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抵达大京(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也不知为什么,阿茹娜与乌兰对待嫤娘十分客气。

    起初,嫤娘也不知道这是为了什么。以及后来认识的一些辽国人,也待她十分客气。这让嫤娘有些不解。因为她一直以为她是个俘虏来着……

    到后来她才总算是明白了过来,辽国其实是部落制,而这些能在东西附宫居住的侍卫与宫女们,基本上也都是辽国不同部落里的大小贵族们。这些人,大多数都像嫤娘一样,也是有侍卫和侍女的。

    比如说管理皇上寝宫的阿菇娜,本是某部落大长老的女儿,不幸丈夫去世,不想被夫家安排着再嫁的她索性进了宫,当了女官。乌兰则是先帝宠幸过的侍女,先帝去世以后,她不愿服从萧太后的安排出宫嫁人,便也留在宫里当上了女官,专门管理皇上的膳食。

    而阿茹娜与乌兰对嫤娘所释放出来的善意,主要是因为,这第一,虽然大多数人都没听过“安南”这个部落,但嫤娘身边也有侍卫和侍女,这足以证明她的身份定是非富即贵的了。第二是因为……嫤娘不但识字,而且还精通文学、佛法等等。

    直到这时,嫤娘才明白过来,为什么辽主耶律隆绪会这么看重她了!

    辽国大部分人都不识字,包括贵族。甚至自辽国称大契丹以来,已经明令国民要称君王为皇上或陛下;但绝大多数平民还是将君王称为大汗,甚至就连在皇宫里服役、年纪稍长一些的老人儿也常常口误把“陛下”称之为“大汗”。

    而在辽国贵族之中,也有大部分人不识字。所以识字的人,总受人十分尊敬;更别说嫤娘还精通汉语典籍与佛法道门什么的了。

    其实之前嫤娘也一直在担心,自己到了辽国以后会没有用武之地。可直到她进了耶律隆绪的“御书房”一看,这才发现……

    原来这辽国御书房里的书,恐怕还不及她已逝祖翁夏子闻的书房大,藏书之多!并且耶律隆绪的“御书房”中,几乎全部都是汉文典籍。

    仗着与少年君主的熟悉关系,嫤娘问了问耶律隆绪关于契丹文字的事儿,耶律隆绪苦笑着说道,“洛克西,不瞒你说,咱们造字,也就是从一百多年前开始的事儿……哪及汉语博大精深?而且造字是件大事啊!到如今也没人能完全造完,索性还是使用汉字更为容易。”

    嫤娘恍然大悟,却也有些不安。

    这么说,辽国正值一统之后,壮大山河,百业待兴的好时候呢!

    难怪韩德让这个汉人会一心向着辽人!

    她不过就是识字儿,就得到了辽国皇宫里上上下下的尊敬……这些人甚至都没有怀疑过她的身份,就开始对她礼待有加,哪怕她是个来历不明的妇人!

    到了韩德让那儿,宫里的辽人对他,简直就有些盲目的崇拜和信服。嫤娘甚至相信,要是韩德让开口让一个辽人去死,恐怕那个辽人也只会欢天喜地的跑去自尽!

    粗步了解辽国人对韩德让的看法之后,嫤娘再一次觉得有些为难了起来——韩德让这么受欢迎,纵然将来她能找到法子刺杀了他……但她还能有法子全身而退么?

    但目前来说,也只能先安顿下来了。

    ——辽国禁卫不严,出逃宫庭的可能性很大。只是,她得认真想好,万一真的起了事,又逃出了皇宫以后……要怎么样才能在辽阔的草原中求生与逃脱呢!

    一旦订下了目标,嫤娘开始思己思过。

    不管怎么说,在其位谋其职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只有在得到了上至辽国君王、下至仆婢的尊敬,她才好便宜行事。

    其次,出于嫤娘的私心……她其实是更愿意多传授些谦恭忍让的佛法给辽主的。毕竟宋国拥有一个拥戴仁慈君王的邻国,总好过拥有一个狼子野心的强国吧?

    嫤娘在宫里没闲着,她身边的伴当们也被委派了活计。

    常平、六虎和无荆被派到东西附宫轮值看守门户和巡逻,武嬷嬷因为是嫤娘的贴身侍女,所以并没有指派职务。

    这么一来,倒也正中众人的下怀。

    首先是常平他们有了由头正大光明的侦查以及熟悉东西附宫的地形,其次既然他们都有了活计,相对应的也就有了俸禄,常平他们便正大光明地出去淘换了些家具炉灶等物回来,总算是将嫤娘的小院子给打理得像模像样的。

    嫤娘虽是地地道道的汴京人,却长居于瀼州,早已经习惯了瀼州的生活习惯。每顿饭要食稻米、要吃菜瓜等蔬菜、还得有汤汤水水什么的。

    这汤水倒好解决,辽人喜食牛羊肉,采买些牛骨羊骨回来熬煮小半日也就成了极鲜美的汤水;可这菜瓜和稻米……

    最后嫤娘使了无荆去外头的集市上买了几袋豆子回来,教武嬷嬷用湿了水的布巾盖住豆子,发出豆芽来,再拌酱吃。然后她又让常平他们几个把院子里的一小块地给开恳了出来,洒了些豆子上去,又让伴当们把每日夜里的洗澡水什么的收集起来,小心地浇灌着。

    豆芽菜发得极快,不过四五天,众人就先吃上了清爽的油蒜拌芽菜。头一回不用出宫采买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