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机构改革(1/2)
老吏的话没有错,张政同刘邦的战事停止了,汉国有了一段稳定的发展时间,张政决定利用这段时间对汉国的官府机构进行一下改革。
机构改革的事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各级官员也都有了心理准备,现在是正式推开的时候了。
张政的这次的机构改革对于汉国高层官员来说影响不大,反倒是底层的官员。因为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取消了官和吏的界线,所有在官府干活的人员都纳入了《官法》管理,底层的小吏为普通办事人员,但也有机会升级进入官员队伍。为此张政采用了明朝的品级制度将官员分成了从正一品到从九品,一共十八个等级。朝中的大官当然最大当到正一品,底层的郡县的县令被定为正七品,县的下级官员则定为八品,九品。
“年兄,你定了几品。”衙门里的长吏刚刚宣布了众人的任职情况,大家对新官制都不太了解。在私底下向资历与自己差不多的人打听着别人的级别。
“我这个职位是八品,还算行吧。”回话的人口气中有一点儿小小的得意。这次变革增加出不少职位,八品意味着只比县中的头面人物低一点儿,可以掌管一个部门,部门的事务自己能说了算,县里能管自己的人没几个。
“我只有从八品,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再升一级。”问话的人难免有点儿落寞,以前和自己官一样大的竟然分出高低来了。
实际上将官员的层级增加是张政这次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在官场上混的人,最大的指望就是当官升职,如果官员的层级少,即便是想升一些官员的官,却没有相应的职位,这对于调动官员的积极性很不利,所以这次张政在官员正职之下全都配备了副值,这样让办事人员看到自己离成为官员并不遥远,而副职正好可以接受锻炼,同时感觉自己随时要升为这个部门主管似的。
“你级别低,可你管的人多啊,很容易作出成绩,升级肯定是早晚的事。”对方嘴上安慰着,心里却是在想人多意味着事情多,事多意味着责任大,老兄自求多福吧,别官没升成,再犯个什么错误被获了罪就更不值得了。
总的说来这次改革还是在一片欢愉的氛围中进行的。由于汉国本来就缺官,部门一增设大家都多多少少升了官,而且还前途一片光明,因为上级官员也有许多空缺,只要好好干大家都有进步的空间。
“恭喜贤弟,这次你要独立办案了。”县令对原先的县尉说道,不过心里多少有点儿酸酸的。
“以后还请年兄多多支持。”嘴上说着客气话,县尉此时腰杆挺的笔直,没有了一点儿以前的谦卑相。
这次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将司法审判的权利从县令手里拿走了,在县一级成立了法院,法院这种机构在以前从未有过。但县令明白法院将自己重要的给人定罪的权利分走了,自己的权威将大大下降,因为法院直属于刑部,官员的升迁,甚至钱粮的开消都和县里没有关系,以前还是自己下属的县尉,升任了法院院长,可以根本不听自己的话。他只受上级法院的领导。县令今后想要治谁的罪,也要到法院递状子,这让县令很不适应。还好自己还管着整整一县的钱粮赋税,这里边的油水也不少,县令自我安慰着。
孔新跟着原先的县尉,现任的法院院长一路小跑着离开了县衙,法院和县衙这次彻底的分家了,连办公都不在一个地方了,为了能够让法院尽快的投入运转,法院没有盖新衙门,而是买了个旧宅进行了改造。
“这以后就是我们的地盘了。”院长看着空荡荡的院子说道。
以前县里审案全凭县令一言以决,秦国的法律又纷繁复杂,真正掌握法令的人并不多,所以调遣到法院这边的人并不多,而且大多数都是孔新这样的实习生。
“我会跟随您好好干的。”孔新现在已经弄明白了状况,小心的向这里的最高长官献着殷勤。
“年青人有干劲,不错,咱这里现在人少,每个人都要多干一点儿,不过人少有人少的好处,现在各地法院都缺人,只要你们实习结束没准就可以当官了,没准直接当了那一级法院的院长都有可能。”新任的院长明白,自己由于办过的案子多经验丰富一点儿也当上了法院院长,在这里实习的年青人,书读的多,脑子灵活,去学那些法律典籍肯定很快,而且这些人家庭背景都不错,过些时候直接到刑部任职都有可能。
孔新听了院长的话很受鼓舞,县里法院的院长已经与县令平级了,如果能够到高一级的法院任职就直接成为了高级官员了。
不过孔新看着一屋子的文书和法律典籍心里感叹:“干什么都不容易啊。”
孔新自认为脑子足够聪明,读书不困难,可要是一下子弄懂这么多法律也是很困难的事。
院长看到孔新望着那堆书发呆,知道:“这还要感谢大王制造出来的纸,要是这些法律都写在竹简上,再加几个屋子也装不下,秦王喜欢立法,恨不得将所有的事都用法律管理起来,我们汉国基本上也继承了秦国的法律,用咱们大王的话是要做到‘有法可依’,所以相关的法律我们都要掌握的,不过你们也不用
机构改革的事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各级官员也都有了心理准备,现在是正式推开的时候了。
张政的这次的机构改革对于汉国高层官员来说影响不大,反倒是底层的官员。因为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取消了官和吏的界线,所有在官府干活的人员都纳入了《官法》管理,底层的小吏为普通办事人员,但也有机会升级进入官员队伍。为此张政采用了明朝的品级制度将官员分成了从正一品到从九品,一共十八个等级。朝中的大官当然最大当到正一品,底层的郡县的县令被定为正七品,县的下级官员则定为八品,九品。
“年兄,你定了几品。”衙门里的长吏刚刚宣布了众人的任职情况,大家对新官制都不太了解。在私底下向资历与自己差不多的人打听着别人的级别。
“我这个职位是八品,还算行吧。”回话的人口气中有一点儿小小的得意。这次变革增加出不少职位,八品意味着只比县中的头面人物低一点儿,可以掌管一个部门,部门的事务自己能说了算,县里能管自己的人没几个。
“我只有从八品,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再升一级。”问话的人难免有点儿落寞,以前和自己官一样大的竟然分出高低来了。
实际上将官员的层级增加是张政这次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在官场上混的人,最大的指望就是当官升职,如果官员的层级少,即便是想升一些官员的官,却没有相应的职位,这对于调动官员的积极性很不利,所以这次张政在官员正职之下全都配备了副值,这样让办事人员看到自己离成为官员并不遥远,而副职正好可以接受锻炼,同时感觉自己随时要升为这个部门主管似的。
“你级别低,可你管的人多啊,很容易作出成绩,升级肯定是早晚的事。”对方嘴上安慰着,心里却是在想人多意味着事情多,事多意味着责任大,老兄自求多福吧,别官没升成,再犯个什么错误被获了罪就更不值得了。
总的说来这次改革还是在一片欢愉的氛围中进行的。由于汉国本来就缺官,部门一增设大家都多多少少升了官,而且还前途一片光明,因为上级官员也有许多空缺,只要好好干大家都有进步的空间。
“恭喜贤弟,这次你要独立办案了。”县令对原先的县尉说道,不过心里多少有点儿酸酸的。
“以后还请年兄多多支持。”嘴上说着客气话,县尉此时腰杆挺的笔直,没有了一点儿以前的谦卑相。
这次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将司法审判的权利从县令手里拿走了,在县一级成立了法院,法院这种机构在以前从未有过。但县令明白法院将自己重要的给人定罪的权利分走了,自己的权威将大大下降,因为法院直属于刑部,官员的升迁,甚至钱粮的开消都和县里没有关系,以前还是自己下属的县尉,升任了法院院长,可以根本不听自己的话。他只受上级法院的领导。县令今后想要治谁的罪,也要到法院递状子,这让县令很不适应。还好自己还管着整整一县的钱粮赋税,这里边的油水也不少,县令自我安慰着。
孔新跟着原先的县尉,现任的法院院长一路小跑着离开了县衙,法院和县衙这次彻底的分家了,连办公都不在一个地方了,为了能够让法院尽快的投入运转,法院没有盖新衙门,而是买了个旧宅进行了改造。
“这以后就是我们的地盘了。”院长看着空荡荡的院子说道。
以前县里审案全凭县令一言以决,秦国的法律又纷繁复杂,真正掌握法令的人并不多,所以调遣到法院这边的人并不多,而且大多数都是孔新这样的实习生。
“我会跟随您好好干的。”孔新现在已经弄明白了状况,小心的向这里的最高长官献着殷勤。
“年青人有干劲,不错,咱这里现在人少,每个人都要多干一点儿,不过人少有人少的好处,现在各地法院都缺人,只要你们实习结束没准就可以当官了,没准直接当了那一级法院的院长都有可能。”新任的院长明白,自己由于办过的案子多经验丰富一点儿也当上了法院院长,在这里实习的年青人,书读的多,脑子灵活,去学那些法律典籍肯定很快,而且这些人家庭背景都不错,过些时候直接到刑部任职都有可能。
孔新听了院长的话很受鼓舞,县里法院的院长已经与县令平级了,如果能够到高一级的法院任职就直接成为了高级官员了。
不过孔新看着一屋子的文书和法律典籍心里感叹:“干什么都不容易啊。”
孔新自认为脑子足够聪明,读书不困难,可要是一下子弄懂这么多法律也是很困难的事。
院长看到孔新望着那堆书发呆,知道:“这还要感谢大王制造出来的纸,要是这些法律都写在竹简上,再加几个屋子也装不下,秦王喜欢立法,恨不得将所有的事都用法律管理起来,我们汉国基本上也继承了秦国的法律,用咱们大王的话是要做到‘有法可依’,所以相关的法律我们都要掌握的,不过你们也不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