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欺君之罪(1/2)
李成贵?吴子江?
听到后者熟悉的名字,李天不由得挑了挑眉,微眯着双眼语气平常道:
“再探。”
“老奴遵命。”
拱手一诺,东厂提督黄严随即告退而去。
手中摩挲着光滑的朱笔笔杆,李天盯着右手边的红烛火苗,嘴角一抿,哼哼笑出了声:
“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其实下午内阁阁议的时候,他便已经发现了不对劲。
倒不是为何只有杨士奇收到密信,而是他说要提调清平侯吴海望卷宗时,黄准突如其来的紧张。
黄准反常的情绪变化,李天还是很重视的。
毕竟黄准是支持变法革新的第一位阁老,其所负责的户改局,也是朝中唯一一股茁壮成长的变革派势力。
待李天找来黄严一问,这才知道,原来吴海望和黄准还有一段牵连极深的渊源。
这所谓的渊源发生在十年前,也就是朱棣还在世的永乐十二年。
黄准因被朱高煦陷害,落了个锒铛入狱,就在要被人运作着处死的时候,清平侯吴海望站了出来。
用自己在朝中的威望,硬生生拖了三年。恰恰是因为这三年,黄准最终等到了朱棣回心转意的时候。
不但被释放出狱,还于永乐十五年当年,得以官复原职。
第一次得知黄准和吴海望的这段渊源时,说实话李天很是意外。
毕竟黄准和吴海望二人素不相识,且文武有别,而且按理说,吴海望根本没有替黄准出头的理由。
武将给文臣作保,这比老母猪上树还要稀奇一些。
但李天从黄严口中得知吴海望挺身而出的理由后,却是有些哭笑不得。
原来吴海望和黄准是同年同月生人,吴海望不知找了哪个半仙算了一卦,得出黄准是他贵人,黄准若是死了,他的气运也会受到影响。
当然,这还不是最有趣的事情。
最有趣的是黄严很快便发现吴海望之子吴子江,与保定侯孟贤英的关系不凡。
在简略请示过李天后,黄严马上便命东厂派出三个轻功高手,一步不离的跟着吴子江。
然后,一件足以捅破天的大事,便自然而然的递到了李天御案上。
那便是杨士奇的二儿子杨道,在四川保宁府剑州搞茶马走私,今年不到九个月的时间,便与西北番部交易了三十余万斤茶叶。
对于这件事,李天的震惊可想而知。
朝廷一共在西宁,洮州,河州设了三个对外贸易的茶马司,这三个茶马司一年的贸易总额加在一起,也不过五十万斤罢了。
也就说杨士奇的儿子一人,便能顶一个半的茶马司。
但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李天第一反应并不是愤怒,而是对杨士奇在阁议上的种种异常豁然开朗。
怪不得自己问杨士奇是谁的时候,杨士奇一直面露挣扎之色;怪不得黄准一提议把孟贤英外放出京时,杨士奇便马上表示赞同。
原来是孟贤英掌握了杨道走私茶马的证据,才让杨士奇那般投鼠忌器。
不过杨士奇的忠心耿耿,却在这件事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现,拼着自己的儿子掉脑袋,都没瞒着他,这点让李天很是欣慰。
所以李天也愿意给杨士奇一些时间处理,不至于打开天窗说亮话,君臣上下都尴尬。
暗暗琢磨了好半晌,李天诙谐一笑,回过神来,转而看向江保道:
“派个人去催催保定侯孟贤英,让他给朕马上滚蛋。”
黄严每一次来禀报,都没避着江保,江保也知发生了何事,闻言拱手一诺,转身便出去安排。
转眼望向窗外,李天砸了咂嘴,只见夕阳已全部没入西山,残留的晚霞只剩下了一点毛边,倔强的挂在天边不肯离去。
摸着微瘪的肚子,李天突然觉得有些饿了,抿了口茶道:
“江保,让御膳监传晚膳吧。”
江保就在外面交代太监如何办差,闻声扯着嗓子赶忙应了一声,然后又招手喊过来一名小太监。
御膳监晚膳传的很快,李天等了一刻不到,便见御膳监总管包述领头呈着菜案来了。
不一会儿,偌大的八仙圆桌便摆满了美味佳肴,嗅着馋人的菜香,李天只觉得口水跟不要钱的似的往嗓子眼里流,抄起银筷便往嘴里送食。
“江保,朕一个人吃不完这么多,你过来帮朕一起吃。”
“好嘞陛下。”
太监与朝臣就这点不同,身为皇帝的近侍家奴,江保从不在李天表面整什么三推五让,向来是皇上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从隔壁的值班房中取来碗筷,江保抿了抿嘴,小心坐在李天身旁,专挑李天吃两口就不再下筷子的菜肴品尝。
呼噜噜喝下一大口虾仁豆腐羹,李天打了个饱嗝,随口道:
“江保,明个儿你去太医院看看王福,他要是没毛病,让他赶紧出宫办钱庄去。”
听到后者熟悉的名字,李天不由得挑了挑眉,微眯着双眼语气平常道:
“再探。”
“老奴遵命。”
拱手一诺,东厂提督黄严随即告退而去。
手中摩挲着光滑的朱笔笔杆,李天盯着右手边的红烛火苗,嘴角一抿,哼哼笑出了声:
“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其实下午内阁阁议的时候,他便已经发现了不对劲。
倒不是为何只有杨士奇收到密信,而是他说要提调清平侯吴海望卷宗时,黄准突如其来的紧张。
黄准反常的情绪变化,李天还是很重视的。
毕竟黄准是支持变法革新的第一位阁老,其所负责的户改局,也是朝中唯一一股茁壮成长的变革派势力。
待李天找来黄严一问,这才知道,原来吴海望和黄准还有一段牵连极深的渊源。
这所谓的渊源发生在十年前,也就是朱棣还在世的永乐十二年。
黄准因被朱高煦陷害,落了个锒铛入狱,就在要被人运作着处死的时候,清平侯吴海望站了出来。
用自己在朝中的威望,硬生生拖了三年。恰恰是因为这三年,黄准最终等到了朱棣回心转意的时候。
不但被释放出狱,还于永乐十五年当年,得以官复原职。
第一次得知黄准和吴海望的这段渊源时,说实话李天很是意外。
毕竟黄准和吴海望二人素不相识,且文武有别,而且按理说,吴海望根本没有替黄准出头的理由。
武将给文臣作保,这比老母猪上树还要稀奇一些。
但李天从黄严口中得知吴海望挺身而出的理由后,却是有些哭笑不得。
原来吴海望和黄准是同年同月生人,吴海望不知找了哪个半仙算了一卦,得出黄准是他贵人,黄准若是死了,他的气运也会受到影响。
当然,这还不是最有趣的事情。
最有趣的是黄严很快便发现吴海望之子吴子江,与保定侯孟贤英的关系不凡。
在简略请示过李天后,黄严马上便命东厂派出三个轻功高手,一步不离的跟着吴子江。
然后,一件足以捅破天的大事,便自然而然的递到了李天御案上。
那便是杨士奇的二儿子杨道,在四川保宁府剑州搞茶马走私,今年不到九个月的时间,便与西北番部交易了三十余万斤茶叶。
对于这件事,李天的震惊可想而知。
朝廷一共在西宁,洮州,河州设了三个对外贸易的茶马司,这三个茶马司一年的贸易总额加在一起,也不过五十万斤罢了。
也就说杨士奇的儿子一人,便能顶一个半的茶马司。
但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李天第一反应并不是愤怒,而是对杨士奇在阁议上的种种异常豁然开朗。
怪不得自己问杨士奇是谁的时候,杨士奇一直面露挣扎之色;怪不得黄准一提议把孟贤英外放出京时,杨士奇便马上表示赞同。
原来是孟贤英掌握了杨道走私茶马的证据,才让杨士奇那般投鼠忌器。
不过杨士奇的忠心耿耿,却在这件事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现,拼着自己的儿子掉脑袋,都没瞒着他,这点让李天很是欣慰。
所以李天也愿意给杨士奇一些时间处理,不至于打开天窗说亮话,君臣上下都尴尬。
暗暗琢磨了好半晌,李天诙谐一笑,回过神来,转而看向江保道:
“派个人去催催保定侯孟贤英,让他给朕马上滚蛋。”
黄严每一次来禀报,都没避着江保,江保也知发生了何事,闻言拱手一诺,转身便出去安排。
转眼望向窗外,李天砸了咂嘴,只见夕阳已全部没入西山,残留的晚霞只剩下了一点毛边,倔强的挂在天边不肯离去。
摸着微瘪的肚子,李天突然觉得有些饿了,抿了口茶道:
“江保,让御膳监传晚膳吧。”
江保就在外面交代太监如何办差,闻声扯着嗓子赶忙应了一声,然后又招手喊过来一名小太监。
御膳监晚膳传的很快,李天等了一刻不到,便见御膳监总管包述领头呈着菜案来了。
不一会儿,偌大的八仙圆桌便摆满了美味佳肴,嗅着馋人的菜香,李天只觉得口水跟不要钱的似的往嗓子眼里流,抄起银筷便往嘴里送食。
“江保,朕一个人吃不完这么多,你过来帮朕一起吃。”
“好嘞陛下。”
太监与朝臣就这点不同,身为皇帝的近侍家奴,江保从不在李天表面整什么三推五让,向来是皇上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从隔壁的值班房中取来碗筷,江保抿了抿嘴,小心坐在李天身旁,专挑李天吃两口就不再下筷子的菜肴品尝。
呼噜噜喝下一大口虾仁豆腐羹,李天打了个饱嗝,随口道:
“江保,明个儿你去太医院看看王福,他要是没毛病,让他赶紧出宫办钱庄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