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44节(2/3)
员帮他们高估一些,抬高物价,帮助他们从国库吸血。双方三七分成,形成了这样的利益同盟,从而各取所需。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年太府寺新调过来的判太府寺事的王雍,田昌甚至都还没跟他见过面,自然也没有资格和人家扯得上关系。
不过田昌毕竟是老江湖,很快就打听到枢密使李谘连通太府寺事王雍一起召见全国各地茶商。
田昌没有直接找上门去,而是先找了太府寺熟稔的吏员们,奉上一笔金银,请他们代为引荐。吏员们得到了钱财,自是兴高采烈,先与田昌吃饭喝酒,透了不少底过来。
“老田,你也是运气好,如今李相公和王判事本来已经不见客了,是我等帮忙美言几句,他们才答应见你,到时你可千万要注意言辞,别漏了馅。”
翌日上午,太府寺一个酒槽鼻的老吏员带着田昌从后门进了府衙,一路从偏院穿过各个衙署,向着正厅去,边走还边叮咛着田昌。
田昌表面上应承,心里颇为反感恶心。
他知道李谘本来就召集各路茶商们在太府寺开会,根本不用引荐,也绝不是他们这些吏员的功劳,他们比自己还不配在李相公面前说得上话。
结果吏员却说自己能见到李相公全是他们的功劳,实在是令人作呕。要不是阎王好过小鬼难缠,田昌也不会花这冤枉钱。
很快在吏员的带路下,田昌就进入了正厅,李谘身体不是很好,脸色略微苍白,正在喝茶润润喉咙。
旁边还坐着个四十来岁的官员。
“李相公、王判事,这就是田昌,汴梁最大的茶商东家。”
吏员进来后先拱手行礼,然后才介绍田昌。
田昌忙不迭行礼道:“田昌见过李相公、王判事。”
“你就是田家茶铺的东家?”
李谘放下茶杯问道。
田昌恭敬回应道:“是的。”
“朝廷打算重新实施见钱法,你觉得如何?”
李谘问。
田昌就说道:“这是利益国家的好事,小民万分支持。”
“可是我听说昨日汴梁几个大茶商找你,要与你联合一起,共同反对新政?”
李谘淡淡地说道。
田昌大惊,连忙拱手道:“他们确实找过小民,不过小民并不愿意与他们一起反对新政。”
“哦?”
李谘问道:“为何啊。”
田昌说道:“因为小民知道新政是为杜绝边境贪腐,多虚估的交引,以利国家。小民不想损害国家之利,以私自己。”
“嗯。”
李谘满意地点点头,扭头看向王雍道:“这田东家很有大义,正是朝廷需要的人才。”
王雍就笑了笑道:“相公说的是,其余茶商在边境多贿赂属吏,从而在中间赚取高额虚估,唯有田昌不仅运粮最多,也少有虚估价格,即便多拿了,也会在回京取钱时少结一些。”
“你很不错。”
李谘就又回过头看向田昌道:“大宋要是能多出几个像你这样的商贾,那也不至于忧愁边关无粮了。”
“是是是,相公谬赞了。”
田昌陪着笑脸应和,事实上他也不是不想拿那份钱,而是因为走南闯北多了,见识了太多官员巧取豪夺,知道朝廷的险恶,所以决定给自己留一份规矩。
那就是不该拿的千万不能拿。
也就是这份规矩,算是救了田昌一命,因为赵祯已经从赵骏那得到了解决茶商们的办法,那就是拉一派打一派,搞死不听话的,扶持听话的,现在就是李谘在找代理人的时候。
他见田昌乖巧懂事,便说道:“不瞒你说,朝廷现在确实需要肃清边关的茶叶虚估毒瘤,为朝廷节约冗费支出。可边关又不能缺粮,你说该怎么办?”
田昌毫不犹豫地道:“小民今年还会继续大力从江淮收购粮米送往庆州与河间,比去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年太府寺新调过来的判太府寺事的王雍,田昌甚至都还没跟他见过面,自然也没有资格和人家扯得上关系。
不过田昌毕竟是老江湖,很快就打听到枢密使李谘连通太府寺事王雍一起召见全国各地茶商。
田昌没有直接找上门去,而是先找了太府寺熟稔的吏员们,奉上一笔金银,请他们代为引荐。吏员们得到了钱财,自是兴高采烈,先与田昌吃饭喝酒,透了不少底过来。
“老田,你也是运气好,如今李相公和王判事本来已经不见客了,是我等帮忙美言几句,他们才答应见你,到时你可千万要注意言辞,别漏了馅。”
翌日上午,太府寺一个酒槽鼻的老吏员带着田昌从后门进了府衙,一路从偏院穿过各个衙署,向着正厅去,边走还边叮咛着田昌。
田昌表面上应承,心里颇为反感恶心。
他知道李谘本来就召集各路茶商们在太府寺开会,根本不用引荐,也绝不是他们这些吏员的功劳,他们比自己还不配在李相公面前说得上话。
结果吏员却说自己能见到李相公全是他们的功劳,实在是令人作呕。要不是阎王好过小鬼难缠,田昌也不会花这冤枉钱。
很快在吏员的带路下,田昌就进入了正厅,李谘身体不是很好,脸色略微苍白,正在喝茶润润喉咙。
旁边还坐着个四十来岁的官员。
“李相公、王判事,这就是田昌,汴梁最大的茶商东家。”
吏员进来后先拱手行礼,然后才介绍田昌。
田昌忙不迭行礼道:“田昌见过李相公、王判事。”
“你就是田家茶铺的东家?”
李谘放下茶杯问道。
田昌恭敬回应道:“是的。”
“朝廷打算重新实施见钱法,你觉得如何?”
李谘问。
田昌就说道:“这是利益国家的好事,小民万分支持。”
“可是我听说昨日汴梁几个大茶商找你,要与你联合一起,共同反对新政?”
李谘淡淡地说道。
田昌大惊,连忙拱手道:“他们确实找过小民,不过小民并不愿意与他们一起反对新政。”
“哦?”
李谘问道:“为何啊。”
田昌说道:“因为小民知道新政是为杜绝边境贪腐,多虚估的交引,以利国家。小民不想损害国家之利,以私自己。”
“嗯。”
李谘满意地点点头,扭头看向王雍道:“这田东家很有大义,正是朝廷需要的人才。”
王雍就笑了笑道:“相公说的是,其余茶商在边境多贿赂属吏,从而在中间赚取高额虚估,唯有田昌不仅运粮最多,也少有虚估价格,即便多拿了,也会在回京取钱时少结一些。”
“你很不错。”
李谘就又回过头看向田昌道:“大宋要是能多出几个像你这样的商贾,那也不至于忧愁边关无粮了。”
“是是是,相公谬赞了。”
田昌陪着笑脸应和,事实上他也不是不想拿那份钱,而是因为走南闯北多了,见识了太多官员巧取豪夺,知道朝廷的险恶,所以决定给自己留一份规矩。
那就是不该拿的千万不能拿。
也就是这份规矩,算是救了田昌一命,因为赵祯已经从赵骏那得到了解决茶商们的办法,那就是拉一派打一派,搞死不听话的,扶持听话的,现在就是李谘在找代理人的时候。
他见田昌乖巧懂事,便说道:“不瞒你说,朝廷现在确实需要肃清边关的茶叶虚估毒瘤,为朝廷节约冗费支出。可边关又不能缺粮,你说该怎么办?”
田昌毫不犹豫地道:“小民今年还会继续大力从江淮收购粮米送往庆州与河间,比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