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刘邦的决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灌英被抓关到了牢房之中仍然很是硬气,对张政叫喊着:“要杀便杀。”

    “杀你容易,不过我决定多留你些时日,这主要是为了感谢你葬送了刘邦的骑兵,为我清除了最大的隐患。本来对付火枪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骑兵冲击。如果你不是急躁用骑兵冲击我们预设好的阵地,而是在野战中寻找机会的话,刘邦还有取胜的机会。现在刘邦想要拼凑出一支骑兵部队已经很困难了。刘邦最终失败有你大半的原因。”张政的表情十分遗憾的样子,对灌英说道。

    灌英听了张政的话当时就傻了,灌英是跟随刘邦的老人了,自认为无比忠于刘邦,为刘邦去死都可以。现在张政却将刘邦失败的责任推到了灌英的身上。刘邦本来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连项羽都要忌惮这支骑兵几分,在荥阳就是靠着这支骑兵才稳住了局势,最终才反败为胜。这样一支骑兵在灌英的带领下却在与张政的作战中全军覆没了。刘邦自此失去了机动冲击力量,对使用火枪的汉军毫无办法。

    灌英转头望向韩信,灌英自己说不过张政,希望韩信出言反驳张政,可韩信在那里一言不发。因为经过这几场战役,韩信对张政的火器部队有了了解,他认为张政说的确实很有道理。

    这下灌英心中更难受了,他本来是愿意为保护刘邦出生入死的,最后却发现害死刘邦的竟然是自己。

    张政来监牢之中主要是因为好奇,看韩信等历史名人被自己抓后是怎样一种反应。感受一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将领的生死由自己操纵的感觉。

    韩信和灌英等人确实是个人才,一刀杀了实在可惜。不过他们俩对刘邦十分的忠诚,历史上许多人都劝说韩信造刘邦的反,但都被韩信拒绝了,韩信到死也不相信刘邦会杀他,也没有反抗刘邦的意思。至于灌英追随刘邦的心更是坚决。想要这些人真正的服软,只有抓住或杀死刘邦打掉他们的精神支柱。

    在监牢中看了看自己的收藏品,张政很是满足,秦末的英雄自己已经收藏了不少,但他还没有满足。

    离开牢房,张政下达了全国动员的命令,一场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首先在汉国展开。刘邦率军侵我国土,杀我军民怎么办,只有乘大胜之威,杀过去永远消除这个隐患。

    许多时候开战还是需要正当性的。天下百姓在这几年来经历了连年的战事,厌战情绪很重。还好有临淄大胜作铺垫,百姓很少考虑对刘邦作战失败的可能,再加上官府的宣传,汉国上下形成了同仇敌忾的气势,张政抓住这大好时机集结了二十万的军队和大量物资作好了战争准备。

    在临淄举行完声势浩大的誓师大会之后,张政亲自带领部队向着楚国的旧地进发,目标直指刘邦的老巢彭城。

    丁勇见拦不住张政再次上战场的脚步,只好请命亲自出任队伍的先锋,为张政打头阵,力争将敌人驱逐的离张政越远越好。

    当初刘邦带领樊哙等人逃离了临淄,连被打散了的溃兵都没有敢收拢,一路狂奔着就往彭城方向逃跑了。出了汉国边境,进入自己的控制地区,刘邦等人才长出了一口气,刘邦多少恢复了大王的威严。他们来到卢绾当初驻军的地方,发现那里只有几百人驻扎,看守着曾经的大营,还好大营内物资充足,刘邦一行更换了车马,给驻军下达了一道死守的命令,又启程向彭城方向逃去了。

    那几百驻军彻底的蒙了,才明白前方战事失败,自家的将军卢绾生死不明,从这里出发的两万人一个也没有回来。大王跑的很快,留下他们在这里坚守,不知后边会有多少汉国的士卒攻来。

    这些士卒没有纠结太久,几天之后汉国的大军就杀到了他们眼前。看着彻地连天的汉国军队,留守的蜀汉士卒当场作出了投降的决定。打开营门,欢迎汉国。这倒让憋足了劲的丁勇很不适应。

    派人接收了营盘,丁勇带人继续向前,他身上的劲还是有处使的。一路他所遇到了的全都是被刘邦下了死守命令的城池。

    这些城池可能守军不多,城墙也不坚固,仍然坚定的执行了刘邦的命令,不退却不投降。汉军想要前进必须将这些城池一一攻克。

    刘邦一路逃走一路下达死守的命令也是有他的目的的。现在刘邦最缺的就是时间,他需要时间集结起来自己残余的力量依靠大的城池稳固住防线,以便寻找战机东山再起。

    令刘邦没有想到是张政已经完全改变了这个时代战争的形态。按照刘邦的估计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月才能攻破的城池,在汉军的火炮、炸药面前,顷刻土崩瓦解。汉军与其说是在进攻倒不如说是在行军。张政只是为了稳固住自己的后方才没有让汉军前进的速度太快。

    张政带领汉军不断的攻城略地,并由后方抽调人员控制住新占领的城池,保证大军后方的安全,即便如此当张政带领汉军抵达彭城城外之时刘邦也没能在彭城集结起来多少人马。

    彭城城门紧闭,守在城头上的蜀汉士卒紧张异常。他们对刘邦守住彭城没有一点儿信心,这事事轮回的太快,上一次刘邦守彭城被项羽杀的大败似乎还是不久前的事情,现在又换成了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