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273节(2/4)
p; 目前还处于宋辽对峙阶段,宋国不可能大张旗鼓地往东出海发展。否则不仅辽国可能会干预,高丽和日本的官方也可能抵触。
毕竟从辽圣宗时期开始,辽国也重视海洋,甚至组建了一支海军,加紧了与高丽和日本之间的联系。
高丽和日本也向辽国称臣。
宋国虽然现在是东亚圈的老二,但也只是个老二,上面还有辽国威慑者。
再加上它对外扩张欲望不强,主要军事力量也要放在对抗辽国和西夏上,造成对周边国家很难形成像汉唐那样的军事威慑,自然也就不存在高丽和日本官方惧怕宋国。
没办法。
拳头大是硬道理,不管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都是不可辩驳的真理!
而就在赵骏已经开始为外贸布局,南在广州推动与中亚贸易,东在江浙推动日本高丽贸易,西在陕西推动河湟走廊丝绸之路贸易,西南在四川推动茶马古道贸易的时候。
北面的辽国战事,也渐渐开始进入白热化。
从今年八九月份开始,辽兴宗耶律宗真就开始调集人马,聚集于辽国南京析津府,展开对宋国的武力威慑。
大宋也不甘示弱,以范仲淹为河北路经略使兼政制院候补同知,以位比副相之职,前往河北路调兵遣将,同时抽调西北军精锐,赶往边关,抵御辽国可能会到来的南下入侵。
双方对峙到年底,耗了三四个月,辽国这边就有点顶不住了。
归根到底,辽国的强盛是建立在武力之上,能维持住国家的秩序,其实主要是通过多次对外战争掠夺得大量的岁币银和绢帛,再加上属国、属部随部所出,缴纳贡赋。
他们每年的实际赋税其实很少,一年财政收入可能也就一百来万贯。以至于宋国每年几十万贯的岁贡,成为了辽国主要经济来源。
花敌人的钱,武装自己,然后威胁敌人,逼着敌人再给辽国上缴保护费,就是辽国干的事。
在这种情况下,辽国治下的汉人赋税反倒不那么重要,导致辽国境内的汉人赋税还挺低。使得后来宋徽宗时期,收复燕云十六州,当地汉人害怕宋朝刮地三尺的赋税,硬是拼死抵抗,造反起义层出不穷。
但同样的,辽国由于经济全靠宋国、属国、属部岁贡,一旦发生战事,就逼着那些属国、属部多缴纳贡赋,让在辽国治下的女真部落苦不堪言,最终完颜阿骨打发动起义,灭了辽国。
因此从这些事情就能看出来,辽国的经济其实非常脆弱,没有战事的时候还好,完全可以依靠岁贡和较低的赋税维持。只要战事打响,势必造成内部存储消耗加剧。
这种情况下,辽国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尽快与宋军展开决战。
二是增加国内赋税,向属地的汉人、女真部落、蒙兀部落索要粮草、赋税以抵消军用开支。
可跟宋朝打消耗战,辽国有那个实力吗?
他们可不像宋国那么有钱。
所以辽兴宗耶律宗真现在确实有点骑虎难下,不知道是打还是退兵。
打吧。
现在的宋军边防可比檀渊之盟时强了太多。
不打吧。
就这样灰溜溜地回去,堕了大辽威名不说,万一宋朝见辽国软弱,断了岁贡可怎么办?
这可是辽国重要的经济来源啊。
耗到了十二月,最终辽兴宗还是决定打一波试试水,万一赢了呢?
主要还是他实在有点耗不下去了,以前存的一点家当都快用完了,再继续耗个一年半载,辽国国内的经济能直接崩溃。
十二月九日,辽国大军悍然南下,一路主力从雄州南下,直取宋国军事重镇高阳。一路从安肃南下,过保州直取保塞。最后一路则从定州绕道,进攻望都。
这三地都是宋国的军事重地,而且还是粮草的主要囤积区,如果能够随意攻克任何一地,对于宋军都是一个极大的打击,有利于辽国继续施压。
但可惜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辽国三路大军,自然不是无视
毕竟从辽圣宗时期开始,辽国也重视海洋,甚至组建了一支海军,加紧了与高丽和日本之间的联系。
高丽和日本也向辽国称臣。
宋国虽然现在是东亚圈的老二,但也只是个老二,上面还有辽国威慑者。
再加上它对外扩张欲望不强,主要军事力量也要放在对抗辽国和西夏上,造成对周边国家很难形成像汉唐那样的军事威慑,自然也就不存在高丽和日本官方惧怕宋国。
没办法。
拳头大是硬道理,不管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都是不可辩驳的真理!
而就在赵骏已经开始为外贸布局,南在广州推动与中亚贸易,东在江浙推动日本高丽贸易,西在陕西推动河湟走廊丝绸之路贸易,西南在四川推动茶马古道贸易的时候。
北面的辽国战事,也渐渐开始进入白热化。
从今年八九月份开始,辽兴宗耶律宗真就开始调集人马,聚集于辽国南京析津府,展开对宋国的武力威慑。
大宋也不甘示弱,以范仲淹为河北路经略使兼政制院候补同知,以位比副相之职,前往河北路调兵遣将,同时抽调西北军精锐,赶往边关,抵御辽国可能会到来的南下入侵。
双方对峙到年底,耗了三四个月,辽国这边就有点顶不住了。
归根到底,辽国的强盛是建立在武力之上,能维持住国家的秩序,其实主要是通过多次对外战争掠夺得大量的岁币银和绢帛,再加上属国、属部随部所出,缴纳贡赋。
他们每年的实际赋税其实很少,一年财政收入可能也就一百来万贯。以至于宋国每年几十万贯的岁贡,成为了辽国主要经济来源。
花敌人的钱,武装自己,然后威胁敌人,逼着敌人再给辽国上缴保护费,就是辽国干的事。
在这种情况下,辽国治下的汉人赋税反倒不那么重要,导致辽国境内的汉人赋税还挺低。使得后来宋徽宗时期,收复燕云十六州,当地汉人害怕宋朝刮地三尺的赋税,硬是拼死抵抗,造反起义层出不穷。
但同样的,辽国由于经济全靠宋国、属国、属部岁贡,一旦发生战事,就逼着那些属国、属部多缴纳贡赋,让在辽国治下的女真部落苦不堪言,最终完颜阿骨打发动起义,灭了辽国。
因此从这些事情就能看出来,辽国的经济其实非常脆弱,没有战事的时候还好,完全可以依靠岁贡和较低的赋税维持。只要战事打响,势必造成内部存储消耗加剧。
这种情况下,辽国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尽快与宋军展开决战。
二是增加国内赋税,向属地的汉人、女真部落、蒙兀部落索要粮草、赋税以抵消军用开支。
可跟宋朝打消耗战,辽国有那个实力吗?
他们可不像宋国那么有钱。
所以辽兴宗耶律宗真现在确实有点骑虎难下,不知道是打还是退兵。
打吧。
现在的宋军边防可比檀渊之盟时强了太多。
不打吧。
就这样灰溜溜地回去,堕了大辽威名不说,万一宋朝见辽国软弱,断了岁贡可怎么办?
这可是辽国重要的经济来源啊。
耗到了十二月,最终辽兴宗还是决定打一波试试水,万一赢了呢?
主要还是他实在有点耗不下去了,以前存的一点家当都快用完了,再继续耗个一年半载,辽国国内的经济能直接崩溃。
十二月九日,辽国大军悍然南下,一路主力从雄州南下,直取宋国军事重镇高阳。一路从安肃南下,过保州直取保塞。最后一路则从定州绕道,进攻望都。
这三地都是宋国的军事重地,而且还是粮草的主要囤积区,如果能够随意攻克任何一地,对于宋军都是一个极大的打击,有利于辽国继续施压。
但可惜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辽国三路大军,自然不是无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