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178节(1/3)
“想要将古代的英雄史观变成人民史观还是不容易啊,造反朝不保夕,坐在统治者这个位置上也一样如履薄冰,也难怪几千年下来,无数宰辅说这个位置高处不胜寒。”
赵骏批完了今天的政务,放下手中的毛笔,揉搓着太阳穴,只觉得比上一世读高中还要疲惫。
屋内已经燃起了香炭。
天气愈发寒冷,凛冬即将到来,汴梁又不知道要冻死多少百姓。
“棉花种子找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王曾拿着一份劄子起身走到赵骏面前,对他说道:“范雍上了劄子,他们成功从西域带回来八千多斤棉花种子。”
“哦?”
赵骏忙道:“是我所说的非洲绵吗?”
“应该是的。”
王曾说道:“确实是与我们本土的棉花不同的品种,而且这东西南北朝的魏朝时期就有种植,唐朝便已经是作为比较贵重的棉质衣物出现。”
王随也走了过来道:“老夫翻遍史料,竟发现唐朝还曾经推广过这种棉花,在河北河南尝试过种植,但似乎都种不活。”
“其实汉龙以前说起这种棉花的时候,老夫也曾经记起过这物品。特意去翻找了史料,发现从南北朝到唐朝,也不乏在内陆种植,可这种东西只能种在西域。”
盛度侧过头来问道:“兴许河北有些地方还能够找到少数棉花的种植区域,甚至大批量种子也有,可它真的能在中原种活吗?”
如今大宋也并非一成不变,像朝廷下令让西北范雍与青塘开设互市,并且大量收购西域棉花种子。
青塘的位置就在后世青海西宁市一带,由于宋朝时期西域被西夏阻隔,导致中原和西域断绝往来,棉花虽然在南北朝就传入,却并未在中原推广。
而青塘恰好就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在西夏断绝了西域往来之后,宋朝依旧可以通过青塘与西域沟通。
所以赵骏前段时间提出多跟青塘进行商贸活动,以粮食、食盐、武器、铠甲等青塘需要的物资,换取马匹、牛羊、棉花。
现在终于有了效果。
只是众人却对赵骏推广棉花的事情表示怀疑。
主要是中国古代其实就有本土棉花,叫做亚洲绵,这种棉花产量低、种植困难,从西汉开始,就只有在广东、海南等沿海地带有小规模种植。
而南北朝传入的是非洲绵,这种棉花产量高,适应力强,也是明代朱元璋进行全国推广的棉花品种。
但作为棉花,同样需要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四个主要条件。
所以即便传入中国,也依旧没有立即适应。
唐朝就曾经尝试过推广,在黄河中下游流域种植,可惜失败了,种不活,即便种活了,产量也不高,经济作用不大。
因而大家不明白这东西到底应该怎么推广才行。
赵骏听到众人的话,笑着摇摇头道:“唐宋时期棉花并未大规模推广开,主要原因是小冰河时期,唐朝中期开始,气候变冷,降雨线南移,北方日益干旱、严寒,使得棉花难以种植。”
“我记得汉龙以前倒是说过,汉末和明末都是因为小冰河时期而灭亡,这小冰河时期是何物?”
吕夷简也来了兴趣,想起了当初赵骏说三易回河的时候提起这事。
赵骏解释了一下什么是小冰河时期,随后说道:“唐朝的这次小冰河时期是第三次,第四次要到明朝,也就是说,我们刚好赶上了一个不错的时代,正处于第三次小冰河时期结束,需要到五百多年后才会有第四次小冰河时期,这会是我们高速发展的一个机会。”
“若是如此,那岂不是至少五百年内,大宋各地都会风调雨顺?”
王曾睁大了眼睛。
“想多了。”
赵骏白了他一眼道:“该有的天灾还是会有,只是北方气候没那么冷,北方的农作物产量不会突然大幅度下降而已。”
&emsp
赵骏批完了今天的政务,放下手中的毛笔,揉搓着太阳穴,只觉得比上一世读高中还要疲惫。
屋内已经燃起了香炭。
天气愈发寒冷,凛冬即将到来,汴梁又不知道要冻死多少百姓。
“棉花种子找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王曾拿着一份劄子起身走到赵骏面前,对他说道:“范雍上了劄子,他们成功从西域带回来八千多斤棉花种子。”
“哦?”
赵骏忙道:“是我所说的非洲绵吗?”
“应该是的。”
王曾说道:“确实是与我们本土的棉花不同的品种,而且这东西南北朝的魏朝时期就有种植,唐朝便已经是作为比较贵重的棉质衣物出现。”
王随也走了过来道:“老夫翻遍史料,竟发现唐朝还曾经推广过这种棉花,在河北河南尝试过种植,但似乎都种不活。”
“其实汉龙以前说起这种棉花的时候,老夫也曾经记起过这物品。特意去翻找了史料,发现从南北朝到唐朝,也不乏在内陆种植,可这种东西只能种在西域。”
盛度侧过头来问道:“兴许河北有些地方还能够找到少数棉花的种植区域,甚至大批量种子也有,可它真的能在中原种活吗?”
如今大宋也并非一成不变,像朝廷下令让西北范雍与青塘开设互市,并且大量收购西域棉花种子。
青塘的位置就在后世青海西宁市一带,由于宋朝时期西域被西夏阻隔,导致中原和西域断绝往来,棉花虽然在南北朝就传入,却并未在中原推广。
而青塘恰好就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在西夏断绝了西域往来之后,宋朝依旧可以通过青塘与西域沟通。
所以赵骏前段时间提出多跟青塘进行商贸活动,以粮食、食盐、武器、铠甲等青塘需要的物资,换取马匹、牛羊、棉花。
现在终于有了效果。
只是众人却对赵骏推广棉花的事情表示怀疑。
主要是中国古代其实就有本土棉花,叫做亚洲绵,这种棉花产量低、种植困难,从西汉开始,就只有在广东、海南等沿海地带有小规模种植。
而南北朝传入的是非洲绵,这种棉花产量高,适应力强,也是明代朱元璋进行全国推广的棉花品种。
但作为棉花,同样需要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四个主要条件。
所以即便传入中国,也依旧没有立即适应。
唐朝就曾经尝试过推广,在黄河中下游流域种植,可惜失败了,种不活,即便种活了,产量也不高,经济作用不大。
因而大家不明白这东西到底应该怎么推广才行。
赵骏听到众人的话,笑着摇摇头道:“唐宋时期棉花并未大规模推广开,主要原因是小冰河时期,唐朝中期开始,气候变冷,降雨线南移,北方日益干旱、严寒,使得棉花难以种植。”
“我记得汉龙以前倒是说过,汉末和明末都是因为小冰河时期而灭亡,这小冰河时期是何物?”
吕夷简也来了兴趣,想起了当初赵骏说三易回河的时候提起这事。
赵骏解释了一下什么是小冰河时期,随后说道:“唐朝的这次小冰河时期是第三次,第四次要到明朝,也就是说,我们刚好赶上了一个不错的时代,正处于第三次小冰河时期结束,需要到五百多年后才会有第四次小冰河时期,这会是我们高速发展的一个机会。”
“若是如此,那岂不是至少五百年内,大宋各地都会风调雨顺?”
王曾睁大了眼睛。
“想多了。”
赵骏白了他一眼道:“该有的天灾还是会有,只是北方气候没那么冷,北方的农作物产量不会突然大幅度下降而已。”
&ems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