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李世民三 推心置腹,肝胆相照!(1/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朕从来没有想到过程处弼在荆州的赈灾竟然会如此的天纵之才,完成的如此的圆满!
他熟练地掌握了制约与平衡的技巧,借着武士彟与荆州商人的力量去对付荆州氏族!
非但没有消耗朝廷的赈灾钱粮一分一毫,反而通过在荆州打击贪腐作乱的荆州氏族为国库收获回来至少两年以上的赋税的财富!
更聪颖的是,他并没有把掩盖的盖子揭开,并没有把火烧到观音婢的身上,烧到朕的身上!
朕感激他,他也不负朕的厚望!
为此,朕准备在他冠礼之日给他准备一份厚礼!
朕亲自去参加了他的冠礼,带着皇后,带着朕亲自命人为他准备好的冠服、准备恩赐给他的佩剑、准备封赏他的圣旨、还有百万贯的赏赐。
当然,让皇帝与皇后亲自参加冠礼并赐予丰厚的赏赐这一份沉甸甸的殊荣,并非只是朕对他在荆州赈灾做出卓有成效的功绩以及他照顾皇家声誉的赏赐。
同时也是为了朕的女儿,为了长乐与他的婚事。
长乐的嫁妆早在征伐北疆之前就已经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捐给了朝廷。
金口玉言,无法再改。
但是,朕不可能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朕的女儿就这样没有分毫嫁妆地嫁到程家。
为此,朕特意准备了一百万贯的赏钱!
他也是真明白朕对他所寄予的厚望,他也在冠礼之时酣畅淋漓地为朕吟诵明志:
“借我三千铁骑,扬我浩荡天唐!”
“挥剑恒河畔,立马天山西。血浴匈奴寨,枪断突厥旗。莱茵焦骨散,千里无人啼。枯叶伴尸骨,鼠首如山积。”
“狗食蛮夷饱,鸡鸣马蹄疾。屠戮禁悲悯,恩仇方可洗。赏军扶桑酒,放马驰印尼。盐洒樱花海,荆种稻田期。”
“三十年征战南北,四十年讨0伐东0西。铁骑声声老,我辈安敢息。仰天一长啸:犯我强唐者,虽远必诛!”
这一段明志,非诗非词,但却听得朕血热满腔、心花怒放!
朕从来没有看错他程处弼,他确实是朕可以真心相托、推心置腹的肱骨之人!
高句丽,这是他与朕共同的目标!
复汉故土,这是他与朕共同的守望!
只是让朕寸断肝肠的是,朕没有想到,他竟然顷刻之间就背叛了朕,私下里与七宗五姓之流同流合污!
七宗五姓,这是朕制衡的对象。
一方面,大唐的治理离不开他们,他们掌握着巨大的财富、土地、人口,他们麾下的人才也在大唐的个个地方发光发热。
而另一方面,朕也忌惮着他们所掌握的巨大财富、以及麾下人才所占据的庞大官位。
若是朕与他们撕破脸皮,他们若是揭竿而起,将对大唐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
所以,朕一面用着他们,一面又要防备着他们。
可是朕没有想到朕最信赖的程处弼,竟然与七宗五姓之人狼狈一道!
朕如此的重用他、赏识他、赏赐他,可他竟然还站在七宗五姓的一方!
可出乎朕意料的是,这件事情,并不是程处弼的错,而是朕的错!
程处弼还是那个程处弼,那个一直保持着赤子之心与朕肝胆相照的程处弼!
是啊,编纂《氏族志》又有何用!
就是编纂出了《氏族志》,表面上看朕是压在了七宗五姓一头,可是实际上七宗五姓的底蕴还是要高过于朕。
而就是编纂出了《氏族志》,也于七宗五姓并没有任何的实际性质的伤害。
其次,他更是为了对付七宗五姓为朕提出了上中下三策,为朕清晰明白地解释出来古今造反、民为国本的原始与根本。
对付七宗五姓,武力是解决不了的。
这也是朕最不想的,朕不想在动摇大唐国本的基础上对付七宗五姓。
软刀子的效果又太慢了,需要上百年几代人的时间才可能慢慢地消除七宗五姓在大唐的影响。
只有和七宗五姓和平与共的发展,才是最好的相处方式。
不,更准确来说,是利益,大唐能够保障他们的利益,而他们也能够保障大唐的利益。
利益是最佳的纽带。
多么浅薄而深刻的道理。
世人熙熙攘攘,不就是为了利益二字吗!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七宗五姓所做的一切,不久都是为了家族的传承嘛。
只要朕能保障他们家族的传承,七宗五姓又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甚至,朕也可以与他们私下合作,将他们的利益与朕绑到一起,比如程处弼所说的银行。
朕与他和好如初了,非但如此,朕更感激他,为朕解决了七宗五姓这块心病,让朕的心胸可以看得更广、更远。
也让朕可以专心地思考亲征高句丽的军事规划上。
马上就到元日了,今
朕从来没有想到过程处弼在荆州的赈灾竟然会如此的天纵之才,完成的如此的圆满!
他熟练地掌握了制约与平衡的技巧,借着武士彟与荆州商人的力量去对付荆州氏族!
非但没有消耗朝廷的赈灾钱粮一分一毫,反而通过在荆州打击贪腐作乱的荆州氏族为国库收获回来至少两年以上的赋税的财富!
更聪颖的是,他并没有把掩盖的盖子揭开,并没有把火烧到观音婢的身上,烧到朕的身上!
朕感激他,他也不负朕的厚望!
为此,朕准备在他冠礼之日给他准备一份厚礼!
朕亲自去参加了他的冠礼,带着皇后,带着朕亲自命人为他准备好的冠服、准备恩赐给他的佩剑、准备封赏他的圣旨、还有百万贯的赏赐。
当然,让皇帝与皇后亲自参加冠礼并赐予丰厚的赏赐这一份沉甸甸的殊荣,并非只是朕对他在荆州赈灾做出卓有成效的功绩以及他照顾皇家声誉的赏赐。
同时也是为了朕的女儿,为了长乐与他的婚事。
长乐的嫁妆早在征伐北疆之前就已经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捐给了朝廷。
金口玉言,无法再改。
但是,朕不可能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朕的女儿就这样没有分毫嫁妆地嫁到程家。
为此,朕特意准备了一百万贯的赏钱!
他也是真明白朕对他所寄予的厚望,他也在冠礼之时酣畅淋漓地为朕吟诵明志:
“借我三千铁骑,扬我浩荡天唐!”
“挥剑恒河畔,立马天山西。血浴匈奴寨,枪断突厥旗。莱茵焦骨散,千里无人啼。枯叶伴尸骨,鼠首如山积。”
“狗食蛮夷饱,鸡鸣马蹄疾。屠戮禁悲悯,恩仇方可洗。赏军扶桑酒,放马驰印尼。盐洒樱花海,荆种稻田期。”
“三十年征战南北,四十年讨0伐东0西。铁骑声声老,我辈安敢息。仰天一长啸:犯我强唐者,虽远必诛!”
这一段明志,非诗非词,但却听得朕血热满腔、心花怒放!
朕从来没有看错他程处弼,他确实是朕可以真心相托、推心置腹的肱骨之人!
高句丽,这是他与朕共同的目标!
复汉故土,这是他与朕共同的守望!
只是让朕寸断肝肠的是,朕没有想到,他竟然顷刻之间就背叛了朕,私下里与七宗五姓之流同流合污!
七宗五姓,这是朕制衡的对象。
一方面,大唐的治理离不开他们,他们掌握着巨大的财富、土地、人口,他们麾下的人才也在大唐的个个地方发光发热。
而另一方面,朕也忌惮着他们所掌握的巨大财富、以及麾下人才所占据的庞大官位。
若是朕与他们撕破脸皮,他们若是揭竿而起,将对大唐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
所以,朕一面用着他们,一面又要防备着他们。
可是朕没有想到朕最信赖的程处弼,竟然与七宗五姓之人狼狈一道!
朕如此的重用他、赏识他、赏赐他,可他竟然还站在七宗五姓的一方!
可出乎朕意料的是,这件事情,并不是程处弼的错,而是朕的错!
程处弼还是那个程处弼,那个一直保持着赤子之心与朕肝胆相照的程处弼!
是啊,编纂《氏族志》又有何用!
就是编纂出了《氏族志》,表面上看朕是压在了七宗五姓一头,可是实际上七宗五姓的底蕴还是要高过于朕。
而就是编纂出了《氏族志》,也于七宗五姓并没有任何的实际性质的伤害。
其次,他更是为了对付七宗五姓为朕提出了上中下三策,为朕清晰明白地解释出来古今造反、民为国本的原始与根本。
对付七宗五姓,武力是解决不了的。
这也是朕最不想的,朕不想在动摇大唐国本的基础上对付七宗五姓。
软刀子的效果又太慢了,需要上百年几代人的时间才可能慢慢地消除七宗五姓在大唐的影响。
只有和七宗五姓和平与共的发展,才是最好的相处方式。
不,更准确来说,是利益,大唐能够保障他们的利益,而他们也能够保障大唐的利益。
利益是最佳的纽带。
多么浅薄而深刻的道理。
世人熙熙攘攘,不就是为了利益二字吗!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七宗五姓所做的一切,不久都是为了家族的传承嘛。
只要朕能保障他们家族的传承,七宗五姓又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甚至,朕也可以与他们私下合作,将他们的利益与朕绑到一起,比如程处弼所说的银行。
朕与他和好如初了,非但如此,朕更感激他,为朕解决了七宗五姓这块心病,让朕的心胸可以看得更广、更远。
也让朕可以专心地思考亲征高句丽的军事规划上。
马上就到元日了,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