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荒岛暂休(1/2)
行政改革在进程中,哪怕流通性只有天津,不过这温水煮青蛙,并没有太大的反对。
何况朝堂暂时还在郑恩的掌控之中。
至于军事的改革,这个郑恩只打算在自己的私兵,郑家军实行,郑家军实郑恩私兵,只要不逾越,郑恩想怎么改怎么改。
至于除郑家军以外,实际已经沦为军阀的明军,郑恩还有一套拉拢的政策,不过一样还是计划。
而想将计划化为行动,那么就需要巨大的实力及威望,缺一不可。
这还只是开启计划,如果想加快计划进程,完成明朝国家制度向十九世纪末一战前德意志帝国国家制度转变,那每一个0.01%进程提升,都需要巨大的实力及威望做后盾。
现在要做的就是提升这些。
军议结束之后,郑恩正在无名荒岛上给军官团军官上课,如今的军官团有大量经验丰富的随郑成功而来、如今又并入或者暂时并入福建郑家军官担任普通教师。
同时还有郑家军中、其他明军中甄选出的一些老军伍,担任普通教师。
连一些说书先生都被征战入伍,还做上了低级技术军官、专科教师,所负责的就是给学习疲劳的军官团军官们说书,说书的内容就是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战例。
普通教师,官名称之为掌教或者训导和专科教师之上还有官名教谕的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上面还有博士,博士之上就是相当于校长的祭酒了。
祭酒就是郑恩。
当然说书离不开,《三国演义》就是在说书课时,最常拿出来说的一本。
另外还有一些文学家被郑恩征召为郑家军高级技术军官,授大明现成的武散官三品到五品不等,工作只有一个——就是将深奥难懂的兵书、战争相关的史书,改编成通俗易懂的。
在郑恩上岛,来到这荒岛临时授课广场的时候,迎接的军官团教学领导显得很意外,当郑恩提出去听课时,教学领导还扭扭捏捏的。
说是教学广场,其实就是分割成几块的露天教学片区,因为雨停了,所以连棚子都没有搭建。
三五百人围着“讲台”张开马扎一坐,就是一个片区。
最多就是将几个片区分开的远些,防止坐在后面的军官听差到旁边的课去。
郑恩就是步入眼前的一个教学片区,才让教学领导扭捏的。
人还没到,就听到全靠吼的教学声音。
“凡军队行军作战和观察判断敌情,应该注意:在通过山地时要靠近有水草的谷地;驻止时,要选择“生地”。
诸位学生,你们知道这些是谁说的吗?”
这是一位教师的声音,下面的四百余军官学生都是摇头,他们99%都是文盲,哪里知道这些。
教师也不生气,光从这点,郑恩感觉挺好的呀!教学领导扭捏什么?
教师的话又传来了:
“学生们呀!这可是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孙子说的。
孙子是谁?《孙子兵法》的作者,这就是我们的张大家刚刚将孙子兵法中行军篇翻译过来的。
那你们说说生地是什么?“
两千上岸的军官多还没从晕船中缓过劲来,本就大脑疲惫,何况本就没有这水平。
““生地”是什么,这可了不得,这里有个典故,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
翻译过来的孙子兵法·行军篇,被征召的文学家翻译了过来,又被这位原本的说书先生,现在的专科教师,改成了通俗易懂的说书方式教学。
郑恩一直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对,可这专科教师上课不停,旁边的教学领导就扭捏不停。
郑恩突然问道:
“先生之前是做什么的?”
虽然自己是军官教学祭酒,但不是每位教师都很了解,有组建时间短的原因,也有本就有很多教师不出自郑家军的原因,或者干脆只是最底层。
这位陪同的教学领导回到:
“禀告大帅……”
“学区叫祭酒即可。”
“是,回禀祭酒,卑职之前是武举人出身,后入了曹总镇麾下幕僚,再后来成了祭酒麾下的教谕。”
想想现在的武举人实际上跟文举差不多,跟军事基本扯不上关系,倒是正规出身,郑恩就释然了。
正规武举人出身,不习惯酒楼说书的成为武科教师,这个很正常。
这个时候已经有军官学生发现郑恩了,对方连忙起身,一句“见过大帅”,让这个片区的师生全部起身参见。
郑恩挥挥手,前往“讲台”,护卫统领郑大力、二副统领吴鹏自然是不离身。
一块还算平整的大石头就是讲台了,郑恩刚刚站上去,那说书出身的专科掌教就要下去。
掌教是最低级的教师,训导也是,而专科掌教更是“矮小半截”。
教谕、再上级的博士面前,这位专科掌教都拘谨,何况郑恩这个直隶总兵南安伯兼祭酒。
何况朝堂暂时还在郑恩的掌控之中。
至于军事的改革,这个郑恩只打算在自己的私兵,郑家军实行,郑家军实郑恩私兵,只要不逾越,郑恩想怎么改怎么改。
至于除郑家军以外,实际已经沦为军阀的明军,郑恩还有一套拉拢的政策,不过一样还是计划。
而想将计划化为行动,那么就需要巨大的实力及威望,缺一不可。
这还只是开启计划,如果想加快计划进程,完成明朝国家制度向十九世纪末一战前德意志帝国国家制度转变,那每一个0.01%进程提升,都需要巨大的实力及威望做后盾。
现在要做的就是提升这些。
军议结束之后,郑恩正在无名荒岛上给军官团军官上课,如今的军官团有大量经验丰富的随郑成功而来、如今又并入或者暂时并入福建郑家军官担任普通教师。
同时还有郑家军中、其他明军中甄选出的一些老军伍,担任普通教师。
连一些说书先生都被征战入伍,还做上了低级技术军官、专科教师,所负责的就是给学习疲劳的军官团军官们说书,说书的内容就是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战例。
普通教师,官名称之为掌教或者训导和专科教师之上还有官名教谕的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上面还有博士,博士之上就是相当于校长的祭酒了。
祭酒就是郑恩。
当然说书离不开,《三国演义》就是在说书课时,最常拿出来说的一本。
另外还有一些文学家被郑恩征召为郑家军高级技术军官,授大明现成的武散官三品到五品不等,工作只有一个——就是将深奥难懂的兵书、战争相关的史书,改编成通俗易懂的。
在郑恩上岛,来到这荒岛临时授课广场的时候,迎接的军官团教学领导显得很意外,当郑恩提出去听课时,教学领导还扭扭捏捏的。
说是教学广场,其实就是分割成几块的露天教学片区,因为雨停了,所以连棚子都没有搭建。
三五百人围着“讲台”张开马扎一坐,就是一个片区。
最多就是将几个片区分开的远些,防止坐在后面的军官听差到旁边的课去。
郑恩就是步入眼前的一个教学片区,才让教学领导扭捏的。
人还没到,就听到全靠吼的教学声音。
“凡军队行军作战和观察判断敌情,应该注意:在通过山地时要靠近有水草的谷地;驻止时,要选择“生地”。
诸位学生,你们知道这些是谁说的吗?”
这是一位教师的声音,下面的四百余军官学生都是摇头,他们99%都是文盲,哪里知道这些。
教师也不生气,光从这点,郑恩感觉挺好的呀!教学领导扭捏什么?
教师的话又传来了:
“学生们呀!这可是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孙子说的。
孙子是谁?《孙子兵法》的作者,这就是我们的张大家刚刚将孙子兵法中行军篇翻译过来的。
那你们说说生地是什么?“
两千上岸的军官多还没从晕船中缓过劲来,本就大脑疲惫,何况本就没有这水平。
““生地”是什么,这可了不得,这里有个典故,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
翻译过来的孙子兵法·行军篇,被征召的文学家翻译了过来,又被这位原本的说书先生,现在的专科教师,改成了通俗易懂的说书方式教学。
郑恩一直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对,可这专科教师上课不停,旁边的教学领导就扭捏不停。
郑恩突然问道:
“先生之前是做什么的?”
虽然自己是军官教学祭酒,但不是每位教师都很了解,有组建时间短的原因,也有本就有很多教师不出自郑家军的原因,或者干脆只是最底层。
这位陪同的教学领导回到:
“禀告大帅……”
“学区叫祭酒即可。”
“是,回禀祭酒,卑职之前是武举人出身,后入了曹总镇麾下幕僚,再后来成了祭酒麾下的教谕。”
想想现在的武举人实际上跟文举差不多,跟军事基本扯不上关系,倒是正规出身,郑恩就释然了。
正规武举人出身,不习惯酒楼说书的成为武科教师,这个很正常。
这个时候已经有军官学生发现郑恩了,对方连忙起身,一句“见过大帅”,让这个片区的师生全部起身参见。
郑恩挥挥手,前往“讲台”,护卫统领郑大力、二副统领吴鹏自然是不离身。
一块还算平整的大石头就是讲台了,郑恩刚刚站上去,那说书出身的专科掌教就要下去。
掌教是最低级的教师,训导也是,而专科掌教更是“矮小半截”。
教谕、再上级的博士面前,这位专科掌教都拘谨,何况郑恩这个直隶总兵南安伯兼祭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