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一穷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开春工作比较多,紧接着又是全国两会,开完两会回来,传达完两会精神,把新任务布置下去,就已经到了清明前后。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个时候的天气,大多数时候都是绵密细雨居多,带着春末的料峭寒意,丝丝缕缕往人身上钻。

    春季雨水多,丰县地处南方,空气潮湿多变,洗好的衣裳如果不烘干,好几天都晾不干爽,就总带着一股潮湿之意。

    黄雁声就是在这种天气下,带着人前往下河村调研的。

    下河村座落在大山深处,是丰县最偏僻的一个村子,也是最贫困的一个村子,人均年收入比竹溪村还低一半,人均不足一千元,在丰县的所有贫困村排名中,是无可争议的第一名。

    这里地势偏僻,通往外界只有一条路,离村子还有几里地,车子就开不进去了。

    黄雁声下了车,在乡书记的陪同下,步行前往下河村。

    由于偏僻,交通不便利,下河村这边的环境生态保护得非常好,山清水秀,就连路边的小草,都比别处茂盛些。

    小雨绵密,像针尖牛毛,细细密密,磨米粉似的从半天里洒下来,看起来雾濛濛的,若是不打伞,很快就很把衣裳湿透。

    黄雁声今天出门的时候,看见天气不好,提前做了周全的准备,此时穿着高筒套鞋,端着一把长柄的大黑雨伞,踩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向下河村。

    秘书丁诚想要给他打伞,被他拒绝了:“小丁你遮好自己别淋湿了,不用管我,我又不是没长手,连把雨伞都不会端,像话吗?要是打伞这种小事,都要让底下的人动手,那是官僚主义!身为党的干部,官僚主义要不得!”

    丁诚这么做,是下意识的反应,身为秘书,照顾好领导的行程是本职工作,只是他也知道,黄雁声这个县委书记一向不摆架子,自己能做的事,就不会假手他人。

    所以听黄雁声这么说,就把雨伞收了回来,没再坚持给领导打伞。不过雨天路滑,视线也不是很好,丁诚生怕黄雁声脚下打滑,不由亦步亦趋跟在他左右,以免领导不小心摔了。

    下河村之所以被称称为下河村,是因为有一条小河饶着村外流过。

    这条小河流经丰县,经过多处村庄,到了下河村这里,已经属于河流下游,水面不是很宽,已经不能称为河了,最多算是带着一点深度的溪流,把整个村子环饶其中。

    村民平日里进出,若是不想翻山,就得靠河面上一座小木桥才能出村。

    作为村子通往外界唯一通道的小木桥,却因为风吹日晒,年久失修,十分破旧。

    细雨打湿的木桥,带着木质腐朽的纹路,一脚踩上去吱呀作响,让初次过桥的人心惊肉跳,生怕什么时候脚下一空,就掉下去了。

    “书记小心!”黄雁声身形轻微晃了晃,紧跟在他身后的丁诚差点吓出一身冷汗。

    这要是让县委书记掉河里,那就是他这个当秘书的失职。

    乡里的陪同人员也吓了一大跳,忙道:“下雨,桥上可能有点滑,书记当心!”

    小桥吱呀作响,让他们胆颤心惊,根本不敢同时走上去,生怕人多把桥给踩塌了。

    虽然这个想法不太切合实际,这座桥平时承载着村民进去,负荷挺高,不至于这么不经踩,大家还是不想冒这个险。

    等黄雁声在桥的那一头下桥之后,丁诚才跨上桥,步子飞快的走到黄雁声边上,乡里陪同的同志也如法炮制,分别过桥。

    过了桥,才算是真正进了下河村的地盘。

    和其他人多地少的村子比起来,下河村是人少地少,整个村子只有二十五户村民,村子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可耕种田地非常少,并且由于交通不便利,既便是村民们种出点什么东西,想要拿出去变现也十分困难。

    贫穷会找上这片土地,也是有这个客观原因在里面。

    对于下河村的情况,黄雁声在来之前,先查过资料,自认对下河村有一定了解,对下河村的贫困程度,也做好心理准备。

    可这一切,在他亲眼看见下河村的现状时,统统被打破了。

    他这个县委书记不合格,对于辖下的村子了解得不够透彻,下河村比他想像中的还要穷!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全国人民迈开大步,开始全力奔小康的今天,下河村的村民,还住在薄薄的土坯房里。

    细雨中的土坯房看上去十分单薄,黄泥砖被雨淋透,呈现出一种老旧的褐黄色,土墙上镶嵌的小木窗只一尺见方的小小口子,上面用塑料布糊着,雨天挡雨,冬天挡风。

    土坯房的屋顶,更是五花八门,有人用的是瓦,有人用的是毛毡,更有那条件差的,用的是彩料布钉在上面。

    很快就有人发现了黄雁声等人的行踪,站在门口遥遥问道:“喂,你们几个,是什么人,到我们村里有么子事?”

    因为地势偏僻的原因,下河村一年到头也难得见到外人几次,如此阴雨绵绵的天气下,黄雁声一行人就显得尤为打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