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夜闯少林(求收藏,求推荐!)(1/2)
灯幢飘动。
经阁内一片寂静。
两人相对而坐。
李玄微手中捻动佛珠,深邃的眸光仿佛洞穿了时空,前尘往事历历在目。
五十六年前。
还是大宋景德元年。
其时正逢真宗赵恒在位。
宋辽两国间战乱不休,尤其是在太宗皇帝雍熙北伐失败之后,两国间的局势也发生了扭转。
大宋渐由主动出击进攻转为了被动防御,契丹则是步步紧逼,不断遣兵南下侵扰,想要彻底吞掉肥沃的中原大地。
因此,在后来的二十五年之内,边关重城烽火四起,生灵涂炭,两国百姓皆苦不堪言。
幸得朝野忠烈之士舍生忘死,才数次抵挡住契丹兵马的入侵。
然而,在几次战争之后。
契丹还是看出了宋朝的短板。
强干弱枝,重文轻武。
于是,在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亲自统兵南下,率军攻入河南境内,眼看着就要逼近东京城,有大臣提出迁都南逃,真宗也有所意动。
多亏宰相寇准在朝堂力陈时弊,真宗这才御驾亲征,在澶州与辽国兵马对峙,还伏杀了辽国大将萧挞凛。
双方也陷入了僵持局面。
天长日久,两国都有意息兵罢战,于是就决定议和,缔结兄弟盟约。
可当时辽国势大。
所谓的议和就是花钱买太平,每年大宋要白白送出大量财帛绢布。
如此方能使大辽退兵。
那一年,李玄微以弱冠之龄纵横江湖,意气风发,宰相寇准亲自上门相请,成为了真宗皇帝的贴身护卫。
他本想劝真宗趁此时机,直接夺回燕云十六州。
可真宗却忧虑颇多,不愿兴兵征讨,只想着与辽国议和。
无奈之下,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孤身闯入大辽军营,在千军万马中擒住了萧太后和辽主。
让大宋朝廷在接下来的和谈过程中,占据了主动权:
两国互为兄弟友邦。
大宋每年赠其十万财帛绢布。
契丹也要以牛羊马驼等牲畜回赠大宋。
大辽若是违背盟约,他就直接进入契丹境内,杀掉所有的萧氏族人和耶律皇族。
萧太后惧其武功之高,只好答应他的条件。
因为当时契丹也并非铁板一块,虽然国力强盛,但朝堂之上纷争激烈,全靠她和儿子耶律隆绪在撑着。
若是两人都死在澶州,只怕用不了多久,朝堂就会分崩离析。
再加上身后有女真族虎视眈眈,边境还有党项部枕戈待旦,也不容得她拒绝。
后来宋辽两国关系逐渐缓和,开通了边境贸易,几十年来相安无事。
唯一的变故,就是在澶州的时候,李玄微趁着夜色把王钦若和丁谓两人的脑袋摘了下来。
这两个人不但屡次三番劝真宗弃都南逃。
而且在历史上,也正是这俩人害的名臣寇准远离朝堂,郁郁而终。
李玄微当然不会放过他们。
…………
“恩师他老人家一切都好,只是有些时候会提起您……”
萧远山秉弟子礼跪坐在旁,“说是没有机会和您真正分出胜负,是他此生最大的遗憾。”
“你师父也是老僧遇见过的最强对手,当年他误以为我去刺杀辽主和萧燕燕,生怕我将两国的局势激化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所以便出手拦截……”
李玄微也想起了当年那一战。
他和杨四郎缠斗了近百招,也没有分出胜负输赢。
最后还是他心思一动,利用当时的干燥环境,以“燃木刀法”引火烧了辽军大营,才伺机掳走萧太后和辽主。
后来大辽退兵,杨四郎也重新当回了他的驸马,两人此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倒是李玄微在行走的江湖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与大宋朝廷关系密切,还曾经给仁宗皇帝留下过一封密函。
若是日后大宋蒙难,只要有人手持此函前来找他,他都会竭尽全力出手相助。
不过多年来两国始终平安无事,最近几年契丹虽有些蠢蠢欲动,似乎想要和西夏结盟共同对付大宋,但西夏的态度却模棱两可。
西夏前身乃是党项部。
夏王李元昊建国后才有了西夏,并且率师东进,挥兵中土,先后击败宋辽两国,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现在李元昊虽然因兵变惨死刀下,可他的后继者也非是凡俗之辈。
不但使得国力越发强盛,还以重金招募江湖上的高手,组建成了一品堂,实行暗杀和清除异党等见不得光的事情。
接下来,萧远山又趁机请教了许多问题,他心中没有了魔障,武学进境可谓是飞快增长。
很多疑惑不解的地方,李玄微略微指点,他就能明白其中道理。
直至黄昏,萧远山才意犹未尽的带着乔峰离开
经阁内一片寂静。
两人相对而坐。
李玄微手中捻动佛珠,深邃的眸光仿佛洞穿了时空,前尘往事历历在目。
五十六年前。
还是大宋景德元年。
其时正逢真宗赵恒在位。
宋辽两国间战乱不休,尤其是在太宗皇帝雍熙北伐失败之后,两国间的局势也发生了扭转。
大宋渐由主动出击进攻转为了被动防御,契丹则是步步紧逼,不断遣兵南下侵扰,想要彻底吞掉肥沃的中原大地。
因此,在后来的二十五年之内,边关重城烽火四起,生灵涂炭,两国百姓皆苦不堪言。
幸得朝野忠烈之士舍生忘死,才数次抵挡住契丹兵马的入侵。
然而,在几次战争之后。
契丹还是看出了宋朝的短板。
强干弱枝,重文轻武。
于是,在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亲自统兵南下,率军攻入河南境内,眼看着就要逼近东京城,有大臣提出迁都南逃,真宗也有所意动。
多亏宰相寇准在朝堂力陈时弊,真宗这才御驾亲征,在澶州与辽国兵马对峙,还伏杀了辽国大将萧挞凛。
双方也陷入了僵持局面。
天长日久,两国都有意息兵罢战,于是就决定议和,缔结兄弟盟约。
可当时辽国势大。
所谓的议和就是花钱买太平,每年大宋要白白送出大量财帛绢布。
如此方能使大辽退兵。
那一年,李玄微以弱冠之龄纵横江湖,意气风发,宰相寇准亲自上门相请,成为了真宗皇帝的贴身护卫。
他本想劝真宗趁此时机,直接夺回燕云十六州。
可真宗却忧虑颇多,不愿兴兵征讨,只想着与辽国议和。
无奈之下,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孤身闯入大辽军营,在千军万马中擒住了萧太后和辽主。
让大宋朝廷在接下来的和谈过程中,占据了主动权:
两国互为兄弟友邦。
大宋每年赠其十万财帛绢布。
契丹也要以牛羊马驼等牲畜回赠大宋。
大辽若是违背盟约,他就直接进入契丹境内,杀掉所有的萧氏族人和耶律皇族。
萧太后惧其武功之高,只好答应他的条件。
因为当时契丹也并非铁板一块,虽然国力强盛,但朝堂之上纷争激烈,全靠她和儿子耶律隆绪在撑着。
若是两人都死在澶州,只怕用不了多久,朝堂就会分崩离析。
再加上身后有女真族虎视眈眈,边境还有党项部枕戈待旦,也不容得她拒绝。
后来宋辽两国关系逐渐缓和,开通了边境贸易,几十年来相安无事。
唯一的变故,就是在澶州的时候,李玄微趁着夜色把王钦若和丁谓两人的脑袋摘了下来。
这两个人不但屡次三番劝真宗弃都南逃。
而且在历史上,也正是这俩人害的名臣寇准远离朝堂,郁郁而终。
李玄微当然不会放过他们。
…………
“恩师他老人家一切都好,只是有些时候会提起您……”
萧远山秉弟子礼跪坐在旁,“说是没有机会和您真正分出胜负,是他此生最大的遗憾。”
“你师父也是老僧遇见过的最强对手,当年他误以为我去刺杀辽主和萧燕燕,生怕我将两国的局势激化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所以便出手拦截……”
李玄微也想起了当年那一战。
他和杨四郎缠斗了近百招,也没有分出胜负输赢。
最后还是他心思一动,利用当时的干燥环境,以“燃木刀法”引火烧了辽军大营,才伺机掳走萧太后和辽主。
后来大辽退兵,杨四郎也重新当回了他的驸马,两人此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倒是李玄微在行走的江湖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与大宋朝廷关系密切,还曾经给仁宗皇帝留下过一封密函。
若是日后大宋蒙难,只要有人手持此函前来找他,他都会竭尽全力出手相助。
不过多年来两国始终平安无事,最近几年契丹虽有些蠢蠢欲动,似乎想要和西夏结盟共同对付大宋,但西夏的态度却模棱两可。
西夏前身乃是党项部。
夏王李元昊建国后才有了西夏,并且率师东进,挥兵中土,先后击败宋辽两国,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现在李元昊虽然因兵变惨死刀下,可他的后继者也非是凡俗之辈。
不但使得国力越发强盛,还以重金招募江湖上的高手,组建成了一品堂,实行暗杀和清除异党等见不得光的事情。
接下来,萧远山又趁机请教了许多问题,他心中没有了魔障,武学进境可谓是飞快增长。
很多疑惑不解的地方,李玄微略微指点,他就能明白其中道理。
直至黄昏,萧远山才意犹未尽的带着乔峰离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