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366节(3/3)
是比较低,每分钟只能射2-3发,远不如小钢炮快。
但小钢炮有四个人分工协作,一个人装火绳,两个人填弹药,最后那个人点燃火绳发射,且必须熟练操作才能做到大概6-7秒钟一发。
这是因为钢材在黑火药时代炸膛率比较低,黑火药的威力还是不如黄火药,很难将结构以及坚固程度更高的钢炮炸开。
要是熟铁炮的话,还得有个人用沾水的刷子冷却炮管,等炮管完全冷却才能继续发射。
而且每分钟2-3发的炮弹也只是在初期能用几次,到后面都必须保持1分钟1发,乃至2分钟1发,否则就要炸膛。
而宋军的枪械虽然也是钢材制造,炸膛率同样较低,可士兵需要一个人完成清理火药匣、装火药、填子弹三个步骤,效率自然比钢炮慢得多。
因此单论射速来讲,火枪还是不如火炮。但在近距离单兵作战能力上,火枪甩了火炮好几条街。
骑兵们继续浩浩荡荡向前压进。
很快远处的西夏军团们就注意到了铁鹞子军被击溃,有斥候向李元昊报告。
李元昊这个时候正因为急功近利,在初期射了1-2分钟后,没有停下来等炮管冷却,导致好几门大炮炸膛而烦躁。
听到斥候来报,也没有太在意一千人的进攻,只是又增派了五千人继续来围攻。
可他显然有些低估了这批宋军的厉害。
并且李元昊不知道的是,在这些宋军徐徐推进的时候,后方王士允拉着他自己的那十多门小钢炮也抵达了战场。
小钢炮还是比较轻便,即便不用马,一百多斤的重量两个人抬都能抬着走。
他们到了大概四五里开外,开始布置炮台。
公元18世纪拿破仑时代,在没有膛线的情况下,12磅拿破仑炮最远射程就已经能达到2.5到3公里。
到19世纪初,有了线膛炮之后,这个射程直接加到了3到5公里,也就是十里的距离。
如今赵骏的火炮都是有膛线的火炮,西夏和辽国人仿制的火炮同样有膛线。
两国没有冶炼钢铁的工艺,制作方法虽然不像宋国采取的模具,但也简单粗暴,用最原始的刮刀法就行。
他们的大炮都重达一千至两千斤左右,口径非常大,仰角射击,通过膛线的加持,最远射程大概在10里左右,如果在高处,距离更远。
但小钢炮有四个人分工协作,一个人装火绳,两个人填弹药,最后那个人点燃火绳发射,且必须熟练操作才能做到大概6-7秒钟一发。
这是因为钢材在黑火药时代炸膛率比较低,黑火药的威力还是不如黄火药,很难将结构以及坚固程度更高的钢炮炸开。
要是熟铁炮的话,还得有个人用沾水的刷子冷却炮管,等炮管完全冷却才能继续发射。
而且每分钟2-3发的炮弹也只是在初期能用几次,到后面都必须保持1分钟1发,乃至2分钟1发,否则就要炸膛。
而宋军的枪械虽然也是钢材制造,炸膛率同样较低,可士兵需要一个人完成清理火药匣、装火药、填子弹三个步骤,效率自然比钢炮慢得多。
因此单论射速来讲,火枪还是不如火炮。但在近距离单兵作战能力上,火枪甩了火炮好几条街。
骑兵们继续浩浩荡荡向前压进。
很快远处的西夏军团们就注意到了铁鹞子军被击溃,有斥候向李元昊报告。
李元昊这个时候正因为急功近利,在初期射了1-2分钟后,没有停下来等炮管冷却,导致好几门大炮炸膛而烦躁。
听到斥候来报,也没有太在意一千人的进攻,只是又增派了五千人继续来围攻。
可他显然有些低估了这批宋军的厉害。
并且李元昊不知道的是,在这些宋军徐徐推进的时候,后方王士允拉着他自己的那十多门小钢炮也抵达了战场。
小钢炮还是比较轻便,即便不用马,一百多斤的重量两个人抬都能抬着走。
他们到了大概四五里开外,开始布置炮台。
公元18世纪拿破仑时代,在没有膛线的情况下,12磅拿破仑炮最远射程就已经能达到2.5到3公里。
到19世纪初,有了线膛炮之后,这个射程直接加到了3到5公里,也就是十里的距离。
如今赵骏的火炮都是有膛线的火炮,西夏和辽国人仿制的火炮同样有膛线。
两国没有冶炼钢铁的工艺,制作方法虽然不像宋国采取的模具,但也简单粗暴,用最原始的刮刀法就行。
他们的大炮都重达一千至两千斤左右,口径非常大,仰角射击,通过膛线的加持,最远射程大概在10里左右,如果在高处,距离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