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冯京和马凉(1/2)
午时是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省试规定午时后才能交卷,也就是说要到下午一点后才能交卷。
而此时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一个时辰,对于所有的考生而言,答题应该都到尾声了。
范宁并没有立刻交卷,他又耐心等待了半个时辰,到提示钟声敲响后,他才起身拿着卷子和稿子交给帐外的监考官。
监考官见范宁终于交了卷,笑着赞许道:“你很有耐心,可以离去了!”
范宁行一礼,转身向大营外走去.......
“咚——咚——”
随着第四次钟声响起,这是最后一次提醒考生,距离第一场考试只剩下一刻钟了,也就是最后半个小时。
每个大帐的士兵也在帐门前吆喝一声,“还剩下最后一刻钟,大家掌握时间。”
按照正常速度,这个时候早就应该结束了,如果这个时候还在奋笔疾书,那就必然会受到时间紧迫的影响。
“哎呀!”
一名考生惊呼起来,他随即手足无措,“完了,我写错卷子了!”
原来这名粗心的考生把正式试卷当做草稿纸,将草稿纸当做正卷,正卷纸的品质很高,能够长期保存试卷,在右上角盖有‘科举正卷’的字样。
草纸就是普通麻纸,如果写错试卷,第一轮就会被刷掉。
当然,现在可以弥补,把写在正卷的草稿上去,但草稿一般都会写写划划,涂改得十分严重,交上去也是判处死刑。
这么考生急忙跑出去找监考官,但监考官很遗憾地告诉他,考场中没有多余的空白卷子,只能去申请试试看。
一般而言,考场的规矩十分严格,像他这种自身失误造成的问题,新卷子能不能批下来还是一回事,可就算批准下来,恐怕时间也来不及了。
监考官的一席话无疑决断了这名考生的最后一线希望。
这名考生痛哭流涕,却也无力回天。
这是比较严重的情况,最普遍的情况却是最后关头,心慌意乱之下写错字,导致卷面出现涂改。
这种情况虽然比较轻,但实际上的结果和拿错纸的考生一样,因卷面不洁而失分,考卷最终到不了主考官手上。
第四道钟声敲响后,考生开始大规模交卷,越来越多的考生离开考帐向大门外走去。
范宁站在大门外等待苏亮出来,除了他,大门外还等着数百名考试,每个人都窃窃谈论今天的议论文,不时有意见相左的考生发生争吵。
“韶是地名,是指韶这个地方有乐师出名,圣人在鲁国闻其名,特地去齐国拜访乐师,听君一曲,以至于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
“简直是胡扯,韶是乐名好不好,传说是舜帝所作,你是怎么考过解试的,连这个常识都不知道?”
“你才是无知,韶是地名,我去过,在今天的淄州,现在还有韶城的遗址,我们淄州人都知道。”
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却没有任何结果,这种主观题一千个考生,就有一千个答案,甚至审卷官之间也意见不一。
只有默经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那个对答案才有意义,只是经过解试的千军万马厮杀,才能进京参加省试科举,对默经题基本上都不会再出错,核对答案同样没有意义。
范宁站在靠边处向大门内眺望,按理,苏亮应该已经出来了,但到现在还没有看见他的身影,这让范宁不由有些担心,苏亮不会出什么事情吧?
这时,有士兵高喊道:“这边有没有一个叫范宁的,平江府范宁!”
范宁一怔,连忙上前道:“我是平江府范宁,有什么事?”
“你是不是有个朋友叫做李大寿?”
“正是!他怎么了?”
“他在考场上晕倒,被送去医馆救治。”
范宁大吃一惊,“那他的科举有多大影响?”
士兵苦笑着摇摇头,“在考场上晕倒,小官人还能考虑他的科举吗?”
“他现在在哪里?”范宁叹了口气问道。
“他和其他几名晕倒的考生一起被送进城去了,让我们给你说一声,不要等他了。”
“多谢告之!”
士兵行一礼,转身走了。
这时,苏亮正好匆匆出来,看见范宁和士兵谈话,连忙上前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范宁半晌才道:“李大寿在考场上晕倒,这次科举他彻底完了。”苏亮吞吞吐吐道:“意料之中的事情,今天早上我就隐隐感到了。”
范宁愕然,连忙问道“早上发生了什么?”
“早上他就说自己支持不住了,让我别告诉你,怕你生气。”
范宁十分无奈,只得摇摇头道:“给他说过多少次,不要这么拼命,他就是不听,最后反而得不偿失,白白丢掉了这次机会。”
苏亮沉吟一下道:“其实我完全理解他,他基础比较弱,书法也很一般,他知道自己如果不发奋,肯定考不上,与其铩羽而归,不
而此时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一个时辰,对于所有的考生而言,答题应该都到尾声了。
范宁并没有立刻交卷,他又耐心等待了半个时辰,到提示钟声敲响后,他才起身拿着卷子和稿子交给帐外的监考官。
监考官见范宁终于交了卷,笑着赞许道:“你很有耐心,可以离去了!”
范宁行一礼,转身向大营外走去.......
“咚——咚——”
随着第四次钟声响起,这是最后一次提醒考生,距离第一场考试只剩下一刻钟了,也就是最后半个小时。
每个大帐的士兵也在帐门前吆喝一声,“还剩下最后一刻钟,大家掌握时间。”
按照正常速度,这个时候早就应该结束了,如果这个时候还在奋笔疾书,那就必然会受到时间紧迫的影响。
“哎呀!”
一名考生惊呼起来,他随即手足无措,“完了,我写错卷子了!”
原来这名粗心的考生把正式试卷当做草稿纸,将草稿纸当做正卷,正卷纸的品质很高,能够长期保存试卷,在右上角盖有‘科举正卷’的字样。
草纸就是普通麻纸,如果写错试卷,第一轮就会被刷掉。
当然,现在可以弥补,把写在正卷的草稿上去,但草稿一般都会写写划划,涂改得十分严重,交上去也是判处死刑。
这么考生急忙跑出去找监考官,但监考官很遗憾地告诉他,考场中没有多余的空白卷子,只能去申请试试看。
一般而言,考场的规矩十分严格,像他这种自身失误造成的问题,新卷子能不能批下来还是一回事,可就算批准下来,恐怕时间也来不及了。
监考官的一席话无疑决断了这名考生的最后一线希望。
这名考生痛哭流涕,却也无力回天。
这是比较严重的情况,最普遍的情况却是最后关头,心慌意乱之下写错字,导致卷面出现涂改。
这种情况虽然比较轻,但实际上的结果和拿错纸的考生一样,因卷面不洁而失分,考卷最终到不了主考官手上。
第四道钟声敲响后,考生开始大规模交卷,越来越多的考生离开考帐向大门外走去。
范宁站在大门外等待苏亮出来,除了他,大门外还等着数百名考试,每个人都窃窃谈论今天的议论文,不时有意见相左的考生发生争吵。
“韶是地名,是指韶这个地方有乐师出名,圣人在鲁国闻其名,特地去齐国拜访乐师,听君一曲,以至于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
“简直是胡扯,韶是乐名好不好,传说是舜帝所作,你是怎么考过解试的,连这个常识都不知道?”
“你才是无知,韶是地名,我去过,在今天的淄州,现在还有韶城的遗址,我们淄州人都知道。”
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却没有任何结果,这种主观题一千个考生,就有一千个答案,甚至审卷官之间也意见不一。
只有默经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那个对答案才有意义,只是经过解试的千军万马厮杀,才能进京参加省试科举,对默经题基本上都不会再出错,核对答案同样没有意义。
范宁站在靠边处向大门内眺望,按理,苏亮应该已经出来了,但到现在还没有看见他的身影,这让范宁不由有些担心,苏亮不会出什么事情吧?
这时,有士兵高喊道:“这边有没有一个叫范宁的,平江府范宁!”
范宁一怔,连忙上前道:“我是平江府范宁,有什么事?”
“你是不是有个朋友叫做李大寿?”
“正是!他怎么了?”
“他在考场上晕倒,被送去医馆救治。”
范宁大吃一惊,“那他的科举有多大影响?”
士兵苦笑着摇摇头,“在考场上晕倒,小官人还能考虑他的科举吗?”
“他现在在哪里?”范宁叹了口气问道。
“他和其他几名晕倒的考生一起被送进城去了,让我们给你说一声,不要等他了。”
“多谢告之!”
士兵行一礼,转身走了。
这时,苏亮正好匆匆出来,看见范宁和士兵谈话,连忙上前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范宁半晌才道:“李大寿在考场上晕倒,这次科举他彻底完了。”苏亮吞吞吐吐道:“意料之中的事情,今天早上我就隐隐感到了。”
范宁愕然,连忙问道“早上发生了什么?”
“早上他就说自己支持不住了,让我别告诉你,怕你生气。”
范宁十分无奈,只得摇摇头道:“给他说过多少次,不要这么拼命,他就是不听,最后反而得不偿失,白白丢掉了这次机会。”
苏亮沉吟一下道:“其实我完全理解他,他基础比较弱,书法也很一般,他知道自己如果不发奋,肯定考不上,与其铩羽而归,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