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好 第628节(1/3)
常刃面容一肃,抱拳道:“是,属下领命!”
“此去或有诸多艰险,刃叔也多加保重。”
“请女郎放心!”
常刃离开后,常岁宁便往外书房而去。
今日天气不算很好,似有落雨迹象,常岁宁转头看向灰云漂浮而来的北方,眉心藏着一缕忧虑。
“大人。”
一名看起来有些眼生的女护卫快步走来,向常岁宁行礼。
近来荠菜郝浣等人皆奉常岁宁之令去了军营中安排事务,府内负责护卫的女兵大多是荠菜新提拔上来的,虽偶有生疏,但办起事来也都十分利索用心。
此刻那女护卫道:“大人,那位蒙先生回来了。”
孟列回来了?
常岁宁立即让人将他请了过来,就近在一座凉亭内说话。
孟列风尘仆仆,只入城前在车内换了件外袍,但精神却甚好,丝毫不见疲色。
他行礼后,常岁宁让他坐下说话,他却依旧道“属下不累”,并很快将此去北境的事务向常岁宁仔细汇禀了一遍。
他办事,常岁宁自是放心的,便只是听着点头,末了道:“差事办得很好,此行辛苦你了。”
孟列却笑着说:“还能为殿下做少许事,属下已很多年不曾这般轻松过了。”
常岁宁莞尔:“我这究竟是哪辈子积下的福啊。”
孟列笑道:“无论哪一世,殿下皆是功德无量。”
二人笑说了两句后,常岁宁问道:“你回来之前,崔璟征兵之事可还顺利?”
孟列点头。
有了足够的军饷支撑,玄策军素来又有威望,扩充军队便顺利得多。但北狄此次开战也很突然,崔璟此时在前方迎敌,后方征兵练兵之事也仍未停下。
末了,孟列道:“临行前,崔大都督曾托属下向殿下转达一句话。”
常岁宁认真听着。
他说:【崔璟在此,请她安心。】
片刻,常岁宁看向北方,轻点了点头,回答道:“好。”
既然他这样说,那她便暂时安下心来,去做她要做的事。
午后,与王长史等人议事罢,常岁宁查看起了各处送来的信函。
局势的动荡在细节之上也体现得十分明显,江都刺史府近来的信函几日若不分拣,便可堆积如山。
直接送到常岁宁面前的,除了她的私人信件,以及各处的紧要情报之外,便多是淮南道各刺史的来信。
淮南道诸州刺史这两月间传信甚是频繁,而这其中,又数光州刺史邵善同最为显眼。
常岁宁大约估摸着,这短短两月的功夫,邵善同至少给她写了有二十封书信了,算上一算,几乎每三日便有一封。而这一切,要从两月前常岁宁下达的一个命令说起……
彼时常岁宁已存备战之心,便授意各州刺史在原有的守军数目上,再另征兵五千人,名为“以安淮南道防御”。
这五千人并非小数目,每州扩充五千人,十二州便合计增长六万兵力。
如今各方势力或奉朝廷之命进行募兵,又或因野心或为自保,征兵买马之事随处可见,朝廷对此已无法进行严苛的监察与管制,相较之下,淮南道此举根本算不上什么值得一提的大动静。
恰逢秋收后,淮南道存粮充足,各州扩征五千兵力几乎是轻而易举之事,不出一月,各州刺史便相继完成了这桩指令。
就此事,邵善同很快也传来回信,信中却是有些惶恐地向常岁宁请罪,说是自己一不小心多征收了万人,所以——请大人示下,是否要就地遣散呢?
第523章 大人反乎?
邵善同虽言请罪,但也细致地解释了这“一不小心”背后的缘由,据他信上说,他接到募兵的指令后,便立即让人着手此事,在光州各县设立了临时的募兵处。
&em
“此去或有诸多艰险,刃叔也多加保重。”
“请女郎放心!”
常刃离开后,常岁宁便往外书房而去。
今日天气不算很好,似有落雨迹象,常岁宁转头看向灰云漂浮而来的北方,眉心藏着一缕忧虑。
“大人。”
一名看起来有些眼生的女护卫快步走来,向常岁宁行礼。
近来荠菜郝浣等人皆奉常岁宁之令去了军营中安排事务,府内负责护卫的女兵大多是荠菜新提拔上来的,虽偶有生疏,但办起事来也都十分利索用心。
此刻那女护卫道:“大人,那位蒙先生回来了。”
孟列回来了?
常岁宁立即让人将他请了过来,就近在一座凉亭内说话。
孟列风尘仆仆,只入城前在车内换了件外袍,但精神却甚好,丝毫不见疲色。
他行礼后,常岁宁让他坐下说话,他却依旧道“属下不累”,并很快将此去北境的事务向常岁宁仔细汇禀了一遍。
他办事,常岁宁自是放心的,便只是听着点头,末了道:“差事办得很好,此行辛苦你了。”
孟列却笑着说:“还能为殿下做少许事,属下已很多年不曾这般轻松过了。”
常岁宁莞尔:“我这究竟是哪辈子积下的福啊。”
孟列笑道:“无论哪一世,殿下皆是功德无量。”
二人笑说了两句后,常岁宁问道:“你回来之前,崔璟征兵之事可还顺利?”
孟列点头。
有了足够的军饷支撑,玄策军素来又有威望,扩充军队便顺利得多。但北狄此次开战也很突然,崔璟此时在前方迎敌,后方征兵练兵之事也仍未停下。
末了,孟列道:“临行前,崔大都督曾托属下向殿下转达一句话。”
常岁宁认真听着。
他说:【崔璟在此,请她安心。】
片刻,常岁宁看向北方,轻点了点头,回答道:“好。”
既然他这样说,那她便暂时安下心来,去做她要做的事。
午后,与王长史等人议事罢,常岁宁查看起了各处送来的信函。
局势的动荡在细节之上也体现得十分明显,江都刺史府近来的信函几日若不分拣,便可堆积如山。
直接送到常岁宁面前的,除了她的私人信件,以及各处的紧要情报之外,便多是淮南道各刺史的来信。
淮南道诸州刺史这两月间传信甚是频繁,而这其中,又数光州刺史邵善同最为显眼。
常岁宁大约估摸着,这短短两月的功夫,邵善同至少给她写了有二十封书信了,算上一算,几乎每三日便有一封。而这一切,要从两月前常岁宁下达的一个命令说起……
彼时常岁宁已存备战之心,便授意各州刺史在原有的守军数目上,再另征兵五千人,名为“以安淮南道防御”。
这五千人并非小数目,每州扩充五千人,十二州便合计增长六万兵力。
如今各方势力或奉朝廷之命进行募兵,又或因野心或为自保,征兵买马之事随处可见,朝廷对此已无法进行严苛的监察与管制,相较之下,淮南道此举根本算不上什么值得一提的大动静。
恰逢秋收后,淮南道存粮充足,各州扩征五千兵力几乎是轻而易举之事,不出一月,各州刺史便相继完成了这桩指令。
就此事,邵善同很快也传来回信,信中却是有些惶恐地向常岁宁请罪,说是自己一不小心多征收了万人,所以——请大人示下,是否要就地遣散呢?
第523章 大人反乎?
邵善同虽言请罪,但也细致地解释了这“一不小心”背后的缘由,据他信上说,他接到募兵的指令后,便立即让人着手此事,在光州各县设立了临时的募兵处。
&e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