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好 第568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三次拜毕,常岁宁改为一手持碗,一手执袖,缓缓将浓烈的酒水洒倒在祭台之上。

      祭台下,不远处,跟着敬拜的王岳看着自家大人的身影,感受着四下虔诚而蓬勃的民气,无端又有些眼眶湿润,直起身时,不禁抬袖按了按眼角。

      一旁的骆观临见得王岳的动作,此次却未有笑话王岳感性。

      他知道王岳的触动由何而来,因为他也有着同样的触动。

      骆观临很少会离开刺史府出来走动,更是第一次参与到如此隆重热闹的场合当中。

      听与看,总归是不同的。此刻他置身在这祭海大典中,所亲身感受到的民气,是在那一封封哪怕缜密细致的公文中也无法被具象传达的。

      民气昭苏,共同期盼着太平丰年。

      除此外,骆观临亦能清晰地察觉到这昭苏蓬勃的民气中,所包含着的不止是对丰年的渴望——

      骆观临微抬首,仰望着祭台上方的人影。

      阳光刺目,一面面祭海旗在苍穹下迎着海风招展,便在那道身影上投下了跳动着的光影。

      光影明暗斑驳,模糊了她的形容,海风拂乱她的衣袍,只依旧可见身影挺拔如青竹。

      她站在那里,代百姓祭海,一举一动间,可见对天地之虔诚,待生民之怜悯。

      她立于这浩大天地间,面对茫茫汪洋,竟也全然未给人微渺之感,周身神形气态浑然天成,虽无形,却不可摧折——

      骆观临看在眼中,竟觉窥见了几分……难言的气态。

      此一瞬,他几乎万分断定,她“撒谎”了。

      她说,她愿扶持李姓……

      可是此时所见,却给他一种无比清晰之感——她绝无可能屈居于任何人之下。

      骆观临眼神几变,缓缓收拢着袖中手指,却又离奇地意识到,自己竟生不出丝毫被“哄骗”的愤怒之感。

      大约是他此时也想象不出……究竟何人才能让她甘心居于其下。

      祭台之上,她在代民敬拜神明,而在江都百姓眼中,她又何尝不是值得敬拜的神明?

      这便是骆观临察觉到的另一重民气。

      民气是不会撒谎的,骆观临置身其中,心神被一阵阵冲击着。

      鼓点声逐渐欢快,有赤膊的渔民跳起了祭海舞,四下气氛高涨。

      今日前来观看祭海大典的不止有寻常百姓,也有以蒋海为首的商贾,以及来自各处的文人,放眼望去,人山人海,众声鼎沸如雷。

      有关重开市舶司的消息已有人听闻,今日常岁宁之所以设下如此隆重的祭海仪式,一是为了鼓舞民心,二来便是为了宣告她重开市舶司的决心,再有便是为了造就盛况。

      盛况二字,本身就有着诸多意义和作用。

      宣扬盛况,少不了文人手中的笔。

      前来“站台”的郑潮将此景象尽收眼底,诗兴大发,遂作诗赞颂。

      郑潮负手吟诵,由王岳之子王翼在旁代笔书下,至于为何不自己亲自写,自是因为由口念出,更显豪迈,二来……他的手腕真的很痛。

      因有郑潮起头造势,诸多文人雅士俱也纷纷跟从,一时间吟诗作对声此起彼伏,绚烂词藻随海风飞舞。

      王岳不甘落于人后,也叫人寻来了纸笔。

      王岳将纸就近铺在面前的一架鼓面上,然而措辞之际,犹豫不决之症却是大犯,兀自思忖斟酌间,只见一只手伸到了自己面前:“望山,借笔一用。”

      王岳刚抬头,手中羊毫已被夺去。

      骆观临微弯身,执笔书写,笔迹清绝,落笔如瘦梅之姿,却是力透纸背。

      王岳愕然,将头伸过去,定睛细看,低声诵念其上新诗,面色逐渐惊艳。

      须知自好友成了“钱先生”以来,便再未作过诗了。

      果然还是那个以诗词檄文名动天下的骆观临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