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逆袭 第225节(2/4)
病假,就算上工也打算怠工,偷着复习,现在也慢慢歇了心思。全农场的知青加起来大几百人,如果他们集体旷工,肯定会引起本地职工的不满,领导也不能坐视不管,真闹起来,吃亏的还是他们,比如强制上工,或者是卡着不准报名都是有可能的。
顾立春的这番谈话很快就在知青中传开了,大家规矩了许多。
他们自动自发地分成若干小组,每天轮流出工,出工时也是拼了命地干活,那些不参加高考的职工们,看着他们那么辛苦,觉得这些人也挺不容易,不但没有表示不满,甚至还主动帮助知青们干活。
五场的图书室和食堂一到晚上是灯光通明。大家聚在一起,埋头苦读。大伙还凑钱托赵高孙厚玉买来棒骨,在食堂炖上一大锅汤,学累了饿了就吃一碗,养好精神,继续奋战。只是这样一来,大家都争着去食堂。
年轻人本来就容易饿,更何况是这么费脑的苦读?大家一到晚上就饥肠辘辘,肚子争先恐后地唱歌,没有其他办法,都是靠意志力在撑着。如今有了这等好条件,谁不愿意错过。食堂一到晚上就人满为患,挤挤挨挨,甚至还有别的分场的知青也厚着脸皮凑上来,结果被五场的人发现,礼貌而坚决地给请出去了。
顾立春见他们这么挤着也不是办事,说把食堂的场地重新规划一番,从职工家里借来一批桌椅摆放整齐,就像教室一样,前面还弄来一块黑板,大家不会的问题集中起来写在黑板上,让会的同学上去讲解。
很快,大家就发现顾立春虽然没读过高中,可是人家脑子好使啊,学得又快又好,他们反过来都向他请教。
顾立春最近非常累,工作上的事,复习的事,还有知青们的事,都得他管。
田三红见他脸色不好,就心疼地劝道:“立春,咱考不上就不考,可别把身体弄垮了。”
二奶奶和赵志军也跟着劝。
顾立春说道:“我没事,以后会注意的。”
高考恢复的消息传出后,陈禹就发了电报来,还给顾立春寄来了一些不常见的复习资料,并且建议他报考北大中文系。
顾立春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说报告志愿的事后面再考虑。
孟念群打过几次电话,给他打也给陈洁打。
他和陈洁要报考京城的学校,两人争取考入同一所大学,他们建议顾立春跟他们一起。
孟安城也打来电话,询问顾立春的复习进度,还顺便考了他一下,满意地说道:“你的基础绝对没问题,知识面比很多高中生都扎实全面,他们都最被运动耽误了,学工学农就是不学文化。这些学生中,也就老三届的学生基础最扎实。”
感慨完这些,孟安城又提到报考志愿的问题。因为今年的高考政策很特殊,报名时就要填报志愿,自然得提前想好。
顾立春道:“爸,我还在考虑中,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孟安城说:“那好,我提一提我的建议,你做为参考就行,这是你的人生,要由你自己做决定。高考中断10年了,这10年中,积累了数量相当可观的考生,我猜测今年的竞争肯定相当激烈。虽然你的基础不错,但我还是建议你报东大这类的学校,把握应该大些。”
顾立春笑道:“爸,东大非常不错了,咱们省内第一高校,还是国内名校。”
孟安城也笑着说道:“当然,这中间也有我和你妈的一点私心,我们想离你更近些。我的意见仅供参考,你要自己拿主意。无论你报考哪个学校都可以,就算是今年考不上也没关系,明年再考,或者你不想考也可以,不要有思想压力。”
顾立春由衷地称赞道:“爸,我发现你还挺民主的。”
孟安城笑道:“那当然,我跟你讲,我可比你大伯二伯民主,咱们家绝对是三家中最自由的,以后你见了你大伯就知道了。”
顾立春:“……”这样拉踩自己的亲兄弟真的好吗?
挂上电话后,顾立春开始认真考虑报考志愿的事,考虑了半小时后,他最后下定了决心:就报考东大。
理由有三个:他以后的事业重心应该就在省内,在东大读书,有距离优势,以后积攒的大部分人脉也用得上;二是东大做为全国排名前十几的名校,这个文凭以后够用了;三是他父母在这个学校。
对于顾立春填报志愿关心的并不只有孟安城,陈禹也非常关心,他发了电报还觉得不够,又打电话来问。
顾立春先是如实说了自己的想法,陈禹考虑一会儿,下定决心道:“你说得对,东大确实不错。那我也报这个学校。”
顾立春一听这话,就不由得无奈道:“陈禹,这件事不是小事,决定了你未来四年在哪里生活,以及你毕业后的去向。我希望,你要为自己负责,不要因为任何人而随意更改自己的人生规划和方向。不然,当最后的结果不遂你愿时,你会非常后悔。”
陈禹的声音里带着浓浓的失落:“顾立春,你是不是不想跟我一个学校?”
顾立春罕见地沉默着,陈禹等了一会儿,没听到
顾立春的这番谈话很快就在知青中传开了,大家规矩了许多。
他们自动自发地分成若干小组,每天轮流出工,出工时也是拼了命地干活,那些不参加高考的职工们,看着他们那么辛苦,觉得这些人也挺不容易,不但没有表示不满,甚至还主动帮助知青们干活。
五场的图书室和食堂一到晚上是灯光通明。大家聚在一起,埋头苦读。大伙还凑钱托赵高孙厚玉买来棒骨,在食堂炖上一大锅汤,学累了饿了就吃一碗,养好精神,继续奋战。只是这样一来,大家都争着去食堂。
年轻人本来就容易饿,更何况是这么费脑的苦读?大家一到晚上就饥肠辘辘,肚子争先恐后地唱歌,没有其他办法,都是靠意志力在撑着。如今有了这等好条件,谁不愿意错过。食堂一到晚上就人满为患,挤挤挨挨,甚至还有别的分场的知青也厚着脸皮凑上来,结果被五场的人发现,礼貌而坚决地给请出去了。
顾立春见他们这么挤着也不是办事,说把食堂的场地重新规划一番,从职工家里借来一批桌椅摆放整齐,就像教室一样,前面还弄来一块黑板,大家不会的问题集中起来写在黑板上,让会的同学上去讲解。
很快,大家就发现顾立春虽然没读过高中,可是人家脑子好使啊,学得又快又好,他们反过来都向他请教。
顾立春最近非常累,工作上的事,复习的事,还有知青们的事,都得他管。
田三红见他脸色不好,就心疼地劝道:“立春,咱考不上就不考,可别把身体弄垮了。”
二奶奶和赵志军也跟着劝。
顾立春说道:“我没事,以后会注意的。”
高考恢复的消息传出后,陈禹就发了电报来,还给顾立春寄来了一些不常见的复习资料,并且建议他报考北大中文系。
顾立春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说报告志愿的事后面再考虑。
孟念群打过几次电话,给他打也给陈洁打。
他和陈洁要报考京城的学校,两人争取考入同一所大学,他们建议顾立春跟他们一起。
孟安城也打来电话,询问顾立春的复习进度,还顺便考了他一下,满意地说道:“你的基础绝对没问题,知识面比很多高中生都扎实全面,他们都最被运动耽误了,学工学农就是不学文化。这些学生中,也就老三届的学生基础最扎实。”
感慨完这些,孟安城又提到报考志愿的问题。因为今年的高考政策很特殊,报名时就要填报志愿,自然得提前想好。
顾立春道:“爸,我还在考虑中,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孟安城说:“那好,我提一提我的建议,你做为参考就行,这是你的人生,要由你自己做决定。高考中断10年了,这10年中,积累了数量相当可观的考生,我猜测今年的竞争肯定相当激烈。虽然你的基础不错,但我还是建议你报东大这类的学校,把握应该大些。”
顾立春笑道:“爸,东大非常不错了,咱们省内第一高校,还是国内名校。”
孟安城也笑着说道:“当然,这中间也有我和你妈的一点私心,我们想离你更近些。我的意见仅供参考,你要自己拿主意。无论你报考哪个学校都可以,就算是今年考不上也没关系,明年再考,或者你不想考也可以,不要有思想压力。”
顾立春由衷地称赞道:“爸,我发现你还挺民主的。”
孟安城笑道:“那当然,我跟你讲,我可比你大伯二伯民主,咱们家绝对是三家中最自由的,以后你见了你大伯就知道了。”
顾立春:“……”这样拉踩自己的亲兄弟真的好吗?
挂上电话后,顾立春开始认真考虑报考志愿的事,考虑了半小时后,他最后下定了决心:就报考东大。
理由有三个:他以后的事业重心应该就在省内,在东大读书,有距离优势,以后积攒的大部分人脉也用得上;二是东大做为全国排名前十几的名校,这个文凭以后够用了;三是他父母在这个学校。
对于顾立春填报志愿关心的并不只有孟安城,陈禹也非常关心,他发了电报还觉得不够,又打电话来问。
顾立春先是如实说了自己的想法,陈禹考虑一会儿,下定决心道:“你说得对,东大确实不错。那我也报这个学校。”
顾立春一听这话,就不由得无奈道:“陈禹,这件事不是小事,决定了你未来四年在哪里生活,以及你毕业后的去向。我希望,你要为自己负责,不要因为任何人而随意更改自己的人生规划和方向。不然,当最后的结果不遂你愿时,你会非常后悔。”
陈禹的声音里带着浓浓的失落:“顾立春,你是不是不想跟我一个学校?”
顾立春罕见地沉默着,陈禹等了一会儿,没听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