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小镇(1/2)
青山镇镇如其名,四周尽是苍翠大山,即便在大雪后的冬日,那漫山遍野的白色仍然遮挡不住松柏的阵阵绿意。
镇上单有两条山路自东向西,从南到北斜着穿过小镇。小镇不大却颇具古意,纯用石头垒起的房子随处可见,古朴而典雅,从建筑风格以及石墙上面的青苔、水印推测至少也有百年光阴。
此时的王双宝已不复刚回村时腰缠万贯的有为青年形像,囊中羞涩的他,甚至在派出所里拿不出的二十块钱的身份证工本费,好在有梁小慧应急。
“小慧,等我有了钱一定会还你的。”人穷志短气不壮,王双宝嗫嚅着说道。
“都是小钱,”梁小慧财大气粗的挥挥手,既而又神秘兮兮的附过来,“你知道吗?师傅是个大老板,有许多房产呢……”
“哦。”
王双宝不以为意,他还没有答应拜师,即使拜了师,那些钱财仍然是袁士妙的,与他毫无关系。
“等跟着师傅回了西京,让师傅给你找个好工作,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你的文化底子太薄了,社会经验也匮乏……”
从山村出来的梁小慧像是出了笼子的鸟儿,叽叽喳喳的简直成了话唠。不过她说的话却都在点子上,王双宝的缺点的确如此。
镇子上的古宣纸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随便问了两个人转了三条胡同就看到了那个高高挑起的幌子。
“咦?”梁小慧眉头微蹙。
“怎么了?”
“没什么,进去看看。”
店里只有一个老人在躬身裁剪着宣纸,他头发几乎全白了,长长的眉毛搭在老花镜上,十分专注,以至于有人进来了都没能打断他的动作。
“爷,我们想买纸……”王双宝尽量压低声音,生怕打断了对方。
一向嘴甜又活泼的梁小慧却出乎意料的安静,她四处打量着,似乎在寻找某种东西。
老人终于裁完了最后一刀,这才抬起头细细打量着这对青年男女,并且自然而然的就把目光停留在王双宝的身上。
“买纸做什么用?”老年人问得很奇怪。
两人愕然,袁士妙只是交待要买宣纸,却没说用途。
“宣纸嘛,当然是用来写字的,”梁小慧故作镇静,“难道还要用来画符不成?”
老人微怔,这才看了眼梁小慧,轻轻笑了笑:“纸在你手里,怎么用是你的事。”
“日月浮生外,乾坤大醉间……”梁小慧指着墙上的一幅书法作品,又指了指门口道家风格的布幌,“老人家是修道之人?”
“道在心中,生活即是修道,修道便是人生。”老人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嗯,”王双宝一直被老人盯着看,有点紧张,“小慧,要不你打电话问问?”
“怎么问?”梁小慧不以为然,“就来点店里最好的就行了。”
“如果是用作拓印,这种最好。”老人用手指着台边的一摞纸,意味深长,“尺寸合适,容易着墨。”
“拓印?”
王双宝和梁小慧同时对望,都读出了对方的惊讶。
“是啊,十五年前有个瘦弱的中年人买过这样的宣纸,说是用来拓印碑刻的。”老人顿了顿,说了句更直接的,“你是他的儿子吧。”
“你怎么知道的?”梁小慧十分惊讶,她隐约感到这个老人的道行很深。
“如果是用来练字的,那就用这些吧,上好的半熟宣。”老人拍了拍旁边的一沓纸,避开了这个问题。
梁小慧还想再追问下去,却被王双宝拉住了:
“好,老人家,您帮着包了吧。”
老人年纪大了,干起活来慢吞吞的,梁小慧等不及,就拉着王双宝在宣纸店里到处乱看,希望能再寻出些道家的物什来。
“好了,”老人包好纸后下了逐客令,“你们早点回去吧,今天过节。”
“是呀,”王双宝看看时间,“我们现在往回走,还能赶上午饭。”
“不要,”梁小慧头摇得像波浪鼓,“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在镇上吃,我请客。”
“嗯,前面拐角有家羊肉泡馍店,味道不错。”老人看了看王双宝,又嘱咐一句,“吃完饭早点回去。”
从宣纸店出来,梁小慧一个劲的埋怨,但王双宝是一副安之若素的样子。
果然如宣纸店老人所说,这家羊肉泡馍店很正宗,王双宝吃完之后感觉全身暖烘烘的,很受用。
“老板,您家的泡馍真好吃,”王双宝由衷的赞叹。
“好吃就多来捧场,”泡馍店老板用腰布擦了擦手,笑呵呵的说,“你们是从宣纸店里来的吧,那里的胡大叔经常来我这里吃。”
“胡大叔是不是修道之人?”梁小慧突然插了一句。
“修道之人?”老板略一愣神,“你说道士啊,听说他小时候上山学过,后来赶上十年浩劫,就回来了。”
梁小慧撅着嘴,示威似的瞪着王双宝,一副“我早就知道”的表情。
镇上单有两条山路自东向西,从南到北斜着穿过小镇。小镇不大却颇具古意,纯用石头垒起的房子随处可见,古朴而典雅,从建筑风格以及石墙上面的青苔、水印推测至少也有百年光阴。
此时的王双宝已不复刚回村时腰缠万贯的有为青年形像,囊中羞涩的他,甚至在派出所里拿不出的二十块钱的身份证工本费,好在有梁小慧应急。
“小慧,等我有了钱一定会还你的。”人穷志短气不壮,王双宝嗫嚅着说道。
“都是小钱,”梁小慧财大气粗的挥挥手,既而又神秘兮兮的附过来,“你知道吗?师傅是个大老板,有许多房产呢……”
“哦。”
王双宝不以为意,他还没有答应拜师,即使拜了师,那些钱财仍然是袁士妙的,与他毫无关系。
“等跟着师傅回了西京,让师傅给你找个好工作,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你的文化底子太薄了,社会经验也匮乏……”
从山村出来的梁小慧像是出了笼子的鸟儿,叽叽喳喳的简直成了话唠。不过她说的话却都在点子上,王双宝的缺点的确如此。
镇子上的古宣纸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随便问了两个人转了三条胡同就看到了那个高高挑起的幌子。
“咦?”梁小慧眉头微蹙。
“怎么了?”
“没什么,进去看看。”
店里只有一个老人在躬身裁剪着宣纸,他头发几乎全白了,长长的眉毛搭在老花镜上,十分专注,以至于有人进来了都没能打断他的动作。
“爷,我们想买纸……”王双宝尽量压低声音,生怕打断了对方。
一向嘴甜又活泼的梁小慧却出乎意料的安静,她四处打量着,似乎在寻找某种东西。
老人终于裁完了最后一刀,这才抬起头细细打量着这对青年男女,并且自然而然的就把目光停留在王双宝的身上。
“买纸做什么用?”老年人问得很奇怪。
两人愕然,袁士妙只是交待要买宣纸,却没说用途。
“宣纸嘛,当然是用来写字的,”梁小慧故作镇静,“难道还要用来画符不成?”
老人微怔,这才看了眼梁小慧,轻轻笑了笑:“纸在你手里,怎么用是你的事。”
“日月浮生外,乾坤大醉间……”梁小慧指着墙上的一幅书法作品,又指了指门口道家风格的布幌,“老人家是修道之人?”
“道在心中,生活即是修道,修道便是人生。”老人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嗯,”王双宝一直被老人盯着看,有点紧张,“小慧,要不你打电话问问?”
“怎么问?”梁小慧不以为然,“就来点店里最好的就行了。”
“如果是用作拓印,这种最好。”老人用手指着台边的一摞纸,意味深长,“尺寸合适,容易着墨。”
“拓印?”
王双宝和梁小慧同时对望,都读出了对方的惊讶。
“是啊,十五年前有个瘦弱的中年人买过这样的宣纸,说是用来拓印碑刻的。”老人顿了顿,说了句更直接的,“你是他的儿子吧。”
“你怎么知道的?”梁小慧十分惊讶,她隐约感到这个老人的道行很深。
“如果是用来练字的,那就用这些吧,上好的半熟宣。”老人拍了拍旁边的一沓纸,避开了这个问题。
梁小慧还想再追问下去,却被王双宝拉住了:
“好,老人家,您帮着包了吧。”
老人年纪大了,干起活来慢吞吞的,梁小慧等不及,就拉着王双宝在宣纸店里到处乱看,希望能再寻出些道家的物什来。
“好了,”老人包好纸后下了逐客令,“你们早点回去吧,今天过节。”
“是呀,”王双宝看看时间,“我们现在往回走,还能赶上午饭。”
“不要,”梁小慧头摇得像波浪鼓,“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在镇上吃,我请客。”
“嗯,前面拐角有家羊肉泡馍店,味道不错。”老人看了看王双宝,又嘱咐一句,“吃完饭早点回去。”
从宣纸店出来,梁小慧一个劲的埋怨,但王双宝是一副安之若素的样子。
果然如宣纸店老人所说,这家羊肉泡馍店很正宗,王双宝吃完之后感觉全身暖烘烘的,很受用。
“老板,您家的泡馍真好吃,”王双宝由衷的赞叹。
“好吃就多来捧场,”泡馍店老板用腰布擦了擦手,笑呵呵的说,“你们是从宣纸店里来的吧,那里的胡大叔经常来我这里吃。”
“胡大叔是不是修道之人?”梁小慧突然插了一句。
“修道之人?”老板略一愣神,“你说道士啊,听说他小时候上山学过,后来赶上十年浩劫,就回来了。”
梁小慧撅着嘴,示威似的瞪着王双宝,一副“我早就知道”的表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