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浮士德》的善恶冲突论之三(1/3)
的存在,有着“黑暗的冲动”,于是向善性与恶魔性在人的心灵之中展开了激烈的摩擦、冲突和斗争。浮士德说:“在我的心中啊,盘踞着两种精神,这一个想和那一个离分!一个沉溺在强烈的爱欲当中,以固执的官能贴紧凡尘;一个则强要脱离尘世,飞向崇高的先人的灵境”。这两种精神,一个指向尘世,满足于官能的享受,一个则从不知道满足,一次又一次地摆脱尘世生活的羁绊,追求真理,永无止境地指向未来。这两种精神的冲突,支配着浮士德的自强不息的一生。
有人把歌德对人的这种向善性的肯定,等同于“性本善”的思想,这是一种误解。历史上,东西方主要是东方曾出现过不少“性本善”论者。他们认为人从本性来说是“白璧无瑕”的,“人之初,性本善”;是后天的影响破坏了他的善,甚至使他走向恶。而歌德首先承认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人具有动物性,有恶的一面,但是人又具有向善性.自强不息地追求善,善与恶在人的身上展开冲突,最后善能够取得胜利,使人逐步摆脱恶而走向善。前者把人性的善看作是天生的,是静态的,歌德则把人性看作是动态的,是发展着的,向善的;前者主张避世,以保持其善不受玷污,歌德则主张入世,主张在收造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追求善;前者认为人能排斥后天的影响,成为至善之人。成为圣贤,因而号召人人向圣贤学习,以“礼”约束自己,修身养性,时时处处谨慎小心,最后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位列圣贤,因而不能容忍人有“恶”念,有“恶”行,人必须是“完人”;歌德则认为人处于追求善的过程之中,有“恶念恶行”是可以理解的,只要自强不息地去追求善就可以得救,人不是“完人”,也不可能成为“完人”。所以歌德不是“性本善”论者,与之有着实质性的区别。但是歌德对人存在恶魔性”的肯定,也决非是与“性本恶”论者同列。“性本恶”论者或对人性的恶持肯定态度,或是对人性的发展持悲观态度,认识不到人对恶的逐步扬弃,认识不到人对善的不倦的追求,认识不到人性的发展进化,这与歌德显然是大相径庭的。歌德以人自身内在的向善性与恶魔性的冲突来看待人性的发展,把人的生命存在看作一个复杂而又生机勃勃的过程,表现出他对人性存在的伟大宽容和对人性发展的坚强信念。这是歌德从善恶冲突的世界观出发,对人类进化、人性发展所持的独特观点,也是他的世界观在人生价值观上的具体表现。
天帝与魔鬼、魔鬼与浮士德、浮士德自身的向善性与恶魔性,善与恶的这三重冲突,一重比一重具体,一重比--重丰富;前者决定后者,后者体现着包容着前者。它们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联为一体,成为歌德独特、系统而又充满活力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在人类的思想史和文学史上闪耀着不朽的光辉。
歌德这一思想显然受到基督教世界观的影响。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构筑了一个善恶对立的世界。光明、真理、幸福、爱,一切的善都在天堂,而地狱则充满黑暗、痛苦和罪恶,是万恶之源,亦是万恶之归宿;处于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则是人世,它距离地狱更近一步。因为人类自从受邪恶的引诱偷吃禁果被赶出伊甸园之后,愈来愈陷入罪恶的泥坑,上帝就曾因不忍再看人世的罪恶横流要毁灭他亲手创造的人类,幸而还有挪亚为他所垂爱,人类才得以重新繁衍下来。为了救赎人类的罪恶,基督降临人世,走向十字架,以身献祭,人类才有了一座通向大堂的桥梁。那些信仰上帝、赞美基督、能够摆脱“恶”的引诱、“清心寡欲”的人,就可以得救,灵魂就可以超脱尘世的罪恶,升入天堂,与善同在;否则就会永坠地狱,与黑暗同在,忍受因自身的罪恶而应得的惩罚。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基督教思想对歌德有着多么大的影响。首先,基督教神学确立了一个天堂至善与地狱至恶对立并把人世夹在中间的世界、而歌德也确立了一个“天帝“至善与靡菲斯特至恶相对立并以凡人浮上德为中间冲突点的构架,作为作品的基本结构,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一望而知。其次,基督教关于人的生存和人生出路的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歌德。洪水之后,上帝又让人类繁衍,祝福人类并与人类订约,这多少表现了上帝的悔改之意,表现了上帝对人类存在罪恶的一种默认和他对人类的希望;人世不可能是清平善界,但是人应该追求善;基督的出现,更为人类的得救架起一座通向天国的桥梁。指出人生的罪恶又给人生以希望。歌德的人生观从这里所受到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基督教强调以信仰求救赎,这种人生追求是一种纯粹的精神追求。它强调生命的意义完全在于灵魂因而彻底抛弃肉体;它视人的世俗欲望为邪恶,要人们在内心建立起对上帝、对天国的坚定信仰,以抵制魔鬼的引诱。然而,生命只要存在,就离不开吃与喝,人类要繁衍,就离不开性生活,因而人类的这些基本欲求——物欲与**都是不可能完全弃绝的。“魔鬼”的诱惑是不可抗拒的,因为“魔鬼”就在人们体内,就在人们自己的灵魂和肉体之中,每一个生命个体,每一一个洋溢着生命活力的个体,就是一个“魔鬼”
有人把歌德对人的这种向善性的肯定,等同于“性本善”的思想,这是一种误解。历史上,东西方主要是东方曾出现过不少“性本善”论者。他们认为人从本性来说是“白璧无瑕”的,“人之初,性本善”;是后天的影响破坏了他的善,甚至使他走向恶。而歌德首先承认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人具有动物性,有恶的一面,但是人又具有向善性.自强不息地追求善,善与恶在人的身上展开冲突,最后善能够取得胜利,使人逐步摆脱恶而走向善。前者把人性的善看作是天生的,是静态的,歌德则把人性看作是动态的,是发展着的,向善的;前者主张避世,以保持其善不受玷污,歌德则主张入世,主张在收造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追求善;前者认为人能排斥后天的影响,成为至善之人。成为圣贤,因而号召人人向圣贤学习,以“礼”约束自己,修身养性,时时处处谨慎小心,最后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位列圣贤,因而不能容忍人有“恶”念,有“恶”行,人必须是“完人”;歌德则认为人处于追求善的过程之中,有“恶念恶行”是可以理解的,只要自强不息地去追求善就可以得救,人不是“完人”,也不可能成为“完人”。所以歌德不是“性本善”论者,与之有着实质性的区别。但是歌德对人存在恶魔性”的肯定,也决非是与“性本恶”论者同列。“性本恶”论者或对人性的恶持肯定态度,或是对人性的发展持悲观态度,认识不到人对恶的逐步扬弃,认识不到人对善的不倦的追求,认识不到人性的发展进化,这与歌德显然是大相径庭的。歌德以人自身内在的向善性与恶魔性的冲突来看待人性的发展,把人的生命存在看作一个复杂而又生机勃勃的过程,表现出他对人性存在的伟大宽容和对人性发展的坚强信念。这是歌德从善恶冲突的世界观出发,对人类进化、人性发展所持的独特观点,也是他的世界观在人生价值观上的具体表现。
天帝与魔鬼、魔鬼与浮士德、浮士德自身的向善性与恶魔性,善与恶的这三重冲突,一重比一重具体,一重比--重丰富;前者决定后者,后者体现着包容着前者。它们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联为一体,成为歌德独特、系统而又充满活力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在人类的思想史和文学史上闪耀着不朽的光辉。
歌德这一思想显然受到基督教世界观的影响。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构筑了一个善恶对立的世界。光明、真理、幸福、爱,一切的善都在天堂,而地狱则充满黑暗、痛苦和罪恶,是万恶之源,亦是万恶之归宿;处于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则是人世,它距离地狱更近一步。因为人类自从受邪恶的引诱偷吃禁果被赶出伊甸园之后,愈来愈陷入罪恶的泥坑,上帝就曾因不忍再看人世的罪恶横流要毁灭他亲手创造的人类,幸而还有挪亚为他所垂爱,人类才得以重新繁衍下来。为了救赎人类的罪恶,基督降临人世,走向十字架,以身献祭,人类才有了一座通向大堂的桥梁。那些信仰上帝、赞美基督、能够摆脱“恶”的引诱、“清心寡欲”的人,就可以得救,灵魂就可以超脱尘世的罪恶,升入天堂,与善同在;否则就会永坠地狱,与黑暗同在,忍受因自身的罪恶而应得的惩罚。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基督教思想对歌德有着多么大的影响。首先,基督教神学确立了一个天堂至善与地狱至恶对立并把人世夹在中间的世界、而歌德也确立了一个“天帝“至善与靡菲斯特至恶相对立并以凡人浮上德为中间冲突点的构架,作为作品的基本结构,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一望而知。其次,基督教关于人的生存和人生出路的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歌德。洪水之后,上帝又让人类繁衍,祝福人类并与人类订约,这多少表现了上帝的悔改之意,表现了上帝对人类存在罪恶的一种默认和他对人类的希望;人世不可能是清平善界,但是人应该追求善;基督的出现,更为人类的得救架起一座通向天国的桥梁。指出人生的罪恶又给人生以希望。歌德的人生观从这里所受到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基督教强调以信仰求救赎,这种人生追求是一种纯粹的精神追求。它强调生命的意义完全在于灵魂因而彻底抛弃肉体;它视人的世俗欲望为邪恶,要人们在内心建立起对上帝、对天国的坚定信仰,以抵制魔鬼的引诱。然而,生命只要存在,就离不开吃与喝,人类要繁衍,就离不开性生活,因而人类的这些基本欲求——物欲与**都是不可能完全弃绝的。“魔鬼”的诱惑是不可抗拒的,因为“魔鬼”就在人们体内,就在人们自己的灵魂和肉体之中,每一个生命个体,每一一个洋溢着生命活力的个体,就是一个“魔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