陛下,臣以为,东罗若起兵,未必只有陆攻这一个可能。”
圣册帝示意他说下去。
“东罗身为依附大盛多年的属国,自知国力不敌,未必胆敢独自对阵安东边陲重镇……”魏叔易正色道:“臣恐东罗会南下入海,与倭军合力攻往江南腹地。”
“魏侍郎所虑不无道理。”马行舟沉吟片刻后,亦道:“我朝东北疆域虽广,但地阔人稀,是为苦寒之地。相较之下,江南富庶,又刚遭受过徐正业之乱,在倭国眼中正值薄弱之时,又焉知东罗不会心动?”
富有而薄弱之处,最易招来豺狼觊觎,此乃亘古不变的道理。
有朝臣闻言心生忧虑:“若果真如此……到时面对倭国与东罗合攻,忠勇侯与常刺史又要如何抵挡?”
魏叔易抬手:“臣请陛下再为常刺史增派兵力,用以加强海防,以御倭兵,并威慑东罗!”
此言出,立时招来了反对之声。
“还要增派兵力?魏侍郎可知如今用兵之处几何,养兵消耗之大,已非户部能够调转!”
“那常刺史如今手中已有八万大军,更不必提沿海各州防御水师也可由她调动,她还要多少兵?当年先太子殿下大败八万倭军水师,统共也才用兵不
但使者带回了其它消息,老东罗王病故,东罗国内在经过了一番血腥内斗之后,新任东罗王才得以继位,但这番内斗带来的动荡至今仍未止息。
而据大盛安插在东罗国内的暗线官员回禀,新任东罗王一直暗中与倭国往来密切,其人能够顺利继位,疑也有倭国势力暗中插手相助。
至此,东罗与倭国珠胎暗结已成为摆在大盛眼前的事实。
“看来这新任东罗王,是与倭国早有勾结了……难怪先前知情不报!”
“十多年前,东罗险些灭国于邻国百济之手!是我朝先太子殿下带兵相助,才解了东罗灭国之忧!彼时,与倭人狼狈为奸的百济向倭国求援,倭军率八万水师逼近我朝疆域,又是先太子殿下以少克多,在白江口大败倭军!此一战,不单保下了东罗,也助东罗一雪多年之耻,一举吞并了百济。自此,百济亡国,东罗才终于再不必受欺压之苦!”
也是自那之后,东罗奉大盛为宗主国,年年纳贡,两国之间一直往来友好。
“我朝待东罗有诸多恩情在先,此番东罗竟然勾结倭国,欲对我朝不利,实是忘恩负义!”
对此,百官无不唾弃。
但再如何唾弃又能如何,这世间本就没有永恒不变的敌友,唯有利益最为长久。
国君易主,向来是两国邦交最易出现变动的关头,偏偏又值大盛内乱衰弱……
圣册帝看向众官员:“朕眼下最担忧的是,新任东罗王所图不单是谋取东罗王位,更有与倭国合谋犯我大盛之野心——”
唾骂解决不了问题,这才是眼下亟需考虑应对的关键。
自百济与高句丽相继灭国之后,东罗便代替高丽,成为了与大盛东北疆域接壤的唯一邻国,若东罗起兵,要远比与大盛隔着茫茫海域的倭国更易抢占先机。
到那时,倭军挥刀逼入大盛东南腹地,东罗咬住大盛东北咽喉……双面遭受异敌侵入,后果不堪设想。
思及此中后果,百官私语交谈间,无不心惊。
“陛下,趁着东罗内乱未除,还须尽快传令于安东都护府,让他们加强边防,以备抵御东罗!”
这一点无需朝臣提醒,圣册帝已然早一步传令而去。
东罗若起异动,再往北上方向,黑水靺鞨部落恐怕也不会安分守己……到时异族之乱连结,大盛或面临山河破碎之危。
想着这些,圣册帝心绪沉沉,不敢有丝毫松懈大意。
听着帝王与百官皆将抵御东罗的重点压在了安东都护府的东面防线之上,褚太傅凝神思索片刻,刚要进言时,只听一道年轻的声音先他一步开口——
身穿朱色官袍的魏叔易出列,道:“陛下,臣以为,东罗若起兵,未必只有陆攻这一个可能。”
圣册帝示意他说下去。
“东罗身为依附大盛多年的属国,自知国力不敌,未必胆敢独自对阵安东边陲重镇……”魏叔易正色道:“臣恐东罗会南下入海,与倭军合力攻往江南腹地。”
“魏侍郎所虑不无道理。”马行舟沉吟片刻后,亦道:“我朝东北疆域虽广,但地阔人稀,是为苦寒之地。相较之下,江南富庶,又刚遭受过徐正业之乱,在倭国眼中正值薄弱之时,又焉知东罗不会心动?”
富有而薄弱之处,最易招来豺狼觊觎,此乃亘古不变的道理。
有朝臣闻言心生忧虑:“若果真如此……到时面对倭国与东罗合攻,忠勇侯与常刺史又要如何抵挡?”
魏叔易抬手:“臣请陛下再为常刺史增派兵力,用以加强海防,以御倭兵,并威慑东罗!”
此言出,立时招来了反对之声。
“还要增派兵力?魏侍郎可知如今用兵之处几何,养兵消耗之大,已非户部能够调转!”
“那常刺史如今手中已有八万大军,更不必提沿海各州防御水师也可由她调动,她还要多少兵?当年先太子殿下大败八万倭军水师,统共也才用兵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