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新年夜(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魔法师的世界里,太过细致的劳动分工是不必要的,比如说自己,靠着这些最基本的魔法,就可以衍生出许多魔法,一个人可以搞定生活中大部分的事情,从水净化到器皿制造,从食品储存到燃料加工,还有房屋建筑和能源收集储备,都是一个人就可以快速完成的,所以如果是社恐的话,魔法是最好的助手。

    因此有时候,陈思诺就会突发奇想,未来自己或许找一个风景优美而又人迹罕至的地方,就在那里建起一栋小木屋,过一种远离人类社会的生活。在自己的那栋魔幻房屋之中,除了少量金属制品——冶炼金属实在有点麻烦,而且还得找矿石——其它物品,比如木器、石器,都是自己加工,可以说这栋房屋从里到外,大部分都是自己亲手打制,特别具有个人气息,到那个时候,自己实现了财务自由,就在这里过平静的生活,通过一条网线和外界联系,与《冷山》里面的那个牧羊婆婆不同,纵然风景再壮美,对外界的疏离感又是多么强烈,陈思诺也无法接受完全的与世隔绝,所以她还是需要网络。

    不过那都是末世之前的想法,在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陈思诺以为,即使自己有更高明的魔法,一个人住的危险性也太大了,从前自己看二战的电影,战火纷飞,生活艰难而危险,可是现在陈思诺感到,僵尸末世比那个时候可是严峻多了,是人类世界的彻底颠覆,以往历史中的任何大时代,大变革,恐怕都无法与这一次相比,实在太深刻了。

    木屋里的人们躺下来休息,虽然陈思诺在附近设置了魔法警戒,但是仍然留有一个人放哨,毕竟不是所有危险都能够靠魔法来预防,今天就是Osmond守夜。

    陈思诺躺在那里,不多时就睡着了,而此时在遥远的匹兹堡,一栋房屋里,一个男人从摇椅上站起来,对靠在床上正在读书的另一个男人说:“我想睡了。”

    那个男人点了点头,说:“你关灯吧,我开台灯来看。”

    “这本书真的这么好看吗?”对方笑道。

    “找到了从前社会的影子,好在那个人昏迷之前,读的不是《SavingFishfromDrowning》,那本书连这样一点脉脉温情都没有了。”

    《沉没之鱼》,谭恩美的另一部,书名特别配合遇难者当时的处境,《接骨师之女》讲的是母女三代人的历史,从中国到美国,从战争时代到和平的现代,母女最终在一定程度和解的故事,还是有一点慰藉的,而《沉没之鱼》就很严酷了,“救世主情节”的幻灭。

    作为一名白人男性,谭恩美的书让这位者难以代入,相对弱势的异域文化单单书写自己是不够的,两边还需要一个对接口,否则就会好像《北地胭脂》一样,中文版在中华文化圈很火,但是英文版在欧美就并未获得太多共鸣,虽然写的本来也是欧美应该会感兴趣的“中国风情”,但是她写的似乎,主体性太强了,不符合西方人对中国的想象。

    谭恩美的虽然比张爱玲的那一部《北地胭脂》容易接受一些,毕竟是美国背景,但是这位读者也难以太深入地浸入,毕竟作者写的是亚裔,女性,而且不是猎奇文,而是很认真的内容。

    身为白人男性,他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人的标准,代表人的普遍性,而谭恩美这个亚裔女性,则象征人的特殊性,就是原则以外的特别部分,尤其又是母女故事,即使亚裔族群的文化背景,这本书大概也是在女性读者之中更能够获得深深的共鸣,她们本族裔的男人都未必很感兴趣,而自己则是对文中的时代生活描写感到有所触动,这才读了下去,美国毕竟也参加了二战,而且与日军作战。

    不过此时读这一本书,倒是让他心中有一种特别的感觉,这是末世前的书,而且并不是废土文学,“末日文学废土文学”之类,从前他是着迷的,现在实在不想再看,这一本从前或许会觉得“不够爽”的书,现在倒是刚好合适,而且还是那个人临死之前读的最后一本书。

    今天傍晚,自己与同伴找到了这间房屋,外观完整,似乎没有受到什么破坏,于是便决定在这里过夜,撬开锁进入客厅,里面没有人,但是打开卧室的门,一个行尸就扑了出来,两个人打倒了行尸,正准备将尸体拖出去,此时诡异地发现,房间里的灯开着倒也罢了,收音机居然也是打开的,里面正播放着末日电台的节目,营造出一种“宛若生时”的氛围,然而却让人感觉有一点悚然。

    把尸体拖到房屋后面的灌木丛里,回来收拾房间,床单是不能用了,丢出外面,死者的遗物也都弃掉,有一只卫星手机,已经没电了,直接抛出外面,还有那些垃圾也清理出去,但是收音机和书都留下了。

    同伴环视着房间,说:“他临死之前给自己找了个好地方。”

    有电力供应,方才查看了整幢房屋,地下室有柴油发电机,虽然柴油剩余不多,但还是能够维持几天的供电,看到房间里的灯光,让人瞬间感到重新回到电气时代,文明的回归,看那个人留下的矿泉水瓶和食品袋,生前并不缺乏食物,而且还有书有收音机,他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度过最后的时光,也算是另类的“安乐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