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雪s数丛(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迢城,全城上下张灯结彩隆重接驾。

    此时西北全境已尽数归于平南王军。荣世祯到得城中,人人都当他是皇帝般敬奉讨好。

    韦昌祺曾经对荣世祯细细说过西北何人能用,何人不能用。荣世祯在星迢城停留数日,每日都要接见众多西北权贵重臣。他留心体察各人的心性才干,又听取西北平南王驻军将领的汇报,心下便有了计较。

    他以平南王金印和征西王金印颁发号令,在西北安官置吏,颁布仁政,奖励农牧,恢复商贸。

    于是西北官场焕然一新,权贵大臣中有三分之二是云南人,三分之一是西北人。至于韦昌祺力荐之人,荣世祯仍然保留他们的爵位,但并未授予实际事务。

    荣世祯又率众巡视了附近几座西北名城,而后便命十万平南王军返回云南,留下一部人马继续扼守西北重镇。

    西北官民百姓见荣世祯行事稳当,西北重归安定局面,心下都万分庆幸。人们又听说平南王府威震四海,连恶名昭彰的火狮子都前来依附,更是对荣世祯十分佩服。

    许多人或是亲族朋友遭贼军所害,或是担忧贼军反复无常,便对荣世祯竭力劝谏,众口一词,都说来日必得除掉火狮子,方能真正高枕无忧。荣世祯听在耳中,并不言语。人们都想:“平南王必定已有主张。”方才不再啰嗦。

    荣世祯启程归去之时,星迢城权贵送出数里之外方回。归途之中,他收到了高应麟写来的亲笔信。

    原来高应麟得知大盛军依附朝廷,心中颇为宽慰,他以顾命大臣的身份下令,派了一批忠心能干的云南臣子,一些往椿河十六城做巡察御史,督察当地吏治民生,一些往大盛军军中做督军,摸清大盛军兵马钱粮底细。

    那五千人的平南王精兵,则与靖武王亲兵驻扎在同一片营地。虽然并未真正并入彼此编制,但也算是“合营”了。

    荣世祯见贼军归顺之事进展顺利,心中甚喜,翻开最后一页信纸,却见高应麟工笔画了一副新秋白菊图,花丝叶脉勾勒绝细,笔画之间幽香暗生,仿佛纸面扑来一阵清冽秋风花香,旁边题了几联诗:“数丛如雪色,一旦冒霜开。千里难同赏,看看又早梅。”

    荣世祯念及他诗画中的情意,不由得心中一荡,连忙提笔回信,尽叙相思之情。

    一行人昼夜兼程,不日又回到了西北边境永寿城。

    算来,荣世祯来去永寿城不过一个多月,永寿城外的情景却是天翻地覆:那破烂土地庙已修葺得光鲜堂皇,大为改观,官道上旅人车马络绎来往,大都是是往西北、关中两地通商探亲者,道路旁则聚了许多贩卖茶水面点的小商贩,帐棚桌椅虽略显朴素简陋,但已显出欣欣向荣、百废待兴的气象。

    人们瞧见平南王仪仗归来,纷纷退至道旁,行礼迎接。荣世祯等颇为欣慰。

    回到永寿城,只见城头贴着昭王与平南王共同签发的敕令,说道顾命大臣昭王已受了大盛军火狮子投降,大盛军从此依附朝廷,止战息争,再无兵祸。

    永寿城百官再迎平南王到来。入得衙门正厅,荣世祯不及歇息,立即传人问道:“如今关中西北百姓已能任意往来了么?”

    驻军将领答道:“奉小王爷号令,属下门在永寿城一带路上、关口、城门,全都设了盘问卡哨。自关中来西北者,都是椿河十六城人口,并无摄政王治下关中百姓。我西北百姓往关中去,倒不拘是去火狮子还是朝廷的地盘。”

    荣世祯说道:“火狮子可有什么异动?”

    永寿城总督说道:“自打小王爷往星迢城去了,火狮子就再没来骚扰过西北。倒是前几天冒出了一桩打人案子。”

    荣世祯一皱眉头,说道:“他们竟敢打我的人?”

    永寿城总督说道:“说来也……也不全是他们的错。咱们永寿城里有一个香料贩子,前几日往黄金台下长街贩货,夜里在勾栏喝多了酒,与人叫嚷闹事,一个贼军……一个大盛军参将前来阻拦,失手打掉了那贩子的门牙。那贩子借着酒劲不依不饶,半夜闹到了祀州衙门去,竟然传到了火狮子耳中。火狮子说这参将坏了军纪,不该殴打平民百姓,便罚了那参将的俸禄。那贩子自知理亏,酒醒之后也就息事宁人了。”

    荣世祯点点头,说道:“原来如此。他……倒会秉公断案。”

    孙吉昌说道:“贼军归顺还不久,局势尚未明朗,你们也该约束城中军民百姓,别在狮头上捉虱子。倘或火狮子突然翻脸,我方百姓却失陷在贼军地界,出是出不来,留是留不得,那该如何?”

    荣世祯说道:“老师说的是。只是,咱们倘若阻拦着不叫西北百姓去往椿河,难免引人猜疑担忧,以为两边和谈不成,又要打仗。永寿城处在边界,更须小心把握分寸。城中官兵须得多加戒备,每日早关城门,不许他们来闹事,也不要去他们那儿闹事,也就是了。”永寿城总督及驻军将领凛然奉命。

    众人谈论了一会儿边疆形势,忽见一群侍卫领着一个大盛军信使走入厅来,那信使朗声道:“靖武王得知平南王不日将回到永寿城,前几日就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