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个时候,建房子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木结构。

    木结构的房屋建造不受季节限制,春夏秋冬都能施工,而且,木质结构还具有冬暖夏凉,结实耐用的特点。

    但是,宋玥更推崇砖木结构,墙体都用青砖,只是房梁和内部装修用木材。如此,年前就没办法动工。

    所以,她也没让人去催促刘家搬走。

    但是,刘家人却很自觉,房子过户,只隔了两天,就在西南角的小巷子里租了个小院子,一家老少十几口人搬了过去。

    宋玥得知之后,也没多说什么,立刻让江冬生联系牛把式寻匠人,把刘家那栋旧楼拆了。

    冬天不能建房,拆房子却是可以的。

    同时,去砖窑买砖买瓦,还要买木材、砂石、泥灰种种材料,年前把料备齐了,年后出了正月,土地解冻,就能动工建房了。

    忙忙活活过了腊八,张铜匠早早封了炉,收拾屋子,把一转眼就是小年。

    一大早祭了灶,周老太太一手一个牵着两个孙子,宋玥带着秋喜跟在身后,一起回到荣煕堂。

    曲瓶儿已经到了,正在看房间里摆着的一盆寒兰。

    见众人回来,连忙迎上来见礼。

    周老太太撒了安哥儿和宁哥儿,让丫头婆子带着两人下去换衣裳,洗手洗脸,她自己笑着让曲瓶儿不必多礼,一边将斗篷交给青禾,抬腿进了里屋。

    这几年,生活安逸,吃得好,住的舒服,有人伺候着,又有徐郎中和陈御医按时请平安脉,开方子食疗或者外用调养着,她之前的老寒腿彻底好了,虽然过了五十,却比四十多岁的时候还硬朗,腿脚也利落,腰板儿笔直,走路带风的。

    宋玥跟着秋喜去了西间,曲瓶儿就自己跟进了东里间,很是殷勤地伺候着周氏洗了手,又接了丫头上的茶,捧到周老太太手里。

    周老太太坐在暖炕上,笑呵呵看她:“恁且坐着,有青禾她们呢。”

    曲瓶儿笑地温婉:“孝敬阿奶,本就是瓶儿应该做的。”

    周老太太笑着点点头,垂眼喝茶。

    旁边几个丫头偷偷看着,却各自传递着眼色。

    这位曲姑娘到将军府也有三年了,第一年病了一个冬天,连晨昏定省都没有的。第二年倒是不再病着了,却也只是跟在自家姑娘身后,什么都淡淡的。今年,倒是突然勤快起来,晨昏定省一天不落不说,还对老太太各种……呃,曲家姑娘称之为‘孝顺’。

    只不过,几个在老太太身边伺候的都知道,老太太只是脾气好,不爱与她计较罢了,其实,都不怎么爱和她说话。

    宋玥和三个孩子洗梳了、换了衣裳回来,周老太太恰好喝完一杯茶。

    叫人摆了早饭上来,周老太太端起碗,吃了一口问:“寒哥儿可有信过来?”

    连续三年,江寒都能在年前回来,去年虽然没能在家里过年,却也提前回来住了十多天。

    这眼瞅着都小年了,还没见儿子回来,老太太惦记上了。

    宋玥俩连忙笑道:“半个月前来了一封信,信上说了,尽量赶回来过年。”

    周老太太听着脸色略好了些,点点头,却又忍不住叹气:“虽说这两年形势好了,还建了府衙,但那边儿毕竟是边关,半点儿也含糊不得呀!”

    宋玥就笑:“这一年里,北边十三卫可没少动作,关外那些盘踞多年的匪患都清理了干净,又鼓励开荒……戚风兄弟说,别说开平,宣城向北三百里都建起了庄子呢。”

    就像宋玥布置的一样,但凡敢去关外开荒建庄子的人家,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最起码也会把庄子周边建一圈郭墙,塔楼、壕沟这些也是必备的。

    这些庄子建立起来,首先是可以自保,其次,还能为北边的十三卫,如今的边境府县做一道屏障,万一有北戎人侵袭扰边,也毫无遮拦,长驱直入。

    “宣城北边三百里呀,那可是真够远的了……”周老太太感叹着,脸色更缓。

    边境安宁,没有战事,她的儿子才能平安,她也能够盼着儿子归家过年。

    宁哥儿歪着脑袋看看阿娘,又看看阿奶,眨巴着眼睛问:“寒哥儿是谁呀?又是一个小弟弟吗?”

    话音未落,屋子里已经笑成一片。

    腊月廿四、廿五、廿六、廿七……

    随着立年一天近似一天,周老太太脸上的笑就一天比一天少。

    腊月廿七这天晚饭时,老太太叹气道:“看来,寒哥儿是回不来了。恁铺排吧,别打他的谱儿了。”

    正说着,屋外一阵有力的脚步声传进来,然后,是一叠连声的丫头婆子的通报声:“将军回来了!”

    “将军回来了。”

    周老太太心情不好影响了胃口,晚饭就吃的没滋没味,食不知味地吃了点儿之后,端着一只小汤碗慢慢喝着。

    猛地听到外边通传进来的声音,手中的碗一晃,连汤带碗落在身上。旁边伺候的青禾抢上前将碗拿开,又连忙拿了帕子给她擦衣襟子上的汤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