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章惇的丧礼可谓哀荣至极,太子不仅亲自前来吊唁,还带来了圣旨,亲自宣读:“官家口谕,章惇生平与我兄弟二人同心同德,自他致仕以来,我常常想他。如今的丞相之中,个个都是老成练达的能臣,庙堂之上,也不乏才子佳人,章惇到底与众不同,朕接手的盛世江山,是六哥与他携手打下的基础,他这一去,朕只觉得越发寂寞。想来六哥等待他已久,今日君臣相见,他又要在六哥面前说朕如何淘气。章惇附庙宣宗,谥号再行定夺。钦此。”

    赵森念完之后,和和气气的对众人笑了笑:“我本以为叔叔要让章惇附庙等待呢,原来是附庙宣宗,可喜可贺。我常看史书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从不曾亲眼见过。”叔叔心情不好,但你们都别想趁机告章惇的状,或是有谁有仇、被他构陷过想要秋后算账。只要有盛世江山,他构陷谁都行,苏轼都认命了,你们还想要怎样?

    官员们做出一副没听出弦外之意的态度来,纷纷赞美君臣之情。

    太子留了下来,准备多呆一会。章惇的四个儿子中只有两个在京城任职,其他人都是外放官员,刚刚派人去送信,还没回来。

    来吊唁的除了亲朋好友和朝廷官员之外,还有几个国家的使者。

    西夏使者表面上一副悲伤的样子,心里窃喜不已:“章相公这一去,真是大宋的损失啊。”

    话是好话,他说出来就让人觉得哪儿都不对劲。朝臣们虽然各怀心事,也不免提起章惇生前的丰功伟绩:“章相公生前,平定山苗,荡平西夏,收服宁夏平原,从中斡旋,收服燕云十六州,辅佐宣宗皇帝、当今官家两位雄主,这何止是位极人臣,更是千古佳话!”

    “确实是大宋的损失,幸好章相公后继有人,朝廷中能臣辈出,平定诸国易如反掌。”

    “我们后进之人,也只能将来尽力开疆扩土,不辜负章相公的遗泽。”

    赵森坐在旁边,欣然看群臣们对西夏使者极尽讽刺,等西夏使者走后还奚落了一刻钟。袖着手攥紧拳头,强忍着没笑出声。

    午饭就在章府吃了豆腐宴,回宫去看官家躺在摇椅里看,旁边茶几上放着个茶叶末釉的大碗,碗里都是白白的条状食物。

    切成条的嫩藕,切成条的荸荠,生着吃都是又甜又脆,还能去火。

    官家废朝三日,宫里不叫朝臣进宫议事,只是把题目送出来,让他们议论。

    第二天,林玄礼就和兴趣正浓的皇后一起出宫:“去见那几个‘大宋传教士’,考教他们的本事和心胸,看看究竟如何。”

    王繁英笑吟吟的跟着走:“这事儿可有意思。正经是千秋大业,影响深远。”

    林玄礼:“我做的事哪一件不是影响深远?你就说现在的女子相扑运动,在我的大力支持之下,发展的如火如荼。不论男女,都以身强力壮为美。”某些文人可能是崩溃的,但只要坚持这个审美观,就算到王朝末年,也能拯救很多人。

    “官家高瞻远瞩。”

    到了武监四处打量,这里和当初大不相同,前面规规矩矩的是个学院的样子,演武场旁边添置了靶场、绳网和栅栏、陷阱深坑、许多诡异草药。

    小花园里也从当年的平平无奇,改成乱石枯树以及骷髅头。

    “现在有多少学生?”

    王南陔:“启禀官家,传儒士前前后后共有八十七人,正式入选的十九人,现在只有三个留在京城。另外十五个都被徐绩徐经略带走,到新收服的交趾去实地练习。”

    林玄礼有点茫然,但仔细想想,这很合理。徐绩,原本的丞相,武监的学生比国子监还差点,拿朝廷俸禄是以散官身份,被他带走只要知会吏部就行,不用禀告官家。而吏部大概也乐意看这群光拿钱不当差的年轻人滚蛋。“徐绩怎么想的?”

    老师们:“启禀官家,徐经略说,这些学子熟知各种地形气候,能辨别草药,简单的治病,又能改良土地,还精通骑射枪棒,留在京城中实属可惜,学的够多了,是时候去教化交趾百姓。李朝虽然大力推崇孔子,设立孔庙,供奉七十二贤人,终非中原正统,还是这些熟谙礼乐射艺书数的学子,更适合。”

    王南陔:“官家只管放心,武监生都按照官家的吩咐,学过如何逃出陷阱,解开绳索,绝地求生。”

    王繁英默默伸出大拇指:“官家是怎么把这么一群才子藏了这么久还不用的?”

    林玄礼也很震惊:“呃……留待不时之需嘛。”

    其实就是忘了!忘的非常彻底!布置完要求,第二年也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就都忘光了。情报部门指望的枢密院和自己的商行,别的没想起来。“还留在京城的三名学子,带过来,朕要考考他们。将来若往阿拉伯帝国去传播儒学,他们能抛家舍业,背井离乡吗?”

    ……

    在十一月份。阿里带着使团,带着宋朝列出了支付清单和他们用黄金买来的两门大炮和四十枚炮弹,以及三名儒生,踏上了归国之路。

    交趾已经开始有条不紊的治理,废去李朝法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