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84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国边缘。

      为此眼看自己可能要变成辽末帝,耶律重元也不顾辽宋世仇的关系,马上写了封信,派亲信出使大宋,希望得到援助。

      便在这种情况下,大宋庆历十三年十月份,辽国和金国的使者都抵达了汴梁,一个向大宋求援,一个则希望大宋接纳他们,成为大宋的藩国,不插手辽金战争。

      十月六日,政制院内,外交部已经接见过两国使者,把问题交给了政制院。

      赵骏看完了两国使者的请求书之后,把公文扔在了桌案上,轻笑道:“按原计划进行吧,等辽国灭了,就北上把金国也灭了。有说法叫坐山观虎斗,可惜这俩在大宋面前已经不是虎,最多算俩蛐蛐,一指头就摁死。”

      第509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

      大宋庆历十三年年底,辽金之间在北方展开了决战。

      这一战大宋除了布置在幽燕路的北方军区以外,并没有多少人关注。

      除了汴梁一些报纸稍微提了一句辽国国内的局势变化,就已经是无人问津,无人在意。

      倒不是说这样灭国大事已经让大宋百姓提不起兴趣。

      而是现在大宋民间正处于文化和娱乐正在蓬勃发展,各类戏曲、小说、说书等表演形式迅速火爆。

      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在出现,吸引了大部分汴梁百姓的目光。

      就像后世任你国外打得昏天黑地,国内的百姓过着太平日子,最多也就是看一眼,谁会把心思全放在国外上?

      何况这也是个趋势。

      物质不丰富的社会在文化产业方面往往就比较落后。

      不是说诗词歌赋,而是指民间文化。

      百姓生活吃了上顿没下顿,每天想的都是怎么填饱肚子,自然不会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因而从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民间娱乐都没那么发达。

      各类表演形式在以前最多就是有个雏形,或者即便是出现了,也只是为达官权贵服务,很难下至民间给百姓提供。

      这种情况直到到了宋代出现了改观。

      宋代第一次农业革命,粮食爆发性增产,生产力提高,百姓生活稍微富裕一些,能够在填饱肚子之外,也能享受一下精神食粮。

      于是文化艺术迅猛发展。

      各瓦舍和酒楼衍生出了大量民间娱乐形式。

      戏剧、小说、说书、杂耍等艺术形式百花争放,百家争鸣。

      这情形颇有点高中历史书里说的“双百”方针的提出,让各类艺术形式能蓬勃发展。

      不过后世那是政府提出的方针,并且加以推动。而现在主要是民间自行建设,朝廷乐得其见,亦是大力赞扬。

      在这样的情况下,本身物质加上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因为不仅仅有许多文艺从业人员在不断探索新的艺术形式,还有很多有科研和经商头脑的人,也在想办法研制更好的艺术表现手法。

      或许未来照相机、摄像机、电视机都可能出现,只要人们有这方面的精神需求,那么一定就有人会想办法满足。

      这是大势所趋,也是赵骏最希望看到的事情。毕竟需求,才是科技光速发展的唯一途径。

      正如赵骏的导师文教授曾经说过,战争催动了科技。但也是统治者由于战争的需要,才大力催动了科技发展不是吗?

      十二月腊八节过后,赵骏的船队徐徐抵达了汴梁城外的广济河码头。

      码头上早就有车队在等着他。

      从今年八月份开始,赵骏就已经不在汴梁,而是先去了武安钢铁厂。

      因为蔡质那边说对于汽车研发已经有了不少成果展示,他亲自去看了之后,发现对方已经造出了一个汽车的原型机。

      而且不是卡尔·本茨发明的类似于三轮车的三轮汽车,而是根据赵骏的指示,造出来的有棚顶的汽车。

      除了外形简陋了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