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76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赵骏这次换了双手一起比划:“就是门荫也不行,别以为我不知道,宋朝门荫不能当高官,这里所有人都是进士出身,包括老吕。不就是考试吗?让我考中就行了,我要当状元!”

      我要当状元?

      众人互相对视,然后所有人都捧腹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赵骏太乐了。”

      “骏小子,你是在跟我等相戏耍乐吗?”

      “赵骏啊。”

      晏殊笑得眼泪直流道:“我知道你心高气傲,但你知道十年有多少个状元?”

      “十个?”

      赵骏试探性问。

      “我朝一般两年开一次科举,今年八月秋闱,明年二月省试,三月殿试。有时三年才开一次,因而十年之内,状元人数不过四到五人。”

      晏殊笑道:“而这名状元一路走来,需要参加近二十万人的解试,再参加四五千余人的省试,最后再参加一百多人的殿试,层层选拔,可谓是二十万人中出一。你不读书经,又怎么能考得到状元?”

      “是啊。”

      王曾也笑道:“你有所不知,这特奏名虽然只是第五甲,但也能让无数举子为之癫狂。要知道我大宋两年才取士一次,每次取士不过一百余人,即便是特奏名,也是万里挑一。”

      虽然赵骏嫌弃赐同进士出身的身份,但那是因为他站在后世人的角度,觉得赐同进士出身身份太低了,配不上他。

      可要是站在宋朝人的视角,即便是同进士出身,那也是光宗耀祖。

      原因在于录取率!

      根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宋初赵匡胤时期,每年参加乡试的人数高达十多万人,这个数字到仁宗朝已经是二十万,到南宋理宗朝则达到了四十万。

      而参加乡试的人多,录取率却低得发指,如北宋徽宗崇宁五年,有十八万人参加乡试,只有2334人通过考试,录取率1.29%。

      虽然从举人考到进士的录取率比乡试稍微高一点,几千人里面能进一百多个,但也是凤毛麟角,少得可怜。

      因此如果按录取率的话,人大的录取率还真不算什么,清华北大都比不上。

      但赵骏依旧是一脸嫌弃,说道:“问题是特奏名在官场的地位也实在是太低了点,不是我瞧不起特奏名,而是我既然要干大事,起点是不是应该更高一些?”

      “有我们在,难道还怕你起点不高吗?”

      吕夷简笑道。

      赵骏摇摇头:“我觉得没吕相公想得那么简单,你们给我安排的身份是父母双亡对吧。”

      “是啊。”

      “我一个无父无母,没有丝毫背景的普通汴梁人,还是多次考试不中,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入仕者,你们说我在官场的地位有多低?”

      “额……”

      众人互相对视,自古以来门荫入仕和赐同进士出身的在官场鄙视链当中就是最底层。

      要是有背景还好,没背景的话那简直就是底层中的底层。

      在官场上混确实会被人看不起。

      赵骏继续说道:“然后再有官家和宰相撑腰?那第二天整个汴梁的谣言是不是得满天飞了?怕是我是官家的私生子这种话都能被传出去你们信不信?”

      “这……没那么夸张吧。”

      赵祯挠挠头。

      他还真不知道汴梁人们百姓的茶余饭后闲聊到底有多恐怖。

      赵骏笑道:“不管有没有那么夸张,大抵就是这么个意思。所以我希望将来进入官场要有一定的地位,不能处处受制于人。那么拿一个比较高的科举名次,就是我的首要目标。”

      “你说的确实有道理,如今的官场是存在这样的鄙夷,一甲歧视二甲,二甲歧视三甲,三甲歧视四甲,四甲歧视门荫以及五甲。”

      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