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节 荀况大才(加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暗室之中,以宣太后与秦王两人围坐在一起,最初听白晖刺激屈原,宣太后还笑骂白晖小孩子心思,可当白晖与荀况讨论治国理论的时候。宣太后内心已经确定,这荀况必须留在秦国,否则杀之。

    这荀况若留下,则是相国的不二人选。

    什么午后秦王召见之类的事情,荀况完全忘记了,也没有侍者前来提醒。

    白晖凭借后世海量的资讯天南海北的讲着自己对治国的理解,而荀况不愧为战国最后一位大贤者,字字珠玑,每一个理论都直击治国要害。

    特别是讲到帝王之术,这白晖并不擅长,但荀况却是真大才。

    观、罚、赏、听、诡、挟、反……

    七字真言,听的秦王狠不得立即冲出去要请荀况为师,若不是宣太后拉着,秦王当真会冲出去。

    “不够,荀况你讲的还不够。”

    荀况点点头,此时他还年轻,并没有总结到极致:“确实不够,不过有白晖你在,相信你我讨论之下,必会完善。”

    此时荀况把白晖已经当作人生的知己。

    白晖对荀况说道:“我在管北屈的时候,部下在分管各处,他们有些想法,有些决定。若有对我部有好处,那我当然是支持的。若是有坏处,我就会观察,这事谁在能从中间得到好处,或是谁会到大霉。”

    “妙!此想法,也可以为君王所用。”

    这是一个巧合,白晖讲的是后世管理学的部分,但与韩非子的‘有反’却非常的相似。荀况是韩非的老师,在白晖这个提议下,自然是有过想法的。

    突然,屈原哭了。

    那哭声,估计咸阳宫之外都能听到。

    “嘿,老屈,你哭什么?”白晖给吓了一跳。

    屈原哭的伤心,一边哭一边说道:“当年张仪入楚,本应该杀掉,可却有人劝说。若楚王能明白你刚才讲的道理,我楚国必不会败于秦。”

    白晖起身递过去一块手帕,还在屈原背上拍了拍:“老屈,你伤心也没用。我告诉你一个秘密,熊子兰一年至少从我手上得到十万金,他已经是楚国的令尹,你说我打算对楚国干什么?”

    “干,干什么?”屈原说话都结巴的,他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

    白晖大笑:“当然是秦楚一家亲了,我王正准备给王后制新裙,打磨九十九件玉器,以显我王对王后的情谊,而我兄白起,也准备出兵帮楚国平定东南之乱,我们秦国与楚国,很亲近,很友好。”

    “恶……徒!你野心勃勃,你……”屈原可以预感到,这一切都是阴谋。

    “你去说呀,你看楚国上下会怎么看你,还是那句话,伤心到极致了,渭河没盖!”

    荀况无奈的摇了摇头,有句话他猜到了,但不会说。

    那就是,秦国想一统天下。

    白晖站直了身体,这是一个绝佳的装逼时刻,白晖从自己脑袋里原本就不多古文当中挤出一点。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函谷关。望丰稿,意踌躇。

    伤心夏周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又见姜片,这是白晖袖子里的常备物件。

    只见白晖滴下几滴泪水,然后仰望天:“只愿我这一代可以止兵伐,然后田园之间男耕女织、老少共享天伦。世间再无征战杀戮、再无颠沛流离,再没有念子、哭夫、望亲之悲。”

    感慨之后,白晖向着荀况一礼:“荀兄,可愿助我。”

    荀况整理衣冠起身:“兄之志,荀况愿助之!”

    白晖悄悄的将姜片塞回到袖子里,大步上前双手紧紧的握住荀况的双臂。

    这时,宣太后与秦王入内。

    三人赶紧准备施礼,却见秦王一躬到底:“秦望先生为相!”

    “愿为相!”荀况同样是一躬到底。

    宣太后半礼:“先生若为秦相,是秦国之幸,万民之幸。”

    白晖这时赶紧上前,替秦王抬桥子。白晖说道:“荀况你有所不知,我王有一句名言。”

    “望告之。”

    秦王心说,我有什么名言,那一句。

    白晖说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况听到这一句之后,看秦王的眼神都变了,再一次整衣冠,对着秦王又一躬到底。“秦有王上,万民之幸。臣愿为王上肝脑涂地、此生必不负王。”

    这句话是荀况晚年总结的,但此时这句话的杀伤力何其之高。

    荀况瞬间就把命卖给秦王了。

    秦王反应也算快,赶紧扶起荀况:“先生有所不知,我秦人苦,自寡人先祖以来……”秦王讲述了一些自秦献公开始,秦王与民共同劳作,一起征战的事迹。

    白晖把桥子已经抬了,秦王若在这个时候都没反应,他这十年秦王也白当了。

    宣太后看了白晖两眼,这事的真相没有人比她更清楚。

    宣太后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