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卡农的月夜(1/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春天开始灿烂起来了,街道两旁的梧桐也在几场春雨后长得更茂盛了。微风吹过,树叶“哗啦啦”地响,午夜醒来,听着像细密的雨声。

    琥珀在盛骅的“提醒”下,又去上了一节徐教授的中国音乐史。这回她没办法做个小透明了,就连徐教授也注意到了她,提出为她个别辅导。下课后,徐教授带她去参观了一下音乐博物馆。两人完全是鸡同鸭讲,幸好博物馆的每一件展品旁都有详细的文字说明,琥珀也算对中国的音乐发展有了个粗浅的了解。

    她比较喜欢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在这个时期,音乐有了清晰的体系,曲、歌、律,被明确地注解。后来的音乐类别,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的。她还很喜欢《诗经》,徐教授说这是古代的民歌。那个时代,文化并不发达,也不知民间怎么会创作出那么美的诗歌。

    她还注意到明清时期的音乐,出现了弹词、鼓词和琴书这样的说唱艺术。一件乐器,一本书,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是两个人,有说有唱,演出地点都在茶馆、饭店这样的场所,对舞台的要求并不高。她想,这也算是一种古代的室内乐吧!徐教授认可她这个观点,告诉她中国古代的雅乐、颂乐就相当于西方的交响乐,不过乐器种类没有那么多,层次也没那么复杂,戏剧相当于西方的歌剧,鼓书、琴书这样的,差不多等同于室内乐。

    徐教授骄傲道:“咱们中国的室内乐不仅比西方早,形式也比西方多。”

    接下来的日子,琥珀再也没逃过徐教授的课,虽然还是对他的口音很抓狂。盛骅知道她现在爱往博物馆跑,安排她听了两场民乐的音乐会,还有一场配乐诗朗诵,朗诵者都是电视台的主播。她被主播们声情并茂的朗诵打动了,令她诧异的是,最后一位叫夏奕阳的主播在朗诵时,没有用配乐,而是由盛骅钢琴伴奏。

    沙楠笑她大惊小怪:“这算什么,盛骅还给一个流行乐歌手做过嘉宾呢,万人体育场,他弹贝多芬的《命运》,那场面,真的是山呼海啸。”

    琥珀疑惑:“那些人懂贝多芬吗?”

    沙楠回道:“管他懂不懂,意思到就行。”琥珀心中万分鄙视,这人还有没有底线了?

    真正让琥珀惊诧的是,在民乐音乐会上,她听到了《野蜂飞舞》《自由》《天鹅湖》,将中国民乐与西方乐曲相融合,竟然一点不违和,这是一种全新的充满现代气息的东方特色音乐。

    西方也有很多演奏家会对一些经典作品进行改编,有的改编成爵士乐,有的改编成流行乐,甚至还有的改编成摇滚乐。在音乐会上演奏一两首,就当是调节气氛。这样的作品,琥珀很不屑,她觉得没有深度,也打动不了她的耳朵。有位演奏家说她年纪不大,思想却很保守。原来不是她保守,是他们改编得不够成功。她又想起《彩云追月》里中国民间小调与南美爵士元素的结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里交响乐与中国戏曲音乐的结合。她曾对兰博先生说,德奥的作品,我已经够熟悉了,而神秘的东方音乐,我还不是很了解,我想应有不少地方可以借鉴。这只是当时她为来华音编的一个借口,自己都没当真。

    原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这天下楼,她遇到盛骅,和他说起自己的体会。盛骅毫不留情地泼了她一大盆冷水:“你以为你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里的一首茶舞,就是一首中国舞曲;普契尼《图兰朵》里的插曲《茉莉花》是中国的一首民歌;马勒的大型交响诗《大地之歌》,里面的歌词都是取自中国的唐诗……你真的太孤陋寡闻了。那些人是用本初子午线把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可是音乐没有东和西。音乐和太阳一样,它的存在就会给人带来光明和快乐。”

    琥珀狠狠地瞪了瞪他,一言不发地扭头就走。

    她竖起两指指向天空,对天发誓,以后,再也不主动和他讲话了。

    红杉林乐队的练习越发勤快了,不用人盯着,一有时间就自发地泡在琴房。盛骅最近布置的作业还是巴赫的作品——《g弦上的咏叹调》。歌德评价这首作品:就好像没有了耳,没有了眼,没有了其他感官,没有关系,因为我不需要用它们,我的内心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

    季颖中翻着乐谱说:“巴赫是佛系吧!”

    秦笠笑道:“差不多,他在教堂待了二十七年。”

    “那么久……”季颖中突然像被谁扼住了喉咙,瞪大了眼睛,看着笑吟吟地从门外进来的女生,他下意识地朝窗户和后门看了看,好像有点远,来不及了。

    沙楠凑到琥珀的耳边小声道:“这就是那位作曲系学姐。”

    学姐并没有沙楠说得那么吓人,看上去很干练爽朗的样子。她打了一圈招呼,然后旁若无人地走到季颖中面前,替他理了理衣领,按了按翘起的发丝,柔声道:“这两天有没有好好吃饭?每天都有洗澡吗?有没有人欺负你?”

    季颖中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道:“我、我很好,我要练、练琴了。”意思是,我很忙,你快走人吧。

    学姐却不急,慢条斯理道:“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