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28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他四下扫视,有些疑惑地在苏涣身边坐下道:“二兄,怎么让姆姆(嫂嫂)去泡茶,家里也没个婢女仆人吗?”

      “诶,叫女使,或者人力,不可叫婢女、奴仆,眼下家里确实就只有一个你姆姆带过来的女嬷,不过她不是奴仆,是家里雇佣的佣人。”

      苏涣摆摆手,说道:“你的思想觉悟还是太低了,知院三令五申,不可使民为奴,人格平等,你常居于家中,不可不听时政,也不可不了解朝廷的变化。”

      “额”

      苏洵自讨没趣。

      还是苏轼好奇道:“伯父,你这衣裳。”

      “这叫正装。”

      苏涣低下头看了眼,然后笑道:“今年年初,朝廷改官服为朝服,只有大朝会或者正式场合才穿,在衙署办公,或者私底下就穿正装或者便服。”

      “哦。”

      苏轼挠挠头。

      苏涣对苏洵说道:“明允,你此番进京是来磨勘选调的吧。”

      “是的。”

      苏洵点点头道:“为父亲守孝,加之八娘的事情,我已经五年没有出仕,此番多亏了知院,八娘的事了,我也该进京听调了。”

      “嗯,你来得正是时候。”

      苏涣说道:“朝廷现在正缺人,你是不知道,到处都缺官啊。之前打下幽燕,派了很多官去。现在又打下了西域,又派很多官去,各个部门都缺实干官员,知院以前就说你的才干远超于我,可惜一直在守孝,如今知道你来了,他肯定会很高兴,明日你先去吏部报道,之后再去审官院,我会跟知院提一句,看到时候知院见不见你。”

      “多谢兄长。”

      苏洵连连点头。

      当年在祥符县县衙见到知院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想起知院的欣赏,亦是心中激动。

      “和仲、同叔。”

      苏涣又看向苏轼兄弟。

      俩兄弟还没满二十,没有取字,都是叫的小名,是苏轼的父亲苏洵在他们13岁和9岁时候分别取的。

      “伯父!”

      苏轼和苏辙连忙站起身。

      “你们在家中读书,有没有学数理之道?”

      苏涣问道。

      “没有。”

      苏轼和苏辙老老实实地摇头。

      “那你们整日学什么?”

      “学古今之文。”

      “都是你们父亲在教你们吗?”

      “是是母亲.”

      “胡闹。”

      苏涣拍了下桌子,看向苏洵,指着他生气道:“你这榆木脑袋,让你多看时政,怎么如此耽误孩子学习?”

      到现在苏洵也知道数理化的重要性了,只好尴尬道:“父亲病逝,又有八娘的事情,与程家整日纠葛,担心八娘身体,哪还有心思管这些。”

      “好了,我不想听你解释,不管你选调个什么官,哪怕是去西域做知州,和仲跟同叔也得留在汴梁,去学校读书,好好学习数理之道。”

      苏涣拍板道:“你是幸运遇见了知院,在数理之道还未纳入科举的时候中了进士,却不能觉得孩子以后也可以走你的老路,现在是什么年代了,若不通数术,谁会录取他们?你一天天就知道因循守旧,待在眉州不出来,这么下去和仲与同叔都要被你毁了,知道了吗?”

      “是。”

      苏洵不好反驳,只好应下。

      “伯父。”

      听到自己以后要常住汴梁,苏轼连忙开口。

      苏涣扭过头,有些余怒未消地说道:“何事?”

      “我想知道鲁迅先生是否也在汴梁?”

      苏轼问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