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薄荷10(1/3)
9月3号,那组影片刊登在了《VOGUE》时装第一区,取名“蝶泳”。
我起的名。
隔了两天,在台北出差的陈宝俊给我来电,说那期杂志在台湾也卖得很好。
“只是很可惜,模特是一流模特,摄影是三流摄影。”这位朋友毫不客气地抨击了同行。
“录音了,等下就发给安迪。”我调侃他俩这对见面必拌嘴的好友。
“Idon,tcare。”陈宝俊一副无所谓的语气。
接着,他又问起照片下方的主题理念:“蝶——泳,有什么含义吗?”
彼时我正站在维多利亚港用面包屑喂着鸥鸟,等他问完,我看着海面因热风而形成的微小漩涡,隔了大半分钟,才回答说:“没有,随便起的。”
其实有的,“蝶泳”取自我这几年听了无数遍的《地尽头》。
“世间客机大可帮我逃命/流浪到地中海/终会蝶泳”
林夕在09年作的词,印象里父亲总会用一盘黑胶唱片播放,问起时他说这是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
现在成为我思念父亲的唯一线索。
陈宝俊像是被谁从身后叫了声,急匆匆说了句“再聊”便将电话挂掉。
我也没在意,刚打算放下手机,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
我拿起看,是杨东清。
接通后,我先问他:“怎么这个点给我打电话?”
“今天周日,只上半天课。”通过电流,他的声音变得更加低沉,像海面上掀不起波浪的一阵风。
“这样啊,”有只不怕生的鸥鸟停在栏杆上,我掰下块面包喂给它,寒暄道,“最近还好吗?”
“嗯,你在做什么?”他反问我。
“喂海鸥。”我回答。
“海鸥,”杨东清停顿了下,“长什么样子?”
“嗯——”我认真观察起面前这只洁白的海鸟,“黄喙白羽,跟鸭子差不多大,翅膀上还有些灰色羽毛。”
海鸥似乎听出我在描述它,此时正转着脑袋呆呆地盯着我。
大半分钟内,听筒里都很安静。
我打破僵局,问他:“想看海鸥吗?”
他像是低“嗯”了声。
“今年接你来香港过年。”我将最后一块面包喂给那只海鸥。
“哦。”他说得轻轻的。
“给我打电话做什么?”我又问。
杨东清并不经常给我打电话,更多是发短信。每天都发,也不会有什么大事,早晚都是那条“记得吃药”。
我单方面将他当成定时闹钟。
托他的福,我那几瓶药终于在昨晚吃完,所以才能在今天去医院进行第二疗程。
主治医生先用数落我的语调关怀了番,又给我开出几瓶胶囊,嘱咐说:“一定要按时吃药。”
我想这次我会遵守医嘱。
杨东清听后先沉吟了番,再说:“照片上,你好像有些难过。”
我一愣,问他:“你买了这期的《VOGUE》?”
“嗯,”他说,“出了什么事吗?”
我掂了掂眉:“只是在想念一个人。”
杨东清沉默了几秒,才试探性地问:“很重要的人吗?”
“嗯。”我回答。
他脱口而出一个“哦”字。
后来他不再追问,我便挂断电话。
那天杨东清在傍晚就提醒我“记得吃药”,不过后面多加了句话。
他说:“下午忘了问你,蝶泳是什么意思?”
我并不打算糊弄他,于是回拨出一个电话。
三秒后,他接起。
“那是一句歌词,”我说,“要听一听吗?”
“好啊。”
我把随身听打开,放到听筒前播放起《地尽头》。
“离别似绝症/已灭亡的高兴”
“令我的背影/于东京结冰”
关淑怡唱出头两句时,我坐在床上看起薄荷绿的窗帘。
窗户没关紧,留了道狭小的缝隙,今晚像有下雨的预兆,事前有些起风。
房间里,静到凝固的空气中变得稍微潮湿,窗帘底下悬挂的浅黄穗子开始前后跃动,如同《地尽头》的伴舞。
直到最后一个音节结束。
《地尽头》是首粤语歌,听完后杨东清当然做不了任何评价。
我走到窗前,点燃一支烟后叫他:“杨东清。”
“嗯。”他才沉出一声。
看着玻璃窗上划出的半透明雨痕,我对他说:“香港下雨了。”
“我知道。”他却答。
我疑惑:“你怎么知道的?”
他停顿了下,说:“你刚刚告诉我的。”
我微怔,然后揉着太阳穴笑了声。
“国庆,”他又说,“你能不能回来看我?”
我将还剩一半的香烟在
我起的名。
隔了两天,在台北出差的陈宝俊给我来电,说那期杂志在台湾也卖得很好。
“只是很可惜,模特是一流模特,摄影是三流摄影。”这位朋友毫不客气地抨击了同行。
“录音了,等下就发给安迪。”我调侃他俩这对见面必拌嘴的好友。
“Idon,tcare。”陈宝俊一副无所谓的语气。
接着,他又问起照片下方的主题理念:“蝶——泳,有什么含义吗?”
彼时我正站在维多利亚港用面包屑喂着鸥鸟,等他问完,我看着海面因热风而形成的微小漩涡,隔了大半分钟,才回答说:“没有,随便起的。”
其实有的,“蝶泳”取自我这几年听了无数遍的《地尽头》。
“世间客机大可帮我逃命/流浪到地中海/终会蝶泳”
林夕在09年作的词,印象里父亲总会用一盘黑胶唱片播放,问起时他说这是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
现在成为我思念父亲的唯一线索。
陈宝俊像是被谁从身后叫了声,急匆匆说了句“再聊”便将电话挂掉。
我也没在意,刚打算放下手机,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
我拿起看,是杨东清。
接通后,我先问他:“怎么这个点给我打电话?”
“今天周日,只上半天课。”通过电流,他的声音变得更加低沉,像海面上掀不起波浪的一阵风。
“这样啊,”有只不怕生的鸥鸟停在栏杆上,我掰下块面包喂给它,寒暄道,“最近还好吗?”
“嗯,你在做什么?”他反问我。
“喂海鸥。”我回答。
“海鸥,”杨东清停顿了下,“长什么样子?”
“嗯——”我认真观察起面前这只洁白的海鸟,“黄喙白羽,跟鸭子差不多大,翅膀上还有些灰色羽毛。”
海鸥似乎听出我在描述它,此时正转着脑袋呆呆地盯着我。
大半分钟内,听筒里都很安静。
我打破僵局,问他:“想看海鸥吗?”
他像是低“嗯”了声。
“今年接你来香港过年。”我将最后一块面包喂给那只海鸥。
“哦。”他说得轻轻的。
“给我打电话做什么?”我又问。
杨东清并不经常给我打电话,更多是发短信。每天都发,也不会有什么大事,早晚都是那条“记得吃药”。
我单方面将他当成定时闹钟。
托他的福,我那几瓶药终于在昨晚吃完,所以才能在今天去医院进行第二疗程。
主治医生先用数落我的语调关怀了番,又给我开出几瓶胶囊,嘱咐说:“一定要按时吃药。”
我想这次我会遵守医嘱。
杨东清听后先沉吟了番,再说:“照片上,你好像有些难过。”
我一愣,问他:“你买了这期的《VOGUE》?”
“嗯,”他说,“出了什么事吗?”
我掂了掂眉:“只是在想念一个人。”
杨东清沉默了几秒,才试探性地问:“很重要的人吗?”
“嗯。”我回答。
他脱口而出一个“哦”字。
后来他不再追问,我便挂断电话。
那天杨东清在傍晚就提醒我“记得吃药”,不过后面多加了句话。
他说:“下午忘了问你,蝶泳是什么意思?”
我并不打算糊弄他,于是回拨出一个电话。
三秒后,他接起。
“那是一句歌词,”我说,“要听一听吗?”
“好啊。”
我把随身听打开,放到听筒前播放起《地尽头》。
“离别似绝症/已灭亡的高兴”
“令我的背影/于东京结冰”
关淑怡唱出头两句时,我坐在床上看起薄荷绿的窗帘。
窗户没关紧,留了道狭小的缝隙,今晚像有下雨的预兆,事前有些起风。
房间里,静到凝固的空气中变得稍微潮湿,窗帘底下悬挂的浅黄穗子开始前后跃动,如同《地尽头》的伴舞。
直到最后一个音节结束。
《地尽头》是首粤语歌,听完后杨东清当然做不了任何评价。
我走到窗前,点燃一支烟后叫他:“杨东清。”
“嗯。”他才沉出一声。
看着玻璃窗上划出的半透明雨痕,我对他说:“香港下雨了。”
“我知道。”他却答。
我疑惑:“你怎么知道的?”
他停顿了下,说:“你刚刚告诉我的。”
我微怔,然后揉着太阳穴笑了声。
“国庆,”他又说,“你能不能回来看我?”
我将还剩一半的香烟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