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真元之力(1/2)
白莲花听着李少山拿她举例,倒是听的明白,但随后一想却是不对,也持礼请教道。
“敢问师尊,莲花修道天赋如何?”
“既然我收你为徒,自然是灵心慧性之人,修行可期。”
“莲花修炼的气血之力和真气之力是否不足?”
“你修行勤勉,又偷学了我的真气武道,自然算是人间一流。”
听到偷学二字,乔灵儿和白莲花皆是耳畔通红,但还是坚持问道。
“既然如此,那莲花是否算的上修道之人了?”
“自然不算。”
“啊?”
李少山看白莲花疑惑,随后看向乔灵儿,点了点头,解释道。
“真元之力,真气之力,一字之差,缪以千里。”
“真元之力者,乃人之真气与天地元气相映共鸣之力也。”
“以真气之力三元归一者,不过是人间顶尖武者,而能领悟天地之理,以人之真气共鸣天地元气,最终引天地元气和自身气血、神魂相融者,方为修道之人。”
“是以,修道之人需找到天地元气汇聚之地,方可修道入道。”
“而天地元气和众生相融相生,众生之念融入之中,你想以一人之心容纳众生,便需悟众生之道。
“是以修道之人,需以众生之念以为人生之理,随后精气神三元归一,终而成就大道。”
“等那天地间的无穷元气和修道之人的气血神魂三元归一,修道之人与天地合二为一,便可同寿。”
解释许多之后,李少山也是停顿一番,等白莲花似乎听进去了后,才缓缓问道。
“现在,你明白我为何要让你读书了吗?”
随后李少山也是端坐,拿起手中的无名书籍,便是解释道。
“书为人之所言,而读书之人,可以明书者观天下而得之理,你若是想要明悟众生之念共鸣天地,需懂得众生之想。”
“写书之人,亦是众生之一。”
白莲花听到这话,眉头紧紧皱起,但看着李少山面前堆积如山的书本,心头发苦,但还是点头说道。
“莲花尽力而为。”
理解他人的想法很多时候会让人无法固守自己的想法,这算是一件难事,是以白莲花神魂足以,但悟性不足。
但李少山收白莲花并无期许之心,是以并不介意,只是看向乔灵儿,随口问道。
“你呢?我之所言,可有所悟?”
乔灵儿听着李少山对于道的理解,心中也是有了自己的理解,于是问道。
“既然学道之人需要共鸣众生之念,师尊作为人间之君,又是修道有成,为何无视了宝象国百姓苦楚?”
“宝象国苦楚?”
李少山只是简单一思考,便明了乔灵儿想问的事情,只是笑问。
“你之所言,可是那土地归公一事?”
乔灵儿一听李少山知道他想说的事情,也是合手解释道。
“灵儿自知人言微轻,但朝廷以律法夺了乔家祖业,虽有补偿之资,却是让家祖心生不安,是以想问师尊,为何要有此律法。”
“师尊既知众生之念,也不愿百姓以苦楚度日,为何要折磨那些有土之民。”
李少山微微摇头,随后劝道。
“灵儿,善良是需要看见所有人的,只是对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善良,也许是另外一部分人的残忍。”
“唐国律法乃是有成律法,可丰衣食,固安邦,安民心,兴民利,你的祖父既已获得补偿,当顺法而前行,不该再有怨言。”
乔灵儿却是摇头苦笑,也是解释道。
“家祖只有我一个不孝子孙在世,现在不仅田地归公,又因律法要求需放家奴自有,两个孤寡老人,又如何在这变革之时立足于世。”
“若是陛下依旧坚持,灵儿也就只能回家侍奉了。”
李少山微微张眼,看着乔灵儿眼神露出一丝讶异,随后反问道。
“你心中的善良,只对你认识的人才会生出吗?”
乔灵儿听到反问,眉头也是皱起,但随后还是答道。
“这不是善,只是孝道而已。”
“古人有忠孝不能两全之说,家祖也未曾有我必须困守家中的想法,只是世道艰难,灵儿不能放任两老自生自灭。”
“灵儿虽然得师尊青睐,前途可期,却也不愿违背心中孝道之心。”
“若这是你的希望,那等你学有所成后,再回乡野,亦可尽孝,而不是现在便言及此事。”
乔灵儿点头,随后抬头看向李少山,眼神认真的解释起自己此时想要离开的原因。
“师尊教授众生之道,灵儿理解其中真意,却心有不宁,只因灵儿心中,众生之道若是行动之时便有祸人之心,又岂能代表众生。”
“既然心中不宁,恐不能入道修炼,如其浪费时日,还不如早日归去,也能扶持乡野,造福乡民。”
乔
“敢问师尊,莲花修道天赋如何?”
“既然我收你为徒,自然是灵心慧性之人,修行可期。”
“莲花修炼的气血之力和真气之力是否不足?”
“你修行勤勉,又偷学了我的真气武道,自然算是人间一流。”
听到偷学二字,乔灵儿和白莲花皆是耳畔通红,但还是坚持问道。
“既然如此,那莲花是否算的上修道之人了?”
“自然不算。”
“啊?”
李少山看白莲花疑惑,随后看向乔灵儿,点了点头,解释道。
“真元之力,真气之力,一字之差,缪以千里。”
“真元之力者,乃人之真气与天地元气相映共鸣之力也。”
“以真气之力三元归一者,不过是人间顶尖武者,而能领悟天地之理,以人之真气共鸣天地元气,最终引天地元气和自身气血、神魂相融者,方为修道之人。”
“是以,修道之人需找到天地元气汇聚之地,方可修道入道。”
“而天地元气和众生相融相生,众生之念融入之中,你想以一人之心容纳众生,便需悟众生之道。
“是以修道之人,需以众生之念以为人生之理,随后精气神三元归一,终而成就大道。”
“等那天地间的无穷元气和修道之人的气血神魂三元归一,修道之人与天地合二为一,便可同寿。”
解释许多之后,李少山也是停顿一番,等白莲花似乎听进去了后,才缓缓问道。
“现在,你明白我为何要让你读书了吗?”
随后李少山也是端坐,拿起手中的无名书籍,便是解释道。
“书为人之所言,而读书之人,可以明书者观天下而得之理,你若是想要明悟众生之念共鸣天地,需懂得众生之想。”
“写书之人,亦是众生之一。”
白莲花听到这话,眉头紧紧皱起,但看着李少山面前堆积如山的书本,心头发苦,但还是点头说道。
“莲花尽力而为。”
理解他人的想法很多时候会让人无法固守自己的想法,这算是一件难事,是以白莲花神魂足以,但悟性不足。
但李少山收白莲花并无期许之心,是以并不介意,只是看向乔灵儿,随口问道。
“你呢?我之所言,可有所悟?”
乔灵儿听着李少山对于道的理解,心中也是有了自己的理解,于是问道。
“既然学道之人需要共鸣众生之念,师尊作为人间之君,又是修道有成,为何无视了宝象国百姓苦楚?”
“宝象国苦楚?”
李少山只是简单一思考,便明了乔灵儿想问的事情,只是笑问。
“你之所言,可是那土地归公一事?”
乔灵儿一听李少山知道他想说的事情,也是合手解释道。
“灵儿自知人言微轻,但朝廷以律法夺了乔家祖业,虽有补偿之资,却是让家祖心生不安,是以想问师尊,为何要有此律法。”
“师尊既知众生之念,也不愿百姓以苦楚度日,为何要折磨那些有土之民。”
李少山微微摇头,随后劝道。
“灵儿,善良是需要看见所有人的,只是对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善良,也许是另外一部分人的残忍。”
“唐国律法乃是有成律法,可丰衣食,固安邦,安民心,兴民利,你的祖父既已获得补偿,当顺法而前行,不该再有怨言。”
乔灵儿却是摇头苦笑,也是解释道。
“家祖只有我一个不孝子孙在世,现在不仅田地归公,又因律法要求需放家奴自有,两个孤寡老人,又如何在这变革之时立足于世。”
“若是陛下依旧坚持,灵儿也就只能回家侍奉了。”
李少山微微张眼,看着乔灵儿眼神露出一丝讶异,随后反问道。
“你心中的善良,只对你认识的人才会生出吗?”
乔灵儿听到反问,眉头也是皱起,但随后还是答道。
“这不是善,只是孝道而已。”
“古人有忠孝不能两全之说,家祖也未曾有我必须困守家中的想法,只是世道艰难,灵儿不能放任两老自生自灭。”
“灵儿虽然得师尊青睐,前途可期,却也不愿违背心中孝道之心。”
“若这是你的希望,那等你学有所成后,再回乡野,亦可尽孝,而不是现在便言及此事。”
乔灵儿点头,随后抬头看向李少山,眼神认真的解释起自己此时想要离开的原因。
“师尊教授众生之道,灵儿理解其中真意,却心有不宁,只因灵儿心中,众生之道若是行动之时便有祸人之心,又岂能代表众生。”
“既然心中不宁,恐不能入道修炼,如其浪费时日,还不如早日归去,也能扶持乡野,造福乡民。”
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