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无理由地笑(2/3)
看这里有什么光能照亮你。至于《塔索》,却远为接近一般人情,它在形式上很鲜明,也较易于了解。“h先生说,“可是在德国,人们认为《塔索》很难,我告诉人家我在读《塔索》,他们总表示惊讶。“歌德说,“要读《塔索》,主要的一条就是读者已不是一个孩子,而是和上等社会有过交往的。一个青年,如果家庭出身好,常和上层社会中有教养的人来往,养成了一种才智和良好的风度仪表,他就不会感到《塔索》难。“
话题转到《哀格蒙特》时,歌德说,“我写这部作品是在一七七五年,已是五十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力求忠于史实,想尽量真实。十年之后,我在罗马从报纸上看到,这部作品中所写的关于荷兰革命的一些情景已丝毫不差地再度出现了。我由此看出世界并没有变,而我在《哀格蒙特》里的描绘是有一些生命的。“
经过这些谈话,看戏的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就站起来,歌德很和善地让我们走了。
诗13:29:12
“你快来学校了吧?”
诗13:31:47
“还有一点关于《浮士德》的,你也看看吧,可以借鉴。下次把这本给你看。”
诗13:33:29
“好像又不好。”
诗13:33:55
“还是给你看《维特》的吧。”
诗13:35:01
歌德说,“……我在读《拿破仑征埃及记》,这是天天随从他的布里安布里安bourrienne,法国传记作家,写过从拿破仑执政到复辟时期的《回忆录》十卷,一八二八至一八三〇年出版。写的……可以看出,拿破仑之所以进行这次远征,是因为这段时期他在法国没有什么能使自己成为统治者的事可干。他起初还拿不定主意,曾到大西洋法国海港检阅军舰,看看可不可以去征英格兰。他看出这不行,于是决定去征埃及。“
我说,“我感到惊赞的是拿破仑当时那样年轻,却能那样轻易地。稳当地在世界大事中扮演要角,仿佛他早有多年实践经验似的。“
歌德说,“亲爱的孩子,那是伟大能人的天生资禀。拿破仑摆布世界,就象洪默尔洪默尔hummel,德国音乐家,莫扎特的徒弟,魏玛宫廷乐队指挥。摆布他的钢琴一样。这两人的成就都使我们惊奇,我们不懂其中奥妙,可是事实摆在眼前,确实如此。拿破仑尤其伟大,因为他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样。无论在战役前还是在战役中,也无论是战胜还是战败,他都一样坚定地站着,对于他要做的事既能看得很清楚,又能当机立断。在任何时候他都胸有成竹,应付裕如,就象洪默尔那样,无论演奏的是慢板还是快板,是低调还是高调。凡是真正的才能都显出这种伶巧,无论在和平时期的艺术中还是在军事艺术中,无论是面对钢琴还是站在大炮后面。“
……
歌德接着很高兴地说,“可是你得向我致敬。拿破仑在行军时携带的书籍中有什么书?有我的《少年维特》!“
我说,“从他在埃尔富特那次接见中可以看出,他对《少年维特》是仔细研究过的。“
歌德说,“他就象刑事法官研究证据那样仔细研究过。他和我谈到《少年维特》时也显出这种认真精神。布里安在他的著作里把拿破仑带到埃及的书开列了一个目录,其中就有《少年维特》。这个目录有一点值得注意,所带的书用不同的标签分了类。例如在政治类里有《旧约》。《新约》和《古兰经》,由此可知拿破仑是怎样看待宗教的。“
诗13:35:25
“这是一点点他说道的,对维特的重视。”
诗13:35:59
“还是给你看看《浮士德》的简介吧。
我最近在读。”
诗13:36:09
“《浮士德》是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浮士德》faust是歌德的代表作,是他毕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浮士德》的构思和写作,贯串了歌德的一生,1768年开始创作,直到1832年——前后一共64年,即歌德逝世前一年才最后完成。
《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糅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诗13:36:22
“我还在看第二遍。
第一遍没太看明白。”
诗13:36:
话题转到《哀格蒙特》时,歌德说,“我写这部作品是在一七七五年,已是五十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力求忠于史实,想尽量真实。十年之后,我在罗马从报纸上看到,这部作品中所写的关于荷兰革命的一些情景已丝毫不差地再度出现了。我由此看出世界并没有变,而我在《哀格蒙特》里的描绘是有一些生命的。“
经过这些谈话,看戏的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就站起来,歌德很和善地让我们走了。
诗13:29:12
“你快来学校了吧?”
诗13:31:47
“还有一点关于《浮士德》的,你也看看吧,可以借鉴。下次把这本给你看。”
诗13:33:29
“好像又不好。”
诗13:33:55
“还是给你看《维特》的吧。”
诗13:35:01
歌德说,“……我在读《拿破仑征埃及记》,这是天天随从他的布里安布里安bourrienne,法国传记作家,写过从拿破仑执政到复辟时期的《回忆录》十卷,一八二八至一八三〇年出版。写的……可以看出,拿破仑之所以进行这次远征,是因为这段时期他在法国没有什么能使自己成为统治者的事可干。他起初还拿不定主意,曾到大西洋法国海港检阅军舰,看看可不可以去征英格兰。他看出这不行,于是决定去征埃及。“
我说,“我感到惊赞的是拿破仑当时那样年轻,却能那样轻易地。稳当地在世界大事中扮演要角,仿佛他早有多年实践经验似的。“
歌德说,“亲爱的孩子,那是伟大能人的天生资禀。拿破仑摆布世界,就象洪默尔洪默尔hummel,德国音乐家,莫扎特的徒弟,魏玛宫廷乐队指挥。摆布他的钢琴一样。这两人的成就都使我们惊奇,我们不懂其中奥妙,可是事实摆在眼前,确实如此。拿破仑尤其伟大,因为他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样。无论在战役前还是在战役中,也无论是战胜还是战败,他都一样坚定地站着,对于他要做的事既能看得很清楚,又能当机立断。在任何时候他都胸有成竹,应付裕如,就象洪默尔那样,无论演奏的是慢板还是快板,是低调还是高调。凡是真正的才能都显出这种伶巧,无论在和平时期的艺术中还是在军事艺术中,无论是面对钢琴还是站在大炮后面。“
……
歌德接着很高兴地说,“可是你得向我致敬。拿破仑在行军时携带的书籍中有什么书?有我的《少年维特》!“
我说,“从他在埃尔富特那次接见中可以看出,他对《少年维特》是仔细研究过的。“
歌德说,“他就象刑事法官研究证据那样仔细研究过。他和我谈到《少年维特》时也显出这种认真精神。布里安在他的著作里把拿破仑带到埃及的书开列了一个目录,其中就有《少年维特》。这个目录有一点值得注意,所带的书用不同的标签分了类。例如在政治类里有《旧约》。《新约》和《古兰经》,由此可知拿破仑是怎样看待宗教的。“
诗13:35:25
“这是一点点他说道的,对维特的重视。”
诗13:35:59
“还是给你看看《浮士德》的简介吧。
我最近在读。”
诗13:36:09
“《浮士德》是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浮士德》faust是歌德的代表作,是他毕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浮士德》的构思和写作,贯串了歌德的一生,1768年开始创作,直到1832年——前后一共64年,即歌德逝世前一年才最后完成。
《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糅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诗13:36:22
“我还在看第二遍。
第一遍没太看明白。”
诗13:36: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