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270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玩意儿毕竟是战略物资,要是允许私营的话,恐怕要不了多久,西夏和辽国就能得到大量的铁器,对宋国不利。

      官场改制上,目前已经全部推广到了全国,实行官职与品级挂钩制度。

      比如赵骏的政制院知院,又是宋国公,妥妥的正一品。

      吕夷简他们的政制院同知,从一品。

      各部尚书如果有观察候补同知身份,则是正二品,如果没有的话,那就是从二品。

      各部佐官,如各部侍郎的级别,基本也都是在正三品到正四品之间。

      而一路经略使提高到正三品,安抚使、转运使、提刑司为正四品,重要地区可能会是从三品。

      主要是经略使并不常设,南方基本上都不会设置,只有打仗的时候,才会派高级文官担任,有军政一把抓,堪比唐朝节度使的权力。

      而州一级的知州一般是从五品,一县知县,一般是正七品。

      基本上解决了原本差遣和品级不挂钩,造成官场上下混乱,职权不明的局面。

      另外全国也已经开始公检法分离,之前是暂时在路一级试点,去年就开始正式推广到全国。

      从此地上方就多了大理局、审刑局、教育局、工商局等多个基础部门。

      它们承担的是地方法院、监察院、教育局和工商局的职能,自此县令就开始专心管地方发展,刑事案件则交由地方县尉(公安局)大理局和审刑局处理。

      而且在路一级,御史台还同样有分院,被安排的御史也都是刚考上进士的年轻御史。

      年轻人往往比较血气方刚,还没有被官场这个大染缸污染,所以更有冲劲。

      他们每个月都要巡视地方,审计各州、县的情况。

      像之前赵骏安排收缴那些违法乱纪的地主富户的田土成为官田。

      如果这些官田一旦被御史台的巡查御史发现被地方州、县挪用,或者有地方上的问题,立马就要报告到中央。

      之后就要看看赵骏的刀锋利不锋利了。

      教育上赵骏带来的小学知识,已经在汴梁开始推广试点。

      朝廷建立起了几个小学,免费招收穷人家的孩子,主要教导是小学数学和正常的儒家教育。

      其中优秀者会被选拔,教授初中数学、化学和物理知识。

      赵骏带来的书本虽然没有完全涉及到整个初中数理化,但还是有不少这方面的内容,比如《物理有趣小实验》《化学基础反应》《自然与科学》等等。

      这势必能推动大宋数理化的发展。

      等再过几年,慢慢让数理化扎根于民间之后,顺势将理科纳入科举当中,恐怕不到十年,数理化就能在大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了。

      所以听到政制院众人给予的反馈,赵骏还是很满意现在的进度。

      基本上除了军制、税制、吏治以及土地之外,其余政治制度、经济、教育等部分改革都已经完成,而且阻力都不是很大。

      教育改革自然没什么阻力,这些官员都不懂什么是数理化。

      经济上是有些小阻力的,比如原来的国营榷场那些官员可不能接受铁饭碗的丢失,纷纷闹腾反对。

      可反对无效啊。

      李谘重拳出击,严查原本国营榷场的贪腐,结果直接造成地震,数百官员落马,从汴梁到江浙,逮了不少人。

      这下阻力就没了,其余官员则无所谓,反正不管他们的事情,何况现在官场人更多了。

      官制改革之后,多了很多新部门,原来闲散官员纷纷上位,一下子解决了宋朝的冗官问题。

      但这解决问题的方式,属实是有点为了治好瘸腿的毛病,干脆就把腿给锯掉。

      因为以前冗官是闲散官员,没有差遣,能少发一份工资。

      现在有了差遣,工资多领了一份,反而让冗官解决,可官员工资支出更多了,造成财政压力更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