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139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孟承起笑道:“鄙人孟承起,字彦之,朋友都叫我一声南山散客。”

      “孟先生有礼。”

      赵骏应了声,他知道那个南山散客就是这位的号,当时文人就喜欢给自己取号,什么东坡居士、铁冠道人、东山散人之类,还好这位只是南山散客,而不是南山必胜客。

      “听说公子要买印刷坊?”

      孟承起问道。

      “是的。”

      “这印刷坊可不是简单的东西。”

      “哦?先生能说说吗?”

      “大宋文风虽盛,可印刷的话就需要雕刻模版,因此成本极高。”

      “有多高?”

      “按字数雕刻,少则几贯或几十贯,多则几百甚至上千贯,因而普通人根本不会来印刷坊,平日里印刷坊生意门可罗雀,可能要亏本数月才有活干。”

      “所以大部分时候印刷坊都是处于亏本的情况?”

      赵骏好奇,难怪让人去找印刷厂的时候,就听说汴梁的印刷厂不多,原来是这样。

      “是的。”

      孟承起点点头,又说了一下印刷厂的其余弊端,最好说道:“鄙人不敢欺瞒赵公子,若公子想刊印诗集文章,其实真没必要买个印刷坊。”

      他毫无保留地把印刷厂的问题说出来,其实还是舍不得卖掉,虽然父亲不满家族产业一直有个地方在亏钱,但他是个爱书之人,又怎么真舍得把印刷厂卖给别人?除非那人跟他一样都是爱书者。

      赵骏想了想道:“那就去看看吧。”

      对于别人来说,印刷厂肯定会亏钱。但对于他来说就不一样了,办报纸能回笼资金,印教科书也能回笼资金,大不了自己弄些诗词去卖。

      以他知道的那些诗词,放在大宋,估计能造成柳永的效果,还怕东西卖不出去吗?

      孟承起见赵骏执意要去看看印刷坊,就只好带路。

      印刷坊离书社并不远,就在外城小横桥北的桥北坊市里,这里旁边就是外城城墙,靠近汴梁城外,进出方便,是外城边缘地区,地价相对便宜,所以多有工坊在其间。

      跟书香坊文人墨客不同,桥北坊来往者明显多是工人,各种各样的工人,有印刷坊、织造坊、瓷器坊、茶叶坊、铁器坊、冶炼坊等等。

      这样的坊市在汴梁外城靠近城墙那一侧的特别多,全是手工作坊,它们的存在也撑起了整个汴梁的商贸繁华。

      孟承起带着赵骏和宋彩二人穿过桥北坊,又过了两个街道,这才抵达了他的孟家印刷坊。

      隔着老远就有股墨臭味道袭来。

      工坊占地面积颇大,就坐落在五丈河边上,残余的废墨水基本都是排入河里,加上周围附近的其余染织工坊、瓷器工坊、冶炼工坊都会排废水,造成五丈河下游水都是浑黄带着各种颜色。

      从大门进去,就是一个巨大的院落,院落中搭着很多棚子,棚下晒着纸张。印刷坊除了印刷书籍以外,还要手工装订,因此刷完后就要晒好,再进行缝制。

      院落内七八个印刷工人正在干活,由于最近没什么工作,所以孟承起交代工人们印刷一些以前的书籍,倒是显得没那么忙碌。

      见到孟承起过来,工人们纷纷打招呼,管事地走过来点头哈腰道:“东家!”

      “都干活吧。”

      孟承起示意众人不用管他们,随后扭头对赵骏说道:“公子看到了吧,印刷坊平日里其实清闲得很,可能要三五月才有大活,若是自家不开书店,或没有别的书店来进货,基本都会亏空。”

      “嗯。”

      赵骏问道:“平日里要亏些什么?”

      孟承起笑道:“我这地是买的,花了三千三百多贯,公子若是去租的话,每年租金怕也要七八十贯钱,还要给工人开薪水,养着二十多人,再给官府缴纳地税、商税之类,一年下来怕是得亏个五六百贯。”

      看着不多,但宋朝一个三口之家一年的收入能有个二三十贯就不错了,当时打工一个月也就一两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