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鬼点子真是不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安石皱眉沉默了良久,对于金陵城内的柴奕与李堂二人,他总认为是可能动摇大宋根基的心腹之患,赵家是从这两个家族手中谋得的江山,如此说李家可能有些牵强,太祖皇帝因为一首《虞美人》将后主李煜与小周后赐死却是不争的事实,至于柴家,更是赵家的旧主,若非太宗皇帝赵光义得了帝王象征的传国玉玺,只怕到如今柴家也不认可赵家的皇家地位。

    对于此二人的处置,王安石曾经想过动用刺客暗杀,只是这两家盘踞金陵百余年,党羽众多,若是将这两人刺杀激怒了这两家,大宋说不准还真能承受一场兵灾。

    如今北方局势稍定,各方势力蛰伏,正是大宋韬光养晦休养生息之时,实在经不起任何的风浪起伏。

    相较自己的手段,唐钰的办法却是柔和了许多,只要金陵城没有完全脱离大宋的掌控,给这两人治理上一段时日又如何?金陵直辖城,听起来倒是有些王霸之气。

    “金陵一事暂且不提,再与老夫说说钱塘。”提及钱塘城,王安石的脸色有些阴沉,当日苏轼在朝堂之上因为变法一事怒怼自己的一幕,小肚鸡肠的丞相大人似乎还是历历在目,“你在金陵的事了,不回京城,却大老远跑去钱塘,不会只是想去与苏知州合作一首《水调歌头》吧?”

    丞相大人的心结还未完全解开啊,看来被贬钱塘的苏轼还得在任上多待几年了。

    “苏大人在钱塘城梳理西湖,建筑苏堤,更是侦破案中案,替百姓寻回公道,是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小侄对苏大人却是极为钦佩的。”

    “哼,那也是他理应做到的,算不得什么功绩。”王安石冷眼斜视着唐钰,“至于那个什么案中案,你手上可有刘森与十一个刘家随从的人命,旁人不知,老夫可是一清二楚。”

    唐钰尴尬一笑:“那厮不是动了我家丫头的心思,小侄也不会想着去动他,再者说小侄也算是为民除害,算不得滥杀无辜吧。”

    “那明州城呢?”王安石压低了声音,“那可是假传圣旨,你小子果然不怕死吗?这一路走过去,你能被判斩首三次。”

    唐钰闻言满面黑线,这楚枫也太没骨气,说了将此事烂在肚子里,不想刚到了京城便将自己给卖了,枉他这一路口口声声叫自己“少爷”,到最后却是一个卖友求荣的货。

    “小侄与明州城水泥管辖督办曹榕实在不熟,若不给些威压,他哪里能乖乖就范?为了顺利修筑海堤,小侄这也是权宜之计。”

    “哼,你总有说不完的借口。”唐钰提到了水泥,王安石也不由叹一口气,“既然说到了水泥,那便好好论论。”

    起身走向长案抽出一份公文交在唐钰手中,王安石似乎有些泄气:“这是整个大宋水泥使用的反馈,朝廷盐铁司在宋境建造水泥工坊共三十一处,可以说几乎遍布大部分州城,为何水泥的使用率却如此低下,从反馈的数据分析,所有州城中水泥使用最为广泛的竟然是拥有全国唯一一家私家水泥工坊的广陵城,如今的广陵城内所有的道路均是水泥铺设,其他州城的工坊都是由朝廷出资建设,水泥路覆盖面却远远不如广陵城,究竟是何道理?”

    唐钰接过公文上下扫了一眼,整个大宋所有的州城尽数罗列其中,排在最前列的赫然是广陵城,紧接着是蓉城、汴京城、许昌城,排在队列最后的几座城池是明州城、嘉兴城、湖州城与钱塘城。

    只看了一眼,唐钰便瞧出了当中的端倪,他放下公文,指着排名靠前的几座城池说道:“这几个地方因为原材料充足,工坊夜以继日,库房积压,官府自然有多余的水泥铺设路面。”

    又指了指中间的十多座城池:“这些城池附近原材料开采耗费较大,产出不多,如今的产量也只是足够城中富户铺设家中地面所用,假以时日必会追上广陵城的进度。而至于这最后几座城池嘛……”唐钰手指弯曲,在明州城上轻轻敲击了几下,这才将曹榕等人设立凭批文购买水泥一法的利弊说了一遍。

    “设置批文,是为了限制城中富商囤积居奇,先将朝廷库房里的存货统统购买,再去市场上转售,从中获取差价牟巨额利益,曹大人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不够亲力亲为,只知道签发批文,却不知仓管部门肆意太高水泥价格,价格高到离谱,纵然有了批文,百姓们也无力购买,使用率自然也就不高了。”

    “那广陵城呢?如何解释?”

    “这便涉及到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利弊了。”说了如此多的话,唐钰发觉自己的嗓子有些发干,却又不敢向王安石讨茶喝,只能强忍着口渴继续说道,“整个大宋的水泥工坊都是由朝廷出资建设,地方上并未掏一个铜钱,他们没有本钱,对生产出的东西能否卖掉自然不会去关心,因为即便水泥全部换成了银子,也必须上交朝廷,与他们没有一枚铜钱的关系,地方上自然不上心。而广陵城便不同了,那里的水泥工坊为私人拥有,云家为了盈利,自然要尽心竭力售卖水泥,或许他们的价格要比朝廷的定价贵上一些,却也能在云家的推销之下销售一空,云家赚了钱,自然需要对广陵城进行反哺,府衙再出些银子,水泥路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