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1/2)
想明白了,宋玥立刻附和周氏道:“是这样,恁两个年纪太小了,连根麻杆儿都举不动,怎么打女婿!赶紧去写字做功课,等那天放假,我和阿奶带恁去清风观赏红叶去。”
两个姑娘一听说不能去参加婚礼、不能去打女婿,仿佛霜打的茄子,一下子蔫了。即便宋玥说了带她们出城去赏红叶,也没能让两个小丫头高兴多少,闷闷不乐地告辞,一起回秋喜的房间里写字做功课去了。
说起嫁娶,两个小丫头走后,这边屋里仍旧讨论了一回,林氏和徐氏都道嫁女一方确有拦门的风俗,为难女婿、打女婿都是有的。
说起这些嫁娶中的风俗趣事儿,林氏和徐氏都知道不少。林氏的旧主是官宦之家,说的就是催妆诗、麻杆儿缠绵之类;徐氏接触的则是最底层的市井百姓,见识过得就是杈把扫帚齐上阵的打女婿。据说,这些风俗城东城西都不同,城东是未出阁的小姑娘们闹,城西则是娘家嫂子、甚至婶子上阵,小姑娘多脸皮儿薄,不好意思太过了。那些嫂子、婶子们却泼辣地多,据说有的人家嫂子婶子多而泼辣的,能把新郎倌儿打哭了。还有些促狭的,会抹了锅底灰去打,把个装束一新喜气盈盈的新郎倌儿打一个灰头土脸,阿爹阿娘也不认识。
饭后,宋玥照例去西院转一圈。她抬脚出门,林氏半垂着手跟上来,笑着继续说一些迎娶丧葬的风俗、趣事。
去西院转一圈儿回来,宋玥问一声守门的婆子,得知三个孩子都各自回去,她也就准备回正院安置。
林氏跟到正院大门口,宋玥停住脚步,回头问:“嫂子有什么事儿?”虽是问话,语气却是肯定的。
林氏脸上的笑微微一僵,随即垂首曲膝,低声道:“是后角门院子里那位姑娘,她说想见见太太。”
宋玥微微拧眉看过去,林氏刚刚曲膝福礼起身,迎上宋玥的目光,又连忙垂下头去:“那位姑娘这些日子都安静地很,自从病好了,洗衣、洒扫都是亲力亲为,并不需婆子伺候,连院子里的花草都渐渐上手打理起来……今儿,太太在园子里待客,婢子怕她不知道,万一出来冲撞了,就过去叮嘱一句……她就说想见一见太太。”
宋玥已经转回头来,默默地听林氏说完,就低声道:“我知道了。”
说完,抬脚进了正院,自去洗漱安置了。
添妆是在出嫁日前两天,添妆隔日,发嫁送嫁妆,十里红妆送到婆家,晒嫁妆之后,还要安嫁妆,主要是把娘家陪送的家具、寝具帘幔帐子诸物,布置铺陈到婚房之中。再隔天,就是婚礼的正日子,男方亲迎,女方出阁……
宋玥既然和黄氏约好了,添妆这天就在路口会合了,一起往谷家去。
谷家百年大族,这次出阁的小十四虽说是庶出女,却是这一辈年纪最小的,王家也是诗书传家,祖辈出了两个举人,父辈出了一个进士一个举人,谷氏要嫁的女婿是举人老爷的长子王三郎。这位王三郎读书极好,已经取得了秀才功名,准备成婚后,明年就下场秋闱,据说,一个举人是稳的。
而这位王三郎的大哥已经中了进士,并授了外任,在两淮路一个中县县令;二哥已经中了举人,隔年就要进京敷春闱……若是王三郎明年中了举人,到时候可以和二哥一起进京……这种家风严谨、子弟争气,眼瞅着一代比一代兴旺的人家,没有人会轻慢,何况是百年世家的谷家?
宋玥和黄氏一起看着摆开来供人参观的一抬抬嫁妆,就听黄氏低低地感叹:“这两块土坯就是两个庄子,还有一座宅子,三个铺子……啧啧,别的不说,就这些也了不得了。”
宋玥看着一块块裹了红绸的土坯、青砖,心里暗暗盘算,人家只是个庶出闺女就陪送这么些,他们家小秋喜将来出嫁,怎么也不能少于这些吧?看来,她还要努力挣钱才行啊。
不来参加这趟添妆,她还觉得自家日子过得不错了,吃的好喝的好,有铺子有庄子,这一比才发现,差得还是太远了!
添妆之后,看了晒嫁妆也就回来了,谷家二太太忙得脚不连地,只在她们进门时迎了迎,寒暄两句,就被婆子们拘走了。临行前,就是谷家五太太送她们出来,谷二太太忙得根本没见影儿。
隔一天,谷家嫁女的正日子,宋玥和黄氏照例约好了一道过去。
这一天,秋喜和曲瓶儿都放了假,却因为曲瓶儿身在孝中,不能参加婚礼,于是临时加了个小郊游的计划。
一大早,周氏就带着三个孩子由江冬生韩戚风护卫着,一路出城往清风观过去。
黄氏倒是带了大姑娘文瑜,先到江家会合了宋玥,然后,一同往谷家去。
她们到的不算早,但也不算太晚的。由谷家二太太亲自迎了进去,先去看了装扮好,准备待嫁的新娘子。却见新娘子一身厚重的嫁衣,满头珠翠,刚满十七岁,还略显稚气的脸上,羞涩有之、喜悦有之,更多的则是紧张和对未来生活的忐忑。
跟着黄氏夸赞了一回,宋玥就从新娘房间里退出来,寻了个相对安静的地方坐着。
这样的小姑娘,哪怕是庶女,
两个姑娘一听说不能去参加婚礼、不能去打女婿,仿佛霜打的茄子,一下子蔫了。即便宋玥说了带她们出城去赏红叶,也没能让两个小丫头高兴多少,闷闷不乐地告辞,一起回秋喜的房间里写字做功课去了。
说起嫁娶,两个小丫头走后,这边屋里仍旧讨论了一回,林氏和徐氏都道嫁女一方确有拦门的风俗,为难女婿、打女婿都是有的。
说起这些嫁娶中的风俗趣事儿,林氏和徐氏都知道不少。林氏的旧主是官宦之家,说的就是催妆诗、麻杆儿缠绵之类;徐氏接触的则是最底层的市井百姓,见识过得就是杈把扫帚齐上阵的打女婿。据说,这些风俗城东城西都不同,城东是未出阁的小姑娘们闹,城西则是娘家嫂子、甚至婶子上阵,小姑娘多脸皮儿薄,不好意思太过了。那些嫂子、婶子们却泼辣地多,据说有的人家嫂子婶子多而泼辣的,能把新郎倌儿打哭了。还有些促狭的,会抹了锅底灰去打,把个装束一新喜气盈盈的新郎倌儿打一个灰头土脸,阿爹阿娘也不认识。
饭后,宋玥照例去西院转一圈。她抬脚出门,林氏半垂着手跟上来,笑着继续说一些迎娶丧葬的风俗、趣事。
去西院转一圈儿回来,宋玥问一声守门的婆子,得知三个孩子都各自回去,她也就准备回正院安置。
林氏跟到正院大门口,宋玥停住脚步,回头问:“嫂子有什么事儿?”虽是问话,语气却是肯定的。
林氏脸上的笑微微一僵,随即垂首曲膝,低声道:“是后角门院子里那位姑娘,她说想见见太太。”
宋玥微微拧眉看过去,林氏刚刚曲膝福礼起身,迎上宋玥的目光,又连忙垂下头去:“那位姑娘这些日子都安静地很,自从病好了,洗衣、洒扫都是亲力亲为,并不需婆子伺候,连院子里的花草都渐渐上手打理起来……今儿,太太在园子里待客,婢子怕她不知道,万一出来冲撞了,就过去叮嘱一句……她就说想见一见太太。”
宋玥已经转回头来,默默地听林氏说完,就低声道:“我知道了。”
说完,抬脚进了正院,自去洗漱安置了。
添妆是在出嫁日前两天,添妆隔日,发嫁送嫁妆,十里红妆送到婆家,晒嫁妆之后,还要安嫁妆,主要是把娘家陪送的家具、寝具帘幔帐子诸物,布置铺陈到婚房之中。再隔天,就是婚礼的正日子,男方亲迎,女方出阁……
宋玥既然和黄氏约好了,添妆这天就在路口会合了,一起往谷家去。
谷家百年大族,这次出阁的小十四虽说是庶出女,却是这一辈年纪最小的,王家也是诗书传家,祖辈出了两个举人,父辈出了一个进士一个举人,谷氏要嫁的女婿是举人老爷的长子王三郎。这位王三郎读书极好,已经取得了秀才功名,准备成婚后,明年就下场秋闱,据说,一个举人是稳的。
而这位王三郎的大哥已经中了进士,并授了外任,在两淮路一个中县县令;二哥已经中了举人,隔年就要进京敷春闱……若是王三郎明年中了举人,到时候可以和二哥一起进京……这种家风严谨、子弟争气,眼瞅着一代比一代兴旺的人家,没有人会轻慢,何况是百年世家的谷家?
宋玥和黄氏一起看着摆开来供人参观的一抬抬嫁妆,就听黄氏低低地感叹:“这两块土坯就是两个庄子,还有一座宅子,三个铺子……啧啧,别的不说,就这些也了不得了。”
宋玥看着一块块裹了红绸的土坯、青砖,心里暗暗盘算,人家只是个庶出闺女就陪送这么些,他们家小秋喜将来出嫁,怎么也不能少于这些吧?看来,她还要努力挣钱才行啊。
不来参加这趟添妆,她还觉得自家日子过得不错了,吃的好喝的好,有铺子有庄子,这一比才发现,差得还是太远了!
添妆之后,看了晒嫁妆也就回来了,谷家二太太忙得脚不连地,只在她们进门时迎了迎,寒暄两句,就被婆子们拘走了。临行前,就是谷家五太太送她们出来,谷二太太忙得根本没见影儿。
隔一天,谷家嫁女的正日子,宋玥和黄氏照例约好了一道过去。
这一天,秋喜和曲瓶儿都放了假,却因为曲瓶儿身在孝中,不能参加婚礼,于是临时加了个小郊游的计划。
一大早,周氏就带着三个孩子由江冬生韩戚风护卫着,一路出城往清风观过去。
黄氏倒是带了大姑娘文瑜,先到江家会合了宋玥,然后,一同往谷家去。
她们到的不算早,但也不算太晚的。由谷家二太太亲自迎了进去,先去看了装扮好,准备待嫁的新娘子。却见新娘子一身厚重的嫁衣,满头珠翠,刚满十七岁,还略显稚气的脸上,羞涩有之、喜悦有之,更多的则是紧张和对未来生活的忐忑。
跟着黄氏夸赞了一回,宋玥就从新娘房间里退出来,寻了个相对安静的地方坐着。
这样的小姑娘,哪怕是庶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