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国子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后期李天他们又讨论了一下有关学堂选址和教职人员的问题。

    选址问题好解决,只要钱到位,基本上都不是什么问题,加之李天将之定位为国策,所有事情通通都要开绿灯,遇水填水遇山开山,没什么是一道皇命解决不了的。

    有了李天的支持,即便是王府他也能说拆就拆,这个问题很快就敲定了。

    可是有关教职人员的选择可就不太好办了。

    几十个学堂,就算以一个老师教导五十个学生来算,至少也需要两千个饱读诗书的人来充当教师。

    不好好在,明年的二三月份就是会试了,京城中此时聚居着大量来赶考的士子。

    以明朝每次录用三五百进士,而以录取率百分之十左右计算,此时在京城中的士子大约有三五千人。

    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要被淘汰的。

    有人的可能会重新备考,打算来年再战,但大多数人可能就此归乡谋个教书先生或者地方小吏的差事过活。

    这些人经过千军万马的杀到最后,虽然最后被淘汰了,可少说也都是有个秀才举人身份在身的精英人才。

    若是放任他们就这么离去,可是十分浪费人才资源的一种方式。

    若是能将他们全部留在京城聘为教师,既能为大明将来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又能给他们一个暂时栖身之地,让他们有机会参加下一次的会试。

    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估计很多人都会心动。

    最后李天还建议,让国子监的贡生们也都轮流去学堂当客座教习。

    开始杨士奇等人还不怎么同意。

    贡生是什么,那可是大明的储备人才,是国家未来的预备役官员,将来可是要当大官的,怎么能为了皮毛蒜皮的小事,而耽误自己的学业呢。

    但李天对这种陈词滥调非常的反感,当即说到

    “什么叫学以致用,若是他们的一身所学,不能有用武之地,那学来还有什么用。”

    说到激动之下,李天下令道,

    “凡国子监的贡生,若是没有三个月以上的教书育人的经历,不予录用!”

    圣旨一下,可就等于是盖棺定论,不能更改了。

    杨士奇等人面面相觑,都是非常的无语。

    可李天并不认为,自己这道旨意有什么不对。

    国子监的那些学生,大多都是贵族子弟,有的人因为家族的关系,在里面待上两三年可能就有机会得到朝廷的重用了。

    有的则是待了七八年依然没什么作为。

    朝廷还要每年花费大量的钱粮好吃好喝的养着他们,这完全就是浪费行为。

    于是让他们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等待上,还不如让他们发挥下余热,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

    在他看来,在三四年的学习过程中,若是这个人真的有才学,抽出几个月、半年的时间去当老师,根本就不会对他产生多少的影响。

    若是因为耽误这几个月的时间,而没能考上进士,那只能说明,他根本就不是这块料,养着他也是浪费朝廷的粮食。

    其实李天这么做的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此时的国子监不仅有众多的大明学子在其中求学,其中还有不少的来自,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甚至波斯大食等国的来求学的学子。

    除了外国人之外,其中还有不少少数民族的子弟。

    若是能让这些外国学生来充当老师,对增长学生们的见闻,开拓他们的视野可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他们也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中原文化,可谓是一举多得。

    国子监的历史非常悠久,自从晋朝开始,就已经有国子监存在了。

    国子监下属的国子学可谓是一个王朝最高学府了。

    天下的学子们,无不以加入其中为荣。

    这不仅是因为国子学是最高学府,更是因为国子监的长官有直接推举优秀的贡生直接当官的权利。

    而国子学因为教习都是当朝大员充当,作为他们的门生,他们比其他的学子更容易受到朝廷的重要。

    普通的学子一旦进入了国子学就等于给自己的仕途上了一道保险,当官机会可是大了很多。

    若是家中再有钱有势一点,那进入了国子学,就等于直接成了替补官员。

    最开始的时候,国子学还未成气候,在里面求学的学子最多是也不过一两百人。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到了明朝,南京国子监的监生,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足有八九千人。

    而朝廷每三年才录用三五百人入朝为官,这样庞大的基数,对比这几百人录用名额,就显得十分的臃肿了。

    此时的国子学早就名不副实了,失去了它刚刚建立之时的应有的作用。

    虽然依然是明朝的最高学府。

    可这样一个庞大的有些臃肿的机构,是根本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的。

    这也是李天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