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第二百二十九 劳累的大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冲破了韩信的拦截,张政带兵顺利的与李左车的队伍汇合了。李左车打跑了张耳,占领了原先赵国的土地,许多城池都是守军投降和平解放的,再加上这几年来汉国对赵国因战争产生的难民的救助,赵国地区的民众对汉国军队倒没有什么抵触,新占领的地区形势比较稳定。张政等了几天,综合各方面的情报,没有发现刘邦有立即进攻汉国的迹象,这才命李左车严守汉国与齐国的边界,自己则返回了汉国都城蓟城。

    元芳看到了张政可算见到了亲人,给张政施完礼后看着张政满脸都是笑容。

    张政被元芳看的有点儿发毛了,仔细回想元芳的取向一直都很正常,为什么这次看自己跟看到宝了一样。

    “有什么不妥吗?”张政摸了摸自己的脸向元芳问道。

    “没有不妥,没有不妥,只是我们大家都很想念大王而已。”元芳急忙说。

    “想念我?”张政更有点儿蒙了,虽然君臣关系都不错,也没有到几天不见就想的地步啊。

    “是这样的,大王走的这段时间遗留下许多政务需要您来处理。大家都希望您回来后早日投入工作。另外汉国与张耳一战平定了赵国旧有的地盘,大王归来应当对众人有所赏赐。”元芳看张政一脸迷茫的样子详细的解释道。

    张政听完之后才明白,大臣们这里等着他这个免费的劳力回来把积累下来的活干了,另外打完胜仗许多人也将因此升官发财了。

    汉国的大臣还是比较人道的,放张政回去与王后凌云温存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才开始处理这些天遗留下来需要处理的政事。

    “这些文书都是急需大王批示的文件。”侍卫推着一辆制作精美的独轮小车走了过来,车上整整齐齐的码满了文件。

    不要这么夸张吧!这小车张政认识,当初用竹简写奏折时宫内就是用它搬运奏章的。现在汉国上下官家的文书都是使用纸来书写,重量大为减轻,侍卫抱着文件跑就可以了,小车被收藏了起来,当作一个时代的见证。张政没想到这小车还有重新被启用的一天。“有这么多文件要处理?”张政有点儿心虚的问道。

    “这样的文件还有很多,大臣们报来许多事,都需要大王最终裁决。”侍卫一边从车上卸下文件一边说道。

    “还有啊。”这下张政不敢怠慢了,大臣们既然向张政汇报,说明这些事都关系重大,一刻也不应耽搁。张政急急忙忙的开始处理各种公文。直到日头偏西张政面前文件堆成的小山还不见减少。

    张政甩着酸痛的手腕,停下来准备休息一会儿,这时几个为了治理国家殚精竭虑的伟大君主出现在了张政的头脑中。原来当皇帝也是可以累死人的。最不能忍的是张政仿佛看到崇祯皇帝三十多岁就满头白发,坐在那里对着张政唉声叹气。絮絮叨叨的问:“朕这么勤政为什么还亡了国?”

    张政一激灵,晃晃脑袋让自己保持清醒,他都产生幻觉了。这只不过是由战场上返回的第一天。张政觉得自己现在比在战场上杀敌还痛苦。

    “把元芳找来,我要问问他有这样坑害本大王的吗?”张政可不管现在是什么时间,他要把元芳找来问这个事情他怎么看。张政以前是社会最底层的无产者,在他的想象中皇帝或者大王就是穿着华丽的衣服,被大臣们簇拥着,一**臣说着皇帝喜欢听的话语,然后在皇宫内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从没想过大王也要有这么多活要干。

    元芳急匆匆的赶来了,对此他早有准备,大王刚刚归来要有许多事情要处理,要与他商量是很正常的。

    “元芳,我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有没有偷懒的办法?”张政见元芳来了,没有询问他文件处理中的难题,反而想找个偷懒的法子,把自己从文件的小山中解救出来。

    “大王偷懒恐怕是不行的。这里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大王去决断。之所以大王有这么多事情要做,是因为汉国现在缺少官员。”元芳上来断了张政想偷懒的念头,然后向张政解释了出现这种事情的原因。

    张政在汉国虽然建立起来了简单的政府机构,但大多数都是为了应急而建立的。这几年都是缺什么部门就设立什么部门,没有系统的建立政府机构,各机构之间的职责不明确,最终问题只能汇总到大王这里解决。

    “我认为汉国应当恢复三公九卿制度。”元芳向张政建议道。汉国的高级官员是比较稀缺的。整个官府高层只有元芳等几个人在那里支撑着。出现这种局面张政本身的原因占很大的部分。

    张政虽然当了大王,却对贵族有着排斥的心理,总是想建立一支农民为主的政府。所以张政给官员们的封赏都以财物为主。提升官职的很少,因为根本就没有那么多职位。

    元芳所说的三公九卿制度是以前各国普遍采用的政府组织形式,公卿协助大王处理政务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这种政府机构的组成可以用公司来比喻,整个国家象是一个股份公司,大王与臣子之间是合作关系,大王虽然是公司的董事长,其他人却也拥有公司的股份,有一定的说话和决策的权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