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好 第741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醒岂敢当得此言!”唐醒道:“属下抵达之后,一直难有进展,此功仅在殿下而已……若非殿下亲自率兵攻入北狄境内,一路攻占北狄部落,将那可汗生生吓破了胆,他也不会出动王庭半数兵力,并让阿史那提烈率兵前去阻杀殿下。而若非如此,那北狄王后断不敢下定决心答应合作之事。”

      接触之下,唐醒很清楚,那位王后是个聪明人。

      她很忌惮阿史那提烈,若阿史那提烈留在王庭,她即便杀了汗王,也不过是在为提烈做嫁衣,且稍有不慎,她便会因此赔上性命。

      于她而言,她既然冒了这样大的险,便该得到同等的回报——而若只是将自己从一个困境中转移到另一个困境中去,她为何要铤而走险?

      那些“休战与和平”的大义之言,对她来说还太过遥远,并不足以将她打动。

      李岁宁提前了解过这位王后的经历和处境,考虑从此人身上突破,原因有两重。

      杀人这种事,总是枕边人最方便下手,杀起来事半功倍;

      二则,有了一位如此身份的“同谋”,后续之事才更好收尾。

      但说服一位王后去杀她的丈夫总归不是一件容易事,这其中少不了游说和谈判,李岁宁并不认为唐醒先前的游说接触是无用的,而功劳全是她自己的——

      若没有唐醒打下的基础,任凭她再如何引开提烈杀死提烈,也无法让那位王后突然间便自主地下定杀夫弑君的决心。

      她与唐醒的行动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唐醒的功劳毋庸置疑,如此一来,不知免去了多少将士伤亡。

      李岁宁半点不曾吝啬对唐醒的肯定及夸赞,单是带着这么多人活下来抵达目的地,已经是超乎常人的存在——他带去的人当中,有五名士兵丧生,却是因为患病,余下之人皆被他安顿妥当周全。

      李岁宁从起初便知道,唐醒最适合做这件事,却也没想到他适合到如此地步。

      而之所以让唐醒冒险前来,而非直接让身在北狄的眼线传信给王后,便是因为这桩合作注定不易达成,需要持久反复的谈判和游说,这中间所有可能发生的变故,少不得需要由心腹来灵活把控便宜行事。且敌国眼线只该存在于暗处,一旦直接出面与人交涉,便有被全部拔除的可能,多年心血将一夕间付之东流。

      提到谈判,李岁宁便问唐醒:“那位王后都提了哪些条件?”

      “她只让属下帮她杀了两个人,并保证她和公主的安全。”唐醒:“余下的,她想和殿下您当面商议。”

      李岁宁:“杀了哪两个人?”

      “一位是王庭护卫统领,死于汗王死后的第三日。”唐醒道:“另一人是北狄的小可汗,死在属下动身前夕。”

      汗王之死让王庭大乱,混乱之下,有那位王后做他的内应,取此二人性命,便很轻巧了。

      唐醒没什么怜悯之心,哪怕那位小可汗还只是个少年人,争斗哪里有不残忍的,人各有命,成王败寇而已。

      “她给属下的杀人理由是,这二人疑心汗王之死,主张彻查,实在让她心中害怕。”说到这位王后的说辞,唐醒笑了笑。

      李岁宁亦心照不宣。

      至此,汗王死了,他唯一的儿子小可汗死了,阿史那提烈也死了……此一行,倒像是灭门来了。

      而北狄王庭的局面,势必已然大变了。

      李岁宁旋即向崔璟问:“照此说来,阿史德元利此时应当已经在赶回的路上了?”

      崔璟点头:“他率一万骑兵返程,三日内应当便能抵达北狄王庭。”

      李岁宁微抬眉:“仅率一万人马吗。”

      崔璟:“元利此人很聪明。”

      唐醒也认同地点头,旋即又觉得不太对:“按说阿史德元利返归北狄,应当早于崔大都督才对……”

      早在汗王之死的丧讯被送出王庭之前,那位王后已经提早托他快马传密信给她的兄长了——早到什么地步呢,早到她刚答应与他合作,还没动手实施毒杀呢,就第一时间先托他将信送出去了。

      丈夫还没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