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节(3/4)
庆。”章惇的神色不太好看:“此人一向有狼子野心,臣数次劝谏官家对其多做提防,切勿放纵,官家总是不听。虎狼之心本该遏制,官家卖出火器,虽然收服了良田沃土,也让一些人的行为不可预料。”他们能出去占领土地,就很有可能反戈一击。实际上,到现在为止没有海商拿从衙门买来的火器来谋反,他都觉得很奇怪。
韩忠彦刚想说话,又不想直接反驳章惇,就稍微让了让。
礼部侍郎对这件事只有一个心态,那就是槽多无口:“名叫陈庆,就给国家起名为庆国,臣从未见过如此荒诞无礼的命名。真是商贾之流,无礼至极。他们朝堂上议事时,怕是要拉拉手。”
而我竟然要为了这样一群人,给他们准备官家敕封的朝服、金印、仪仗伞盖,还有仪程制度,又要派人去给他们送过去。路途遥远,海上颠沛流离,也不知道他们说监国的事,是真是假。听说汉朝时就有身毒国印度人冒充罗马使者进京朝贡,骗取赏赐。
商贾卖货为了保密报价不让围观人群中的竞争对手知道,就把手拉在一起,用袖子遮住,勾动手指表示自己的报价。讨价还价也可以含蓄的进行。
众人想到那场景,不由得哈哈哈哈的笑了一阵子。
刑部尚书疑惑的发问:“这些海商在海外,遵大宋律么?”
户部尚书也问出本质工作:“倘若他们拐骗百姓,引诱购买良贱带到海外去,不再回来,应该如何处置?臣以为此事应该议出一个章程。”别的番邦小国招人,可能骗不走多少人,但要是一说是宋人在海外做了天子,肯定能拐走不少亡命之徒,还有贪慕荣华富贵的男女。普通人跟着走了几百个都不算什么,就怕那些会制作强弓硬弩、甲胄、火器、海船的工匠也一时贪心跟着走了,那样一来朝廷管不着他们,等到再跑回来时不知道会成了什么样子。
御史中丞忽然说:“臣请问官家,他们这庆国在何处?与大宋有几千里地距离?”
林玄礼含笑道:“看奏本上说,庆国与大宋相距,足有万里之遥。大船在海上航行将近一年,途经二十多个国家,才到达琼州。”其实挺危险的,海南岛那个地方本来屯兵不多,原本的思想中那里远的是海,近的是岛,有些古籍中记载说那是世界的边缘,碧落黄泉之处。现在也没多少人……主要是造船厂在那里,拍了些兵马保护。
朝臣们的情绪看起来不太稳定,他们似乎能接受纯外国人来朝贡称臣,获得大量赏赐,但是看到一个宋人出海去凭一刀一枪搏出一个国家,就都有点心里不痛快。
或许是因为没有得到官家的准许,就自封为王,自封国土,这很不忠,忠臣不侍二君,焉能自立为王!乱臣贼子!
还有点看不惯民间习武之人和商人这些人,突然得逞的野心。
也担心这些人向外扩张时败坏了大宋的美名,让其他国家误以为他们是官家派去的,把那些卑贱之人的素质当做整个大宋的素质,那就太丢人了。
林玄礼听他们窃窃私语的议论,其实心里也是喜忧参半:[陈庆这个亡命徒干的还真不错。他太成功了,这很好,这比他既不能忠于我,还要在我的国家跃跃欲试要好。不要内卷,出去打,天高海阔,现在大宋是全球科技巅峰!]
[生活不是,他可能想着总有一天回归中原,但几代之后他的崽也会是昏君。但是带出去的科技回不来了。如果拔苗助长,提高了全世界的科技指数,将来会不会提前世界大战呢?]
[在历史上,金国抢到大宋的火器工匠,蒙古抢走了金国的火器工匠,伊教和耶教则从蒙古人带去的战争中得到了火器——在这之前他们不懂这些。然后火器在伊教徒手中飞快发展,大规模运用在十字军的战争中。]
[我改变了这个世界。陈庆身在欧洲,他又在这宗教战争之中,依附于哪一方呢?现代人也有迷信啊。]
韩忠彦:“臣以为事事都逃不出官家的预料。官家既然准许他们购买火器,想必已经预料到这些事,臣请官家示下。”
徐绩低声道:“既如此说,官家确实有几分看重陈庆。”
林玄礼平静如常的看着他们:“我看重的海商总共有五家,现在只有陈庆回报了好消息,别人还是平平无奇,看来是陈庆的时运到了。”大部分人只愿意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做交易,害怕去更远的地方,但近的地方国家都不算太弱。他们要想占领一块土地很不容易。
群臣就问官家:“我们各执一词,这到底承不承认庆国,还请官家示下。”
林玄礼笑道:“你们看看地图,倘若我们说这个庆国欺世盗名,派兵去征讨他,海船要走大半年才能到。不承认也没有办法。这才真是天高皇帝,鞭长莫及啊。”
大臣们:“官家有所不知,陈家祖坟还在九江呢。”
“是啊,陈庆出海没携妻儿父母。”
“官家能让他光宗耀祖,也能令他祖宗颜面扫地。”
“官家可以禁止他狐假虎威。”
林玄礼沉吟了会:“等着看他的诚意吧。不谈陈
韩忠彦刚想说话,又不想直接反驳章惇,就稍微让了让。
礼部侍郎对这件事只有一个心态,那就是槽多无口:“名叫陈庆,就给国家起名为庆国,臣从未见过如此荒诞无礼的命名。真是商贾之流,无礼至极。他们朝堂上议事时,怕是要拉拉手。”
而我竟然要为了这样一群人,给他们准备官家敕封的朝服、金印、仪仗伞盖,还有仪程制度,又要派人去给他们送过去。路途遥远,海上颠沛流离,也不知道他们说监国的事,是真是假。听说汉朝时就有身毒国印度人冒充罗马使者进京朝贡,骗取赏赐。
商贾卖货为了保密报价不让围观人群中的竞争对手知道,就把手拉在一起,用袖子遮住,勾动手指表示自己的报价。讨价还价也可以含蓄的进行。
众人想到那场景,不由得哈哈哈哈的笑了一阵子。
刑部尚书疑惑的发问:“这些海商在海外,遵大宋律么?”
户部尚书也问出本质工作:“倘若他们拐骗百姓,引诱购买良贱带到海外去,不再回来,应该如何处置?臣以为此事应该议出一个章程。”别的番邦小国招人,可能骗不走多少人,但要是一说是宋人在海外做了天子,肯定能拐走不少亡命之徒,还有贪慕荣华富贵的男女。普通人跟着走了几百个都不算什么,就怕那些会制作强弓硬弩、甲胄、火器、海船的工匠也一时贪心跟着走了,那样一来朝廷管不着他们,等到再跑回来时不知道会成了什么样子。
御史中丞忽然说:“臣请问官家,他们这庆国在何处?与大宋有几千里地距离?”
林玄礼含笑道:“看奏本上说,庆国与大宋相距,足有万里之遥。大船在海上航行将近一年,途经二十多个国家,才到达琼州。”其实挺危险的,海南岛那个地方本来屯兵不多,原本的思想中那里远的是海,近的是岛,有些古籍中记载说那是世界的边缘,碧落黄泉之处。现在也没多少人……主要是造船厂在那里,拍了些兵马保护。
朝臣们的情绪看起来不太稳定,他们似乎能接受纯外国人来朝贡称臣,获得大量赏赐,但是看到一个宋人出海去凭一刀一枪搏出一个国家,就都有点心里不痛快。
或许是因为没有得到官家的准许,就自封为王,自封国土,这很不忠,忠臣不侍二君,焉能自立为王!乱臣贼子!
还有点看不惯民间习武之人和商人这些人,突然得逞的野心。
也担心这些人向外扩张时败坏了大宋的美名,让其他国家误以为他们是官家派去的,把那些卑贱之人的素质当做整个大宋的素质,那就太丢人了。
林玄礼听他们窃窃私语的议论,其实心里也是喜忧参半:[陈庆这个亡命徒干的还真不错。他太成功了,这很好,这比他既不能忠于我,还要在我的国家跃跃欲试要好。不要内卷,出去打,天高海阔,现在大宋是全球科技巅峰!]
[生活不是,他可能想着总有一天回归中原,但几代之后他的崽也会是昏君。但是带出去的科技回不来了。如果拔苗助长,提高了全世界的科技指数,将来会不会提前世界大战呢?]
[在历史上,金国抢到大宋的火器工匠,蒙古抢走了金国的火器工匠,伊教和耶教则从蒙古人带去的战争中得到了火器——在这之前他们不懂这些。然后火器在伊教徒手中飞快发展,大规模运用在十字军的战争中。]
[我改变了这个世界。陈庆身在欧洲,他又在这宗教战争之中,依附于哪一方呢?现代人也有迷信啊。]
韩忠彦:“臣以为事事都逃不出官家的预料。官家既然准许他们购买火器,想必已经预料到这些事,臣请官家示下。”
徐绩低声道:“既如此说,官家确实有几分看重陈庆。”
林玄礼平静如常的看着他们:“我看重的海商总共有五家,现在只有陈庆回报了好消息,别人还是平平无奇,看来是陈庆的时运到了。”大部分人只愿意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做交易,害怕去更远的地方,但近的地方国家都不算太弱。他们要想占领一块土地很不容易。
群臣就问官家:“我们各执一词,这到底承不承认庆国,还请官家示下。”
林玄礼笑道:“你们看看地图,倘若我们说这个庆国欺世盗名,派兵去征讨他,海船要走大半年才能到。不承认也没有办法。这才真是天高皇帝,鞭长莫及啊。”
大臣们:“官家有所不知,陈家祖坟还在九江呢。”
“是啊,陈庆出海没携妻儿父母。”
“官家能让他光宗耀祖,也能令他祖宗颜面扫地。”
“官家可以禁止他狐假虎威。”
林玄礼沉吟了会:“等着看他的诚意吧。不谈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