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发明家与间谍 (第一更,求订阅)(1/2)
保密工作肯定是要做好。
其实大明的企业保密工作一直做的都不错,多亏了朱大皇帝读研的时候,曾进出过研发机构,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走路。
早在南华初创时,为了获取钢材的暴利,朱大皇帝就制定了划时代的企业保密制度,再加上妥善的监督,这些年企业还没有什么机密外泄。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保密制度。
和往常一样,在离开南华兵工厂研究室时,刘庆恩先把挎包放在篮子里,接受简单的检查。按照研究室的保密制度,那怕就是一个纸片,也不能带出研究室,制度就是制度。
虽然纸是不出来的,但是在骑着自行车回家的路上,刘庆恩脑子仍然想着过去的几个月里他所研究的问题。
“后座力,如果把后座力利用起来的话,枪是不是可以利用后座力连续射击呢?”
这个突发其想,源于去年的一次射击,在试射步枪时,因为没有据好步枪,他的肩膀被枪托撞青了一大块,整整疼了两天,面对肩膀上的淤青,他的脑海中冒出了一个念头——利用后座力让武器自动上膛。
骑了差不多二十分钟,到家后,他就和往常一样,在杂物房,也就是他的个人试验室里,盯着图纸。其实图纸上的结构也就是原理草图而已。
“这个枪管应该是浮动的,这样的话,子弹击发后,枪管和枪机一起后坐……”
很快在他的脑海中出现了枪管、枪机的想象结构,将其描述在图纸上之后,他又在那里皱着眉头,思索着机枪的结构。
这是一种像加特林机枪一样可以连续射击的武器,这种武器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他不像加特林那么笨重,需要至少三根枪管和复杂的击发供弹机构,还需要电动机、电池,它是利用子弹火药燃气能量,真正实现连续射击。
“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它循环起来,供弹的话,可以用加特林机枪的弹链,然后呢?”
一边想,刘庆恩一边把玩着装有子弹的弹链,他的指缝变成了变成了弹膛在拨动弹链时,子弹经压弹挺压在指缝中。
“这个很简单,只需要在枪机上增加一个引导斜面,就可驱动拨弹齿了……”
就这样在脑海中演示着各个部件的结构,刘庆恩绘制了一张张的图纸。
当然,最后他还需要把那些部件整合在一起,还需要依照图纸制造出零件,再将他组合在一起。
这完全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从概念到实物,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是有时候,也就是灵光一现。
一次无意中的发现,偶尔的一次灵光一现,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收获。
尽管刘庆恩并不知道他的想法能不能变成现实,但是在过去的近一年之中,他一直在不断的努力着。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刘庆恩是不是天才,他自己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一点,他足够努力,在过去的一年中,他每天都会下班之后,在这间杂物室里一呆就是五六个小时。
他一边绘制图纸,一边用简易机床制造零件,在过去的一年间,这间杂物室存放着的那些不能使用的零件就超过一吨,那些零件现在差不多都是废铁,工具桌上散布的零件,有的许多同样也是废铁,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
这一切,都是他在业余时间里进行的。在刺耳的机床铣削声中,一件零件成型后,没有进行任何热处理,刘庆恩就把它与另外几个零件结合在一起,终于,一个全新设计的枪机,出现在他的面前。
“好了,击发后枪管后座的瞬间冲击力,推动枪机,枪机继续后座冲,然后……”
看着桌子上的枪管,枪机以及其它的一些零件,刘庆恩尝试着用它们模拟武器的击发复进过程。
“似乎是那么回事,差不多可以试试了吧!”
……
三天后的清晨,刘庆恩骑着自行车带着一个箱子。直接去了郊外,他并没有去兵工厂的靶场,在没有成功之前,不必弄的人尽皆知。
一路向南骑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他来了海边,海边的风很大,置于于满是碎石的海滩上,刘庆恩从后车身上搬下了一个箱子,箱子装着他刚刚制造出来的样枪。
不过只用了一分钟的时间,他就把枪架两脚架上,然后又取出了一根弹链,拆开机匣,装入弹链后,刘庆恩显得有些激动,趴在机枪后方的他,看了看大海,用力的拉动了枪栓。
“哗啦!”
在上膛的瞬间,他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摒住了呼吸,透过表尺上的缺口,三点一线,瞄准着海面,扣动的扳机。
“叭……”
枪声响起的瞬间,刘庆恩就感觉到了枪身的反座,与过去那种直接后座不同,他能够感觉到枪机在机匣里运动时的震动和惯性,那种惯性是在弹簧的推动下前后运动的。
“叭、叭、叭……”
枪声!
连绵不绝的枪声响了起来。
其实大明的企业保密工作一直做的都不错,多亏了朱大皇帝读研的时候,曾进出过研发机构,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走路。
早在南华初创时,为了获取钢材的暴利,朱大皇帝就制定了划时代的企业保密制度,再加上妥善的监督,这些年企业还没有什么机密外泄。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保密制度。
和往常一样,在离开南华兵工厂研究室时,刘庆恩先把挎包放在篮子里,接受简单的检查。按照研究室的保密制度,那怕就是一个纸片,也不能带出研究室,制度就是制度。
虽然纸是不出来的,但是在骑着自行车回家的路上,刘庆恩脑子仍然想着过去的几个月里他所研究的问题。
“后座力,如果把后座力利用起来的话,枪是不是可以利用后座力连续射击呢?”
这个突发其想,源于去年的一次射击,在试射步枪时,因为没有据好步枪,他的肩膀被枪托撞青了一大块,整整疼了两天,面对肩膀上的淤青,他的脑海中冒出了一个念头——利用后座力让武器自动上膛。
骑了差不多二十分钟,到家后,他就和往常一样,在杂物房,也就是他的个人试验室里,盯着图纸。其实图纸上的结构也就是原理草图而已。
“这个枪管应该是浮动的,这样的话,子弹击发后,枪管和枪机一起后坐……”
很快在他的脑海中出现了枪管、枪机的想象结构,将其描述在图纸上之后,他又在那里皱着眉头,思索着机枪的结构。
这是一种像加特林机枪一样可以连续射击的武器,这种武器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他不像加特林那么笨重,需要至少三根枪管和复杂的击发供弹机构,还需要电动机、电池,它是利用子弹火药燃气能量,真正实现连续射击。
“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它循环起来,供弹的话,可以用加特林机枪的弹链,然后呢?”
一边想,刘庆恩一边把玩着装有子弹的弹链,他的指缝变成了变成了弹膛在拨动弹链时,子弹经压弹挺压在指缝中。
“这个很简单,只需要在枪机上增加一个引导斜面,就可驱动拨弹齿了……”
就这样在脑海中演示着各个部件的结构,刘庆恩绘制了一张张的图纸。
当然,最后他还需要把那些部件整合在一起,还需要依照图纸制造出零件,再将他组合在一起。
这完全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从概念到实物,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是有时候,也就是灵光一现。
一次无意中的发现,偶尔的一次灵光一现,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收获。
尽管刘庆恩并不知道他的想法能不能变成现实,但是在过去的近一年之中,他一直在不断的努力着。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刘庆恩是不是天才,他自己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一点,他足够努力,在过去的一年中,他每天都会下班之后,在这间杂物室里一呆就是五六个小时。
他一边绘制图纸,一边用简易机床制造零件,在过去的一年间,这间杂物室存放着的那些不能使用的零件就超过一吨,那些零件现在差不多都是废铁,工具桌上散布的零件,有的许多同样也是废铁,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
这一切,都是他在业余时间里进行的。在刺耳的机床铣削声中,一件零件成型后,没有进行任何热处理,刘庆恩就把它与另外几个零件结合在一起,终于,一个全新设计的枪机,出现在他的面前。
“好了,击发后枪管后座的瞬间冲击力,推动枪机,枪机继续后座冲,然后……”
看着桌子上的枪管,枪机以及其它的一些零件,刘庆恩尝试着用它们模拟武器的击发复进过程。
“似乎是那么回事,差不多可以试试了吧!”
……
三天后的清晨,刘庆恩骑着自行车带着一个箱子。直接去了郊外,他并没有去兵工厂的靶场,在没有成功之前,不必弄的人尽皆知。
一路向南骑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他来了海边,海边的风很大,置于于满是碎石的海滩上,刘庆恩从后车身上搬下了一个箱子,箱子装着他刚刚制造出来的样枪。
不过只用了一分钟的时间,他就把枪架两脚架上,然后又取出了一根弹链,拆开机匣,装入弹链后,刘庆恩显得有些激动,趴在机枪后方的他,看了看大海,用力的拉动了枪栓。
“哗啦!”
在上膛的瞬间,他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摒住了呼吸,透过表尺上的缺口,三点一线,瞄准着海面,扣动的扳机。
“叭……”
枪声响起的瞬间,刘庆恩就感觉到了枪身的反座,与过去那种直接后座不同,他能够感觉到枪机在机匣里运动时的震动和惯性,那种惯性是在弹簧的推动下前后运动的。
“叭、叭、叭……”
枪声!
连绵不绝的枪声响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