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都来买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身为财大教授,张咏将更感兴趣的还是唐宝所称的住宅商品货币化趋势。

    至于唐宝将突然得到的一笔钱全买了房子,张咏将倒不奇怪。全款买房,没有按揭贷款压力,倒不失为资金长期保值增值的一条路子。

    张咏将稍有沉思后,表达了疑虑:“今后几年,房价的确可以看好,目前趋势倒也明显,不过我可没你俩这么乐观。我记得去年央行就提高了贷款利率,应该是96年以来首次加息吧,而且针对楼市的意味明显,宏观调控信号已经出来了。”

    唐宝道:“四哥,五哥,说到加息我倒想起来了,前段时间老黄姜安排我采写一篇重化工投资的封面稿。好几位券商首席都谈到大宗商品已连续两三年牛市,接下来势必会传导到下游行业,然后经济极可能过热,新的加息周期恐怕要来了。”

    张咏将道:“是啊,有色、煤炭、钢铁甚至农产品,这两三年都在涨价,这些人的分析还是有道理的。只是加息之下无牛市,对于楼市和股市来说都一样。”

    唐宝闻言有些想笑,张咏将自己对股市走牛已经有了预判,如今一听加息周期将至,显然又有所犹豫了。

    加息之下无牛市,这的确是投资常识,但也要看哪个阶段。且不说如今加息周期尚未正式开启,2006-2007年a股这一波超级牛市,本质上是由股改行情发动,而后经济大热下上市公司业绩大幅提升,各种因素形成共振的结果。

    大量场外资金蜂拥入市之后,不断合力推高股价,也是有逻辑支撑的。至于最后留下那一地鸡毛,大多都属于后知后觉的散户特别是新股民的。

    前世这几年做财经记者兼新股民,唐宝对2007年央行连续6次加息可谓记忆深刻。他提到新的加息周期,自然是说给陈一山听的。

    房产开发唐宝虽然不懂,也知道房产公司的资金杠杆不低。放在一个开发项目计算,通常也会在三四倍以上。像陈一山这样利用人脉资源做项目的,撬动的资金杠杆恐怕只高不低。

    央行连续加息之后,若是将贷款利率抬高20%左右,房产公司的资金成本就会急剧增加,因为做房产本就是资金密集型模式。

    而且到时候,银行必定会对房产开发投资收缩银根,大批房产公司根本不可能在银行贷到款。开发项目一旦上马,只能去社会上高价融资,甚至找高利贷。

    加息周期之中,购房者势必越来越谨慎,炒房团必定偃旗息鼓。房子不好卖,开发商难以回笼资金,最后必然因资金链崩盘而破产跑路。

    唐宝记得,2009年的4万亿计划出炉前后,华夏地产市场已是“地王”频出。到了2010年,即便涪南这样的小地方,也一夜之间冒出了许多小房产公司,不少人凑到百十万资金也敢开发房产。

    说穿了,这百十万不过是用于打点关系的。这些小公司先拿到地皮,再以土地去银行贷款。至于建筑公司和建材,有的是人赶着来垫资揽活或提供付款账期。

    这些人玩房产的杠杆,可不是正规房产公司那样的三五倍,而是上百倍甚至更多。

    就这样,在4万亿出台背后,华夏各地房产市场大演着空手套白狼的好戏,各种角色齐齐登台亮相,不少人也真赚到了大钱。

    因为4万亿不仅仅是4万亿,各地配套资金加起来还有好几倍。这一投资计划本用于大型基建项目投资以提振经济,但很多资金都不可避免地流入了房地产开发。

    在华夏,水最深的行业莫过于金融,也是政府想管又很难管住的一大行业,因为牵扯到的利益太多也太大了。华夏一直对金融机构有严格的分业经营规定,对外则以外汇管制树起了篱笆,所以全球数次金融大动荡之中,华夏金融市场都未出现过老美次贷危机那种程度的风险。

    但资本始终有逐利本能。资金如水,你的篱笆扎得再密实,也挡不住资金最终流向自己眼中的低洼地带。这几年的房地产,显然便是大批资金眼目中的低洼。

    今晚撸串,陈一山的脑子动得很勤,他事先没想到会跟张咏将和唐宝谈及陈家和他的生意。

    加息周期这四个字落在陈一山耳朵里,让他心里顿时一震,继而哈哈一乐:“沈家和周家今年在我嘴里抢去了三块地皮,看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得了,既然你们都相信加息周期要来了,那我也学四季城清盘,抓紧时间回笼资金得了。四哥,东山在大望路那边的东山公馆还有一批尾房,都是精品,您想不想来两套?我给您清盘价打8折。”

    张咏将道:“买两三套房子搁着也行,你的便宜我可不占,你就按清盘价直接给我就行了。”

    罗莎嚷道:“你们都买房,那我也要买两套。”

    陈一山笑道:“好啊,我也给你8折。不过东山公馆在东二环和三环之间,价格不便宜,清盘价打8折下来也得7000块出头,你也先想好了。”

    罗莎撇撇嘴:“少在那儿自作多情,你那公馆位置再好也不稀罕,咱还嫌堵车呢。本姑娘买房当然得照顾晴雅生意了,我就买四季城三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